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會造成新一輪債務風險?發改委迴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5日電 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是否會形成新一輪債務風險?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5日在發佈會上表示,各地方、各部門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工程項目建設,堅決避免盲目投資、重複建設。同時,管控好新增項目融資的金融“閘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會造成新一輪債務風險?發改委回應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有關情況 來源:中國網

發改委15日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有記者問: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的指導意見》。雖然國辦政策明確投資方向以補短板為主,但在實際操作中會不會形成新一輪的債務風險?

對此,孟瑋表示,國務院明確要求,在做好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有關工作的同時,要防範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

孟瑋稱,對各地方政府而言,要把握好“三個嚴格”:一是嚴格可研論證。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要根據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和地方政府投資能力,充分論證資金籌措方案是否可行,加大財政約束力度;二是嚴格項目建設條件審核。區分輕重緩急,對確有必要、關係國計民生的在建項目,統籌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合理融資需求,避免出現“半拉子”工程的情況;三是嚴格擔保舉債行為。嚴禁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嚴禁以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購買服務等名義變相舉債。

此外,對金融機構而言,關鍵是要審慎合規經營,盡職調查、嚴格把關,按照市場化原則評估借款人財務能力和還款來源,做到審慎授信。(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