莆田:激活城市交通脈搏|城廂區打造縱橫有序市政道路網絡

莆田:激活城市交通脈搏|城廂區打造縱橫有序市政道路網絡

道路,就像是城市的血管,有了通暢的道路,城市才得以迸發活力。城廂區大手筆、高標準、高品位實施城區規劃建設,按照全市“六縱八橫”主幹線路網為主骨架的總體規劃佈局要求,大力實施城區市政路網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區路網,構建脈絡清晰、縱橫有序的城市市政道路網絡。

■路網升級 交通出行更便捷

在新晉網紅地南湖公園邊上,今年新建的廣化路尤為亮眼。雙向四車道的寬敞路面,兩側綠化帶鋪滿鮮花,穿過我市首條市區隧道九龍山隧道,綠樹掩映下的九龍山公園鬱鬱蔥蔥,充滿詩情畫意。

莆田:激活城市交通脈搏|城廂區打造縱橫有序市政道路網絡

廣化路為城市支路,全長2.2公里,設計時速40公里,連接荔城南大道和荔華東大道,廣化路開通,從荔城南大道前往莆田西高速路口和莆田美術館的市民,可經此路直接前往,無需繞道萬達紅綠燈路口,能有效分流車流量,降低該片區交通壓力,提高市民出行舒暢度。

今年9月份,經過167天的緊張施工,荔城大道與荔園路立交橋工程開放通車,標誌著我市首座鋼箱梁結構車行橋樑正式投用。立交橋兩條匝道分別長650米、965米,均為單向雙車道、路寬10米,限速50公里/小時,且禁止非機動車輛行駛。立交橋的建成,極大緩解了進出城區的交通壓力。

如果說高樓、公園等體現的是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那麼交通則反映出城市的內在氣度。今年,城廂區將路網升級作為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的重點攻堅領域,深入實施“便民暢通”工程,讓市民回家的路更順一些,路上的車少堵一些,孩子上下學更安心一些……

近年來,城廂區重點實施了荔涵大道、324國道、荔城大道、東圳路、梅園路、東園路、學園路、荔園路、文獻路、木蘭大道、濱江路、霞林路、荔華東大道、泗華濱溪路、城常路、洋西片區規劃支路等城區主幹道改造建設:肖厝路、濱溪南路、濱溪北路、鍾潭路、潭霞路、華林路及頂黃路等城市次幹道建設改造正在有序推進中。

城廂區八達市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肖軍介紹,城廂區不僅新建或改造了多條主要交通幹道,還實施了延壽路、南站路、學園路、勝利路、肖厝路等斷頭路暢通工程,消除城市發展障礙。

南站路為公交南站一條重要支路,全長660米,路幅30米,於今年5月份完工;學園路(荔園路-木蘭溪)工程項目全長約860米,採用三幅路雙向六車道設計,由北向南依次經過棠坡安置區、肖厝村、木蘭安置區及三個村道口,於今年6月份完工;勝利路南伸工程全長493米,道路寬度40米,採用三幅路雙向六車道設計,去年10月份完工;肖厝路東段工程東起規劃一路(御品蘭灣東側支路),西至勝利路,道路全長約520米,總投資約1470萬元,今月底進場施工,預計2019年6月份完工……昔日斷頭路,今日變通途。

莆田:激活城市交通脈搏|城廂區打造縱橫有序市政道路網絡

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人行天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今年10月份,城廂區新建的綬溪公園段、筱塘小學段、逸夫小學段、莆田三中段、莆田五中段等5座人行過街天橋相繼投入使用,保證行人的交通安全及機動交通的通暢,使他們各行其道,減少了安全隱患。

據悉,今年,城廂區安排重點項目440個,年計劃投資261億元,其中交通及基礎設施項目46個,進一步建設交通路網“大動脈”,完善市政道路“主動脈”,編織起一條脈絡清晰、縱橫有序的城市市政道路網絡。

■城區擴建 片區路網更完善

11月12日,在泗華路拓寬改造工程現場,工人們正在忙著施工,結合泗華水上公園項目,這條道路路幅從13米變為26-43米,長度將延伸至2.5公里。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泗華路是泗華片區內一條重要的城市次幹路,該路東起荔城路,西至城常路。道路沿泗華溪北岸展線沿線經過泗華安置區(一期)、恆大御景半島、泗華水上公園、泗華橋、孔裡村等,預計明年3月份完工。

泗華片區內新建或改造的道路還不止這一條。肖軍介紹,泗華片區共有3個工程,另外兩個工程為泗華濱溪小區項目周邊道路配套工程和二期工程。其中,泗華濱溪小區項目周邊道路配套工程項目包括規劃一路、規劃二路兩條道路,全長約1083米。規劃一路北起泗華安置區(二期)北側,南至泗華路,規劃二路西起規劃二路,東至荔涵大道;泗華濱溪小區項目周邊道路二期工程項目位於龍橋街道泗華村,道路走向由東向西,東接一期規劃一路,終點與泗華路相交。所有工程預計2019年3月份完工。

擴城區,拓路網。隨著城區範圍的不斷延伸,道路也不斷升級。肖軍表示,今年以來城廂區全面科學規劃居住小區路網,重點實施多個片區的道路改造,除泗華片區外,洋西片區也實施了四期周邊道路配套工程、九華西路(洋西安置區二期-荔城路)工程、東圳庫區洋西安置房道路改造工程等,還改造了莆田西片區、坂頭安置房、木蘭溪南岸、華林工業園和太湖園區等片區內市政道路及配套設施。道路的改造提升,將片區緊密相連,片區路網併入城市路網,交通路網更為完善。

莆田:激活城市交通脈搏|城廂區打造縱橫有序市政道路網絡

■扮靚“裡子” 背街小巷更通暢

原本坑坑窪窪的小路,經過改造之後,變成為通暢平坦的道路。11月11日上午,記者在城廂區梅山街和興安路看到,梅山街路段、興安路、興安東、西支路4條道路的路面已“白改黑”完畢,道路一側統一施劃為停車位,過往車輛暢行無阻。

把水泥路面改建為瀝青路面,俗稱“白改黑”,可達到環保、防塵、降噪以及增添行車舒適性的效果。據瞭解,城廂區梅山街和興安路道路“白改黑”改造工程投資900多萬元,該項目改造路網總長約1570米,還改造提升沿路雨汙水管道、通信及電力管道等。

今年,城廂區還實施了新塘道路和月塘道路“白改黑”工程,鋪設了人行道、改造了雨汙水管網等。建設路、建安路、頂社路、建豐路、鳳凰路、錦塘街、文塘街、新塘街、新季路、新梅路、南門西路、筱塘南街、月塘街等14條道路煥然一新。

如果說主幹道是城市的“面子”,背街小巷就是“裡子”。有“面子”,更要注重“裡子”。今年城廂區實施“白改黑”的路段共有10多條次幹路、支路,全長近7公里,總投資約7000萬元。

路網的升級完善補齊了城市建設短板,提高了城市顏值。目前,城廂區城區已基本形成城港大道、荔城路、城涵大道、學園路、勝利路、八二一街和濱江路、荔園路、延壽路、福廈路、文獻路、梅園路、東園路、東圳路等“六縱八橫”路網結構,大大拓寬了城區發展空間。

快速地往來東西南北,這無疑是最好的時代。縱橫城廂的城市幹線,連接南北貫通東西,直至每一個末端,城區的框架得以拉開,城市的活力得以激活,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得以增強。(來源:湄洲日報 林曉玲 蔡昊 易振環 梁亦嫻)

《今日城廂》新媒體平臺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