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盏集:建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夫物盏集:建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第一次:1960年

1960年10月,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福建省博物馆还有建阳县(今建阳市)文化馆等单位联合在芦花坪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夫物盏集:建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第二次:1977

1977年5—7月间,厦门大学历史系古专业与福建省博物馆还有建阳县(今建阳市)文化馆等单位联合在芦花坪窑址东侧进行了一次科学发掘,发掘面积208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的黑釉,青黄釉器和陶器等遗物。

青黄釉瓷器主要有碗,兼少量灯盏,胎质粗松,釉易剥落,支钉烧造,年代在晚唐至五代时期。

黑釉器多为建盏,仅见一只高足杯,年代当在宋代。

夫物盏集:建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另外,联合考古队发掘清理了一条宋代龙窑基地。

该窑有十个窑门,其中东墙三个,西墙七个,门宽约0.6米;该窑一窑可烧造瓷器三万件以上。

在窑炉附近,采集不少带“供御”字样的垫饼,推测该窑曾烧造部分宫廷御用器。

夫物盏集:建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第三次:1989—1992年

1989年12月至1992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馆和建阳市博物馆联合对大路后门,营长乾和庵尾山窑址进行了大规模科学发掘。

而此次联合考古队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清理了晚唐五代至宋末元初的龙窑基址十座。

其中编号(90sjy3)长达135.6米,为国内目前最长的龙窑,也是世界之最,一窑的装烧量高达十万件,次长达四年的考古发掘,基本摸清了建窑的发展脉络,。

1999年,建窑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十大考古发现”。

夫物盏集:建窑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此文章为夫物盏集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或加私信夫物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