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第三屆貴州省“十佳敬老好兒女”吳德敏

孝順的女兒女婿、活潑可愛的孫女,跟許多老人一樣,今年88歲的李成英老人有一個溫馨幸福的晚年。

“這是運氣。”李成英這樣認為。

“這是緣分。”女兒吳德敏這樣說道。

因為這對幸福生活25年的母女之間沒有血緣關係,母親是退休教師,而女兒則是進城謀生的外來務工者。

1990年,63歲的李成英體弱多病,孤身一人,想找一個人照顧。17歲的吳德敏父母相繼過世,輟學外出謀生。在熟人的介紹下,吳德敏來到李成英位於雲巖區虎門巷的家。

從剛開始什麼都不會,到後來家裡家外“一把手”,不圖回報,不計較收入,淳樸踏實的吳德敏逐漸走進了李成英的心,成了她的“么姑娘”。

1993年,李成英為吳德敏聯繫了美髮學校,學習美容美髮,“我老了,么妹還年輕,要學門手藝以後養活自己”。可剛開學幾天,李成英不慎摔倒,造成腿骨骨折。

“檢查後醫生告訴我,骨頭沒有移位,可以回家保守治療,但是時間長。”吳德敏當即退學,“學可以再上,但是婆婆的病耽誤不得。”

李成英這一躺就是半年。為了把不多的退休工資節約給她看病,每次去醫院檢查,身高不足150釐米的吳德敏每次都是揹著李成英來回,而且自學了按摩和換藥。長時間的臥床,李成英不僅沒有其他併發症,還靠著助步器重新行走。

此後,李成英又多次骨折住院。端水餵飯、洗腳擦身,成了吳德敏日常的主要重心,不僅沒能再繼續學習,而且結婚、生子都被她一推再推。

2008年,36歲的吳德敏結婚了。但是在結婚前,她就跟丈夫謝雨辰“約法三章”,“跟我結婚就要一起照顧婆婆,跟婆婆一起住,不能嫌棄婆婆。”

被吳德敏的孝心感動,謝雨辰當即答應,與她一起撐起這個家。

“他上班忙,每個月僅有的3天休息時間,也想著辦法把我推出去呼吸新鮮空氣。”雖然行走不是很利落,但李成英很驕傲的告訴記者:“我還經常到雲巖廣場、噴水池逛街”。

結婚3年後,吳德敏夫妻倆才把生孩子提上日程。“當時懷孕反應厲害得很,5個多月都吃不下東西。”謝雨辰一邊忙著掙錢,一邊還得照顧家裡的妻子和老人。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次意外滑倒,又讓李成英老人骨折。

“醫生說要手術,我就蒙了。”懷孕的吳德敏護理不了李成英,她急得團團轉,吃不下飯也睡不好覺,“當時去孕檢,醫生就通知我要住院,但婆婆在醫院我哪能放心得下嘛”。

最終,在夫妻倆3個多月沒日沒夜的陪護下,李成英老人手術成功。這時,吳德敏才發現自己“羊水破了”,“站都站不穩,還是被好心人送到醫院”。

一到醫院,醫生通知立即進手術室。但這時,作為丈夫的謝雨辰還在家裡忙著照顧李成英老人。

“當時羊水都快流乾了,來不及等他,還是我自己簽字手術”。回想起4年前的一幕,吳德敏感到後怕也慶幸,“女兒生下來只有5斤多,幸好還健康。”

今天,已經4歲多的女兒活潑好動,夫妻倆給她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謝多樂,“希望她健康快樂,帶給我們這個家更多的快樂”。

小樂樂也不負父母的希望,聰明乖巧的她不僅是家裡的“開心果”,也是家裡的“小棉襖”,“我以後長大了,也要推著婆婆,和媽媽、爸爸出來逛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