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唱法初級階段——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目的:改善聲音效果,獲得很快、很高的泛音頻率,使聲音具有強而有力的、穿透樂隊“音牆”的致遠能力。

標準:保持胸口以下的空腔與它上面的腔體相通,上下通氣,裡外通氣。

步驟:

1、共鳴與呼吸

好的共鳴狀態就是深呼吸狀態。用深呼吸的感覺把腔打開了等在那唱,好的共鳴音響就出來了,胸腹之間的氣兒和上面各種空腔都互相通著氣,上下通氣,裡外通氣,音越高,氣越通。沒有高位置,就沒有深呼吸。

2、共鳴與音源

1)、“讓聲音落下來”的練習

目的:共鳴的音響效果好,音色純。

方法: 一起音就要張開大嘴,貼著咽壁看著“嗓子眼兒”往下吸著唱,往後往下“看”,一直“看”到“橫膈膜”,讓聲音落下來,落在喉底的胸口上。胸口以下越空、越松、越通,共鳴的音響效果越好,音色越純。

練習:1=D 2/4

美聲唱法初級階段——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要領:A.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

B.牙關節、下巴與前頸部保持“懶洋洋”的鬆弛狀態。

C.守在胸口(第二紐扣處)發聲。

D. 用“想、聽、看”的心理指導,“讓聲音落下來”,每唱一句,都要聽到胸口鬆鬆落底的共鳴音響。這種胸腔共鳴是整體混合共鳴的基礎。

E. 起音時,在胸口以“垂直嘆氣”的感覺發聲,“找氣兒,不找勁兒”。

F. 喉頭上沒有任何感覺。

2)、“貼著咽壁吸著唱”的練習

目的:前後、上下所有的共鳴通道都“打開”。

方法:發聲時先用“後半扇兒唱”的感覺想著後脖梗,在後頸的位置找咽壁,從後頭“張嘴”想著“貼著咽壁吸著唱”。這時小舌頭慶委、鬆弛地上抬,同時喉結下沉,於是拉開了咽腔上下的空間距離,喉嚨便在“吸氣”的感覺中“打開”了,同時還要憑著“內聽覺”和“內視覺”去“聽”、去“看”產生在咽壁和咽腔通道里明亮、純淨、鬆弛、柔和的共鳴泛音音色,“貼著咽壁吸著唱”可以產生三個不同方向的“吸氣感”:在口咽腔的咽壁上有一種向後(從嘴到咽壁)吸的感覺;在鼻咽口的後上方有一種向後上方吸的感覺;在胸口直到腰部有一種向下向四周圍吸的感覺。前後、上下所有的共鳴通道都“打開”了:裡外通氣、上下通氣,感到氣通,聲音也就通了。

練習:1=D 3/4

美聲唱法初級階段——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要領:A.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

B.從後頸找到咽壁位置,“貼著咽壁吸著唱,聲音碰響咽壁”。

C.在發音過程中,要注意“看”咽壁上具有振動感的音響和集中明亮的共鳴音色,要“聽”到咽腔“管子”裡的聲音。

D. 發聲時,要感覺吸氣源源不斷地向後向下貼著咽壁往裡“倒灌”、“倒流”。音越高,氣兒越大、越深。

E. 隨著音高上升,聲音的共鳴音色往後上方集中,同時感覺氣息反向下沉。

3)、“擴張鼻咽腔,讓音色貼著咽壁往鼻咽腔裡集中”的練習

目的:消除換聲的痕跡。

方法:張嘴一唱,立刻就要找到在鼻咽腔吸氣擴張的感覺。鼻咽腔像個“倒懸的小圓瓶”,口朝下,這個圓的空腔把聲音“攏住”,唱的過程中,一方面讓鼻咽腔擴張等著聲音吹進去,灌進去,另一方面,讓明亮的共鳴音色貼著咽壁往鼻菸腔裡集中,音越高,聲音越貼著咽壁往後、往上集中。在鼻咽腔擴張狀態籠罩下,聲音則像兩條對角線,上面集中交匯,下面敞開。心理上有了這種“貼著咽壁往鼻咽腔裡集中音色”的“對角線”視覺,便可以消除換聲的痕跡。

練習: 1= D 4/4

美聲唱法初級階段——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要領:A.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

B.“貼著咽壁吸著唱,讓聲音碰在咽壁上”,注意“觀察”集中在咽壁上的共鳴音色。

C.隨音高上行,用“吹氣”的感覺擴張鼻咽腔,打開喉嚨,使整個咽腔通暢,想象著高音貼著咽壁,音色往鼻咽腔裡集中。

D. 貼著咽壁向鼻咽腔裡集中的音色成小共鳴點狀,隨音高上行而略向後上方傾斜(傾斜角度大約45度左右)。

E. 在高音區演唱時,心理想象兩條對角線的“表相”,上端交匯集中在鼻咽腔裡,下端敞開,這種 感覺,能幫助歌唱者在高音區獲得自由的感覺。

F. 在換聲區演唱時,a用u關, i 用 ǖ 關。

3、共鳴與母音

目的:“混合母音”是歌唱發聲的重要技巧。它不僅能使母音“圓化”,給聲音潤色,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而且還能調節共鳴狀態、擴展音域、統一聲區。

