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貧困縣,專家引導農民種植蔬菜,每畝地收入上萬元

国家级贫困县,专家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每亩地收入上万元

國家級貧困縣,專家引導農民種植蔬菜,每畝地收入上萬元盧氏微吧

盧氏新媒體知名品牌熱文.美食.優惠.策劃.推廣.活動.品牌

合作:13323987181 QQ:631437342

盧氏事兒隨時看,生活百事一點通!

2016年以前,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盧氏縣還沒有形成蔬菜產業,群眾種的露地蔬菜,多為蘿蔔、白菜、包菜、番茄等大路品種,自種自食,少量集市銷售,供應本地市民,反季節蔬菜和高品質蔬菜則要靠外運。現如今,河南信念集團每天有5大卡車的盧氏高山綠色有機蔬菜發往西安、鄭州及南陽等地,不但豐富了這些城市的俏銷高檔蔬菜品種,也加快了貧困農民的脫貧致富步伐。

国家级贫困县,专家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每亩地收入上万元

張興榮深入盧氏縣江渠村蔬菜基地,指導貧困戶種植大棚水果黃瓜。

盧氏高山綠色有機蔬菜漸成品牌

“這些高山綠色有機蔬菜十分搶手,供不應求!”10月29日,筆者採訪中,張興榮談及盧氏蔬菜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時興高采烈。“盧氏蔬菜可以說已形成品牌。信念集團出產的“有盼頭”商標盧氏蔬菜,在西安新橋蔬菜物流園、鄭州萬邦蔬菜批發市場、南陽蔬菜批發市場都有專門貨位,大家都非常認可盧氏蔬菜,在這些市場裡,盧氏蔬菜不用開箱檢驗,直接下車運走。一般來說,盧氏群眾早上4點左右採收,當天上午分級裝箱,中午運走,下午到達西安、鄭州等地市場,晚上即可到達當地各大超市。”

国家级贫困县,专家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每亩地收入上万元

盧氏縣出產的優質黃瓜。

“盧氏蔬菜價錢高還賣得快,當然是品質好啊。”張興榮說,“信念集團出產的‘有盼頭’商標盧氏蔬菜,目前主要是水果黃瓜、大黃瓜、苦瓜三大品種,另外也有櫻桃西紅柿、辣椒、娃娃菜、線豆角以及菠菜、香菜、青菜等葉菜品種。以苦瓜為例,盧氏苦瓜,一是顏色翠綠,翠生生的,外地的苦瓜顏色相對泛黃,呈綠黃色;二是盧氏苦瓜味道、口感更受歡迎,苦中帶甜,有股清香。盧氏大黃瓜和水果黃瓜口感明顯比市場上同類產品口感更好,脆、甜!”談起盧氏蔬菜,張興榮滔滔不絕。

国家级贫困县,专家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每亩地收入上万元

盧氏縣出產的高山蔬菜西紅柿,日照時間長,營養極其豐富。

張興榮老家在山東省壽光市孫家集鎮張家寨子村,和“中國蔬菜之鄉”壽光蔬菜產業發源地三元朱村僅有1公里路程,張興榮一家人種植示範大棚蔬菜、從事技術指導已有20多年。“今年壽光遭了水災,蔬菜普遍漲價,高品質的盧氏蔬菜產業也因此有了好的發展機遇,蔬菜批發價基本都在每市斤2元以上,特別是水果黃瓜,今年夏天最高時每市斤達到6元。”

發展蔬菜脫貧致富產業得到認可

2017年,專業從事蔬菜種植技術研發指導的張興榮應河南信念集團董事長葉傳林之邀,加盟信念集團出任旗下三門峽大愛生態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興榮是山東壽光聞名的蔬菜種植專家,尤其是種黃瓜、苦瓜,人稱“狀元”。特別是當年他為實現苦瓜種植“南瓜北移”,多次向苦瓜種子供應商建議,進行苦瓜雜交研發,培育出了來自臺灣的苦瓜雜交優良品種綠龍3號,產量提高了三、四倍。

為了解決苦瓜在北方的高產難題,他率先採用兩項實驗,一是將苦瓜枝蔓橫向盤繞,生長高度控制在1.4米以內,增加大棚空間,改善光照條件。二是首創棉被覆蓋大棚,替代原先人們使用的草簾。他研發的特製棉被中間加有兩層PEP珍珠棉,既增加了保溫性,又增強了延展性。採取這些綜合措施,苦瓜順利實現了高產、優質,十里八鄉的菜農都到他那裡尋求苦瓜雄花花粉,用於給雌花授粉,他的這些發明已在壽光得到了全面推廣。就是這位著名的蔬菜種植專家,初到盧氏發展蔬菜扶貧產業,也並不像想象的那麼順利。

