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討厭你不努力,還嫌棄別人的樣子”

以防你不知道“霞光裡 9 號”是什麼——這裡是都市青年的集散地,是故事與情緒的收容所。

最近看《奇葩說》,有一道辯題很有意思——“Ta真的很努力,到底是不是一句好話”。

相信很多人都像節目裡的女孩那樣,聽過這樣的評價:

她從小數學成績不好,但是很努力地去學,奶奶說她已經很努力了;

18歲,練舞蹈參加學校文藝匯演,卻沒能選上C位,同學安慰她說你已經很努力了;

上班後,她辛辛苦苦做的策劃案被領導否決,領導寬慰她說:“我知道你已經很努力了”。

“我讨厌你不努力,还嫌弃别人的样子”

女孩說,每當聽到這樣的話,她根本高興不起來。現場很多人也是相同的反應。《奇葩說》主持人馬東覺得這句話就是一句罵人的話,李誕立刻表示:“誰這麼說我,我真的能特別生氣。”

“我讨厌你不努力,还嫌弃别人的样子”

“努力”本來是一個褒義詞,為什麼放在這句話裡,會引起這麼強烈的反感呢?

01

“努力”,被我們玩壞了

高中時,班上有一個學霸,在一個年級有上千人的情況下,每次考試都能排到年級前10名。在精力旺盛的學生時代,很多男生都喜歡跑去操場“發揮餘熱”。但此人卻沒有別的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學習。別人在踢球的時候,他在學習;課間的時候,他在學習;別人午休的時候,他還在學習。據傳,該學霸在家學習的時候,其父看不過去逼他出去玩,他無動於衷。其父無奈,只能使出殺手鐧,用掃帚把他轟出去。

這本來是一個勤奮上進的故事。但別人在談起他時,總是會感嘆一句“他看起來並不聰明,他學習好,只是因為他非常努力”。這句話仔細一想,總覺得哪裡不對。

就像許多人都推崇從來不努力卻也能拿第一的“天才事蹟”那樣,似乎“聰明”、“有才華”、“漂亮”這樣暗含天賦的詞的地位一直比“努力”高出一截

。換句話說,類似“我學習不好,不是因為我不聰明,只是因為我沒努力”這樣的話就會變得更加理所應當。

努力,很容易被我們當成掩飾自己懶惰、不完美的保護傘。

“我就是還沒努力,我要是努力,掙得肯定比他多”

“我要是努力,職位一定比他高”

“我要是努力,分分鐘成為人生贏家”

……

“我讨厌你不努力,还嫌弃别人的样子”

我們很多時候不看重努力,是因為偷懶實在讓人覺得“舒適”,它吸引著我們去尋找比努力更容易的捷徑。其實,在每一次放任之後,你會發現,所謂的捷徑其實是一條彎路。活在無數“我要是努力,就會如何”的自我幻想中,就像溫水煮青蛙,幻想永遠沒有實現的那一天,它最終會成為真正付諸努力的障礙。

02

我們排斥的不是努力,是努力後的壞結果

記得看電影《那些年》裡,柯景騰跟沈佳宜說:“數學好有什麼了不起,我敢跟你賭,十年後,我連log是什麼都不知道,照樣活得很好。”

這樣的問題我們一定問過自己無數次,“買東西只要學會加減法就行了,為什麼上學還要努力學那麼難的數學”、“我們努力讀書,但是有好多知識也用不到啊”……

我們開始陷入“唯結果論”的怪圈,忽略過程,只期望結果的美好。過於在意結果的人,永遠不會挖掘出努力真正的價值。我們為什麼不快樂?是因為努力和結果的落差,時常超乎想象。我們誤以為世間有兩全其美的事,所以才會一次次失望和不忿。

這時候,如果有人說“你真的很努力”,這句話很容易被當做失敗後的安慰甚至諷刺,為什麼不想想別人在說這句話時,也有可能是看到了這個人本身努力的閃光點呢?