方法:①用閉口“哼鳴”的方法,哼唱a,e,i,o,u.這五個意大利元音(母音)。這種“閉嘴說話”的方法,可以很容易找到心裡“說”、心裡“聽”的“混合母音”的科學唱法。

②在單一音高上,將閉嘴哼唱五個母音的感覺,轉為用a母音大開口的口形練唱。練習時口形不變,用心去唱a,e,i,o,u,舌頭自然、鬆弛地跟著母音的變化而動,舌根不能用力。

練習: 1=D 4/4

美聲唱法初級階段——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4、共鳴與方向

從人的生理角度來看,吸氣時,不僅腔體呈“打開”的擴張狀態,而且有一種氣息向後送的感覺。所以,用“向後吸氣”的感覺來歌唱發聲,是調整共鳴的重要技巧。好的唱法是“既靠前又靠後,前後都有”,因此,“心理指示”調整共鳴時,要同時注意前、後兩個不同方向。

1)、“貼著咽壁吸著唱”(方法同‘共鳴與音源’練習2)

2)、“掛住前面往後倒”

目的:使聲音由低向高過渡,抹掉換聲痕跡,統一音色。

方法:“掛住前面往後倒”是音階上行的唱法。在中聲區練唱,將“貼著咽壁吸著唱”的感覺鞏固之後,就可逐漸擴展音域,“聲音好像扇子面似的向後打開”,音越高,聲音貼著咽壁越向後頭頂的方向集中。

練習: 1=G 4/4

美聲唱法初級階段——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要領:A.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

B.“貼著咽壁吸著唱,讓聲音碰在咽壁上”。

C.注意尋找上口蓋中間(軟、硬顎交匯處)的共鳴發射點。

D.隨音高上行,感覺上口蓋的共鳴反射點向後移動,“像一把扇子面兒向後打開”。

E. 聲音進入“換聲區”時,音色向後集中,同時向前反射。

F. 當聲音隨音階上行“掛住前面往後倒”時,主觀上讓聲音“往小裡唱,往暗裡唱,往空裡唱,往柔裡唱。

G、當音高上行時,必須用“吸住”感覺保持呼吸的穩定狀態。這是唱好上行音階的關鍵所在。

3)、“掛住前面往後兜”

目的:使高音的演唱變得輕鬆而又省力。

方法:這是音程大跳式高音唱法。到了高音區演唱時,就要採用“掛住前面往後兜”的方法“關閉”高音。先在中聲區想好“貼著咽壁吸著唱”的發聲共鳴位置及向前反射的位置,做好“掛住音色、掛住勁兒和掛住字頭”的心理準備。等唱高音的一剎那,精神為之一振,立即在心裡想著“掛住前面往後兜”,好像用個兜兜兒把聲音“龍住”、“扣住”,音越高,兜的“兜兒”越大,向腦後“彎”的弧度就越大。

練習:1=G

美聲唱法初級階段——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要領:A.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

B.“貼著咽壁吸著唱”。

C.隨音高上行,強化深呼吸的感覺,“打開喉嚨”,“全身舒展”。

D. 唱高音之前做好心理準備,想好“掛住前面”的位置,想好混合的母音音響,想好“往後兜”的弧度與“兜”的形狀和“氣往下插、往外鋪開”的感覺,同時獲得深呼吸支持。

E.思想上準備好之後,在“想、聽、看”的心理指導下,立即實施“掛住前面往後兜” 的感覺,用很足的“精、氣、神”把高音唱出來。

5、共鳴與位置

就是產生共鳴音響、音色的地方。從三方面來考慮:

1)、用想象中的“高位置”來歌唱發聲。這個“高位置”出現在咽壁頂端,小舌頭後面鼻咽口上方的鼻咽腔,這是獲得頭腔共鳴的地方。

2)、找到三個共鳴點:鼻咽腔、上口蓋中點、眉心處。

3)、根據歌聲的變化調整共鳴位置:音越高,共鳴點越小、越高。亦既“音高上臺階,感覺下臺階,音高下臺階,感覺上臺階”。

練習: 1=G 4/4

美聲唱法初級階段——歌唱發聲的共鳴訓練方法


要領:A.在小腹處平靜地吸氣。

B.哼唱時,尋找上、下的通氣感。守在鼻咽口上方往上吸氣,下頭守在腰的兩側往下吸,中間在胸口往下嘆氣。“兩頭吸,中間嘆”。

C.發聲時,感覺混著氣兒的聲音貼著咽壁“吹”向鼻咽腔的“小瓶口”。找到這種感覺發聲,很容易找到頭腔共鳴位置和深呼吸支持的穩定狀態。

D. 在“吸”的感覺支配下,整個腔體呈“虛張”之勢,在腔裡“找氣兒,不找勁兒”。氣息越通暢,音色月明亮。

E.記住“哼鳴”的共鳴感覺,將它帶進開口音和咬字吐詞的發聲中,能使演唱變得極為輕鬆、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