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少點多少 剩下的就打包

我市創城工作正如火如荼,餐桌文明是文明創建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餐館和食堂發現,“光盤行動”早已深入人心,“珍惜每一粒糧食”日益成為共識。

餐廳:服務員勸你“少點菜”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費不以量小而為之,節約不以微小而不為。”……昨日傍晚,記者走訪了阜城雙清路上幾家規模不同的飯店,看到每家餐廳的牆壁、餐桌上都貼有“文明用餐”的宣傳語和公益廣告,提醒人們不要鋪張浪費。

“您好,咱們今天有8位朋友就餐,我建議點9道菜就足夠了。”在天英寶鼎大酒店一樓點餐區,服務員根據每桌顧客就餐人數推薦菜量,如果客人點得過多了,就會提醒一句“菜已經夠了”。食客就餐結束時,包廂服務員會詢問“是否需要打包”,並提供打包袋。

自助餐“別虧本”心態,很容易導致食物浪費。在人民路一家自助燒烤餐廳裡,記者看到餐廳內有醒目的提示語:若是食物浪費超過100克,加收一人餐位費。不少食客離開餐桌時,雖然做不到“盤盤光”,但總體剩下的食物很少。

“也有顧客吃不完,偷偷扔進垃圾桶,或是放在火鍋裡,但大部分顧客還是比較自覺,不會過量。現在講究健康飲食,吃撐了反而不好。”餐廳服務人員表示。

食堂:吃多少打多少

昨日中午,記者走訪了阜陽十九中、阜陽師範學院等學校的食堂。

正值午飯時間,阜陽師範學院食堂打飯窗口已排滿就餐的學生。一名女同學端著飯菜說:“可以去掉一半米飯嗎?太多了,我吃不完。”打飯阿姨麻利地接過餐盤,剷掉一半米飯放回鍋內。該同學表示,她的飯量自己很清楚,如果阿姨打多了,她會主動要求減少。

記者在十九中食堂觀察近半個小時,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做到吃多少打多少,在回收處倒掉的基本上是一些辣椒、作料或殘留的菜湯。食堂工作人員表示,學校時常開展有關“光盤行動”的教育活動,勤儉節約已成為學校師生的自覺行動,“如今剩飯剩菜少了很多”。

市民:浪費太多心裡不安

“前些年,有的人為了講排場,點菜時不顧實際多點,但現在這種現象很少了,浪費太多心裡不安。”市民王輝說,而且餐桌上打包也沒什麼丟人的,他有時外出就餐會自備飯盒方便打包。

雖然“光盤”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記者採訪中發現,婚宴仍是飯菜浪費的重頭戲。“一張桌子坐10個人,連續上20道菜,一大半都浪費了,很多菜都沒有人伸過筷子。”前幾日,市民宋娟參加了一場婚宴,發現宴會結束後,賓客礙於面子往往空手而走,而喜宴主人也無力把許多基本沒動的菜品打包回家,“婚宴浪費現象還是比較常見。”

“總的來說,這幾年,文明就餐、剩菜打包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阜陽餐飲商會會長馬磊表示,特別是隨著公款消費的限制,大眾消費逐漸增多,老百姓自己掏錢吃飯,當然是量力而行,吃什麼點什麼,不論是在飯店還是自家餐桌上,節約、適量的風氣已形成。

吃多少點多少 剩下的就打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