“我讨厌你不努力,还嫌弃别人的样子”

柯景騰說完那段話後,沈佳宜曾回答:“但人生本來就是有很多事情是徒勞無功的啊。”

現實就是,生活本來就以一地雞毛居多,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永恆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當你以為生活欺騙了你,努力辜負了你,何不思考一下,問題是否出在自己身上。其實,我們排斥的是努力後的壞結果,沒有的是承擔後果的勇氣。

《奇葩說》辯手董婧談到她有一次比賽失利後的心路歷程。說她面對失敗的結果,非常自責,無法用“我很努力”來安慰自己。但是她發現“這個世界上不是隻有結果是否成功這一套衡量體系。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成功的讚美,但我更渴望的是當我被失敗暴擊,能有人走上來,拍拍我說:‘你真的很努力’”。在看清生活真相後依然努力奮鬥,這才是生命的價值啊。

03

努力是我們的底牌

如果努力後大多數時候都會得到壞的結果,那麼到底該不該努力?

看周星馳《喜劇之王》的時候,電影第一幕就是周星馳扮演的尹天仇在海邊對著大海吶喊:“努力!奮鬥!”尹天仇是我們身邊最普通的那種小人物,租著最廉價的出租屋,幹著最普通的工作。為了實現演員夢,一邊在劇組跑龍套,一邊給福利會看門補貼家用。

“我讨厌你不努力,还嫌弃别人的样子”

他幾乎經歷了追夢途中要面對的所有挫敗。想成為真正的演員,卻在劇組因為演死人“不肯死”被開除;劇組的盒飯寧可餵狗也不分給他;窮到身無分文,卻依然將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珍重收藏;女主角柳飄飄嘲諷他是個“死跑龍套”的,他會立刻微笑糾正“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他一直踐行著影片一開始的格言“努力!奮鬥!”被劇組所有人看不起,依然去嘗試各種角色。角色小到被忽略,也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在努力的過程中,尹天仇只差一步就實現了夢想——成為一部大製作電影的男主角。但也只差一步,他的角色被臨時替換,他又淪為了最微不足道的“死跑龍套”的。

“我讨厌你不努力,还嫌弃别人的样子”

直到故事結尾,尹天仇也沒有成為明星,依然在努力著他的努力。但我們喜歡這個故事,是因為小人物因努力而變得偉大,是因為在他身上,我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們自己,就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人物。天賦不佳、長相平凡、出生時就沒有贏在起跑線上。但為了夢想和信念,離開家鄉去大城市打拼。體會過加班到深夜連車都打不到的孤單無助,也曾因為工作的壓力徹夜失眠,甚至無數次地懷疑自己的選擇和努力是否正確。但天亮之後,奮鬥繼續、生活繼續。

“我讨厌你不努力,还嫌弃别人的样子”“我讨厌你不努力,还嫌弃别人的样子”

上天沒有留給我們天生站在舞臺中央的權力,唯有努力才是我們能改變命運的底牌。加班到深夜的時候,不如抬頭看看旁邊全是精英的寫字樓裡依然明亮的燈火,優秀的人都在努力,我們為什麼不能?天賦易折,容貌易逝,只有努力是可以自我把控的品質,我們為什麼還要坐以待斃?

《喜劇之王》有一段對話很感人:

柳飄飄看著前面的大海說:“喂,前面黑漆漆的,什麼都看不見。”

尹天仇沉默了一會兒,回答: “也不是了,天亮之後就會很美的。”

當前途黑暗看不到光亮時,要相信,努力就是那束光,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有好事發生。等到柳暗花明的時候,也別忘了和自己說:“真的很努力,而且我一直很努力。”

- END -

場地提供 | 三聯中讀

關 於 霞 光 裡 9 號

喜愛《三聯生活週刊》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們,如果你在嚴肅新聞報道與日常生活雜談之外還喜歡故事,還擁有豐沛的情愫和柔軟的內心——歡迎來[霞光裡9號]看看。(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

這裡沒有廣告與軟文,只有你無處安放的情緒和牢騷,只有你的愛與理想,只有我們的平凡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