国家级贫困县,专家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每亩地收入上万元

當地農民正在採收木耳。

“關鍵是群眾,特別是貧困戶不相信大棚菜有這麼高的的產量和效益。我們承諾每畝地產量2萬斤,實際上可以達到2.5萬斤甚至是3萬斤的產量。承諾每畝地純收益至少達到1.2萬元。群眾不相信,說哪有那麼高的產量和效益?”張興榮說:“怎麼辦?起初只有公司來種,僱傭貧困戶來打零工。貧困戶見到效益了,都爭著承包。”

河南信念集團2017年3月開始在沙河鄉果角村發展大棚蔬菜,5月份實現黃瓜上市。同時,4月份在東明鎮江渠村開始徵地建設大棚。近兩年來,十四、五家施工隊250多人的施工隊伍在盧氏縣7個鄉鎮全面鋪開大棚蔬菜基地建設。

国家级贫困县,专家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每亩地收入上万元

農民在肥沃的土地上種出的優質包菜。

“現在貧困戶都已認可蔬菜產業。由觀望態度到爭著承包。杜關鎮的民灣蔬菜產業基地,貧困戶還擔心明年自己承包不上呢!潘河鄉的東河村貧困戶馮久魁到處說種大棚蔬菜划算得很。一些典型戶,像沙河鄉果角村的陳加太、楊小良,年純收入高的時候能達到七、八萬元,甚至超過十萬元。”張興榮說:“我這有一組公司財務報表數字,2017年6月到2018年9月,蔬菜產量達到717萬斤,收入1114萬餘元。目前,公司陸續投產的大棚總數是310個,隨著冬季黃瓜開始上市,應該說整體效益很不錯。”

發展高山綠色有機蔬菜前景廣闊

張興榮說:“盧氏高山綠色有機蔬菜,品質好,源於四個因素:一是溫差大,這在蔬菜、水果方面表現得很明顯。盧氏屬於深山區,溫差很大,蔬菜豐產期長、口感好;二是生態好,空氣純淨,紫外線強,土質肥沃,病菌少,有利於蔬菜生長;三是水質好,高山綠色有機蔬菜全部用深井水灌溉,井深都在150米以上,水質純淨,我們有自己的打井公司,平均七、八個大棚用一眼水井,全部實現水、肥全自動滴灌;四是風力小,盧氏的河川、盆地地形,四、五級的風很少出現,有利於大棚溫度、溼度控制,蔬菜高產、品質穩定。”

“相對於山東壽光,盧氏發展蔬菜產業前景十分廣闊。作為河南信念集團旗下的公司,我們大棚建設的速度還滿足不了貧困群眾的需求。目前,公司在盧氏規劃了600個蔬菜大棚,除了已經投入使用的310個,其餘正在加緊建設。同時江渠蔬菜基地佔地2萬平方米的育苗基地即將開工建設,建成後每年可育苗2000萬株,這將結束盧氏大棚蔬菜從山東調苗的歷史,盧氏蔬菜產業發展將駛入快車道。”

国家级贫困县,专家引导农民种植蔬菜,每亩地收入上万元

農民們正在採收小青菜。

“下一步,盧氏蔬菜產業發展的計劃呢?”筆者問。張興榮說:“現在壽光蔬菜價格還是高的,因為名氣大,屬於知名品牌。盧氏蔬菜品質雖然好,關鍵還是要繼續擴大規模。另外,蔬菜種植戶要進一步樹立精品意識,這需要管理措施精準、精細,比如大棚風門需要逐步打開,但一些種植戶往往圖省事,一次打開,溫度、溼度控制不嚴。採收也要更加註意時機,比如成熟苦瓜的直徑,用手握起來,如人的手腕,即比拇指、中指合圍加一指周長。也就是說盧氏蔬菜一級品的比例還可以再提高。應群眾要求,公司計劃明年聘請山東壽光和湖北的蔬菜種植示範戶到盧氏種植示範大棚,言傳身教,讓群眾更為直觀地學技術。”

筆者和張興榮從辦公室談到生產基地,不覺幾個小時去過了。在蔬菜大棚裡,望著棚內田間綠油油的蔬菜,翠生生的黃瓜和密密的黃色花朵,備感生機無限、充滿希望。張興榮感慨,盧氏蔬菜產業發展前景一片美好,高山綠色有機蔬菜將會為盧氏的貧困群眾換回豐厚的回報,成為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盧氏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張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