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2萬“僱傭兵”轉正,享受軍方養老福利,贏得世界尊重

僱傭兵是現代最特殊的一個兵種,他們並不是為了哪個國家而在戰鬥,只要有錢就可以讓他們賣命,而僱傭兵集團中有很多人是特種部隊上退役的老兵,這些老兵往往接受過最嚴厲的軍事訓練,戰鬥力比普通的部隊還要強。正因為這些僱傭兵只為錢而戰鬥,所以他們也沒有國籍,在日內瓦條約中規定他們並不能享受戰俘待遇,換句話說,被俘就意味著死亡,所以他們被視為要錢不要命的一夥人。但是,西方很多國家在處理一些國際上比較敏感的事務時就會用僱傭兵去處理,在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等敏感戰爭中,美、英等西方大國的僱傭兵就與當地的反政府武裝走得很近。

德國為2萬“僱傭兵”轉正,享受軍方養老福利,贏得世界尊重

僱傭兵這個兵種用我國古代一句話描述就是“重賞之下必出勇夫”,為了金錢而賣命的武裝分子其實都可以理解為僱傭兵的一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就曾使用過僱傭兵。在戰爭初期,德國一路高跟猛進,吞併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又閃電戰突襲波蘭,之後就連國力強盛的法國、比利時等國家都被德國輕鬆攻佔,但是在進攻蘇聯時候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麻煩。德國的閃電戰術並沒能一舉佔領強大的蘇聯,與蘇聯展開了拉鋸戰,由於蘇聯國土面積廣闊,德國一方面需要主力部隊繼續進攻,另一方面又需要分出部分兵力控制佔領區域,這時候德國兵力明顯不夠用。

德國為2萬“僱傭兵”轉正,享受軍方養老福利,贏得世界尊重

這時候,德國向西班牙提出了共同進攻蘇聯的請求,但是西班牙剛剛打完內戰,國家並沒有精力再發起一場戰爭了,後來德國只能以購買的形式向西班牙“借了”2萬人的部隊。這兩萬人的部隊就像現在僱傭兵公司派出的僱傭兵一樣只是為了完成特定的任務,同樣是戰爭中沒有身份的一群人。但是在莫斯科保衛戰的一次戰鬥中,300多名“僱傭兵”硬生生的殲滅了敵軍將近5000人,德國軍部為了表示嘉獎就承諾將他們列入德國正規部隊的編制中,可以享受德國軍人可以享受的一切福利,包括養老等政策。

德國為2萬“僱傭兵”轉正,享受軍方養老福利,贏得世界尊重

眾所周知,德國在二戰中淪為了戰敗國,但德國軍部在戰爭中對2萬“僱傭兵”的口頭承諾並沒有作廢,現在德國還有幸存的“僱傭兵”享受著部隊完善的養老福利。就此事而言,德國在二戰中輸了戰爭卻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很多歐洲人對德國這種做法表示深深的敬意,認為德國政府傳承了西方國家標榜的契約精神,彰顯大國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