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身體是“走”出來的!每一步都是一味藥

我是大醫生,和我一起學健康,漲姿勢~


美國《科學》雜誌曾刊登數據顯示,運動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為3.7%,而不運動的人則為22.7%,經常運動者比缺乏運動者的壽命長11年。

在所有運動項目中,走路是一種適合大部分人的有效健身方式,很早就被中醫譽為“百鍊之祖”,是減少打針吃藥的良方。有許多研究證實,有規律性的健步走可以增強人身體各個部位的健康。

在這裡,就為大家介紹幾種有不同作用的走路鍛鍊方式。

好身體是“走”出來的!每一步都是一味藥

直線走

即每一步都保持前後腳在一條直線上。這樣走路時,我們的胯部會有節奏地扭動,可以促進腸胃蠕動,預防或緩解便秘,減少直腸癌風險。

當我們坐著或躺著的時候,內臟是極其擁擠地“堆”在一起的,當身體抖動起來時,相當於在給內臟做“按摩”。每天堅持10分鐘,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交替走

即正走、倒走、快走、慢走交替進行,同時配合鼻吸氣嘴呼氣。這樣走路能使全身的關節和肌肉都受到牽拉,有助於緩解肌肉痠痛,鍛鍊骨骼和關節靈活性,促進機體自我修復。

好身體是“走”出來的!每一步都是一味藥

踮腳走

當我們踮起腳尖走路時,是前腳掌內側、足大拇指在起著支撐作用。而足內側有三條經絡經過,它們分別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和足太陰脾經。因此,踮腳走路可以按摩足三陰,馭氣上行,通過足少陰腎經溫補腎陽。

敲著走

即走路時雙手環繞著腰部輕輕敲擊。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幫助我們縮減腰圍。如果女性腰圍超過80釐米,男性超過85釐米,就有可能面臨內臟脂肪超標的危險。因此,要健康,先減腰圍。

在腰部的兩側各有一個帶脈穴,位於肚臍橫線與腋窩豎線的交點處,輕輕敲擊有利於消除脂肪。如果你有腰間贅肉,不妨每天堅持半個小時,等到腰部微微出汗即可。

好身體是“走”出來的!每一步都是一味藥

擊掌走

就是一邊步行一邊擊掌。手掌連接著人體的內腑經脈,通過拍手可以刺激穴位,保護心肺。在走路時拍手,上下四肢都能得到鍛鍊,從而增加糖與脂肪的消耗,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調控血壓和血脂。

橫向走

即側身橫行,保持螃蟹一樣的姿勢。我們平時的行走習慣是面向前直行,如果學螃蟹側行,身體的重心就會伴隨著雙腳交替而不停移換。

這樣的節奏有益於鍛鍊腰部和臀部的肌肉,加強髖關節、踝關節的靈活性,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患有腰間盤突出或腰肌勞損的朋友,可以每天橫向走500米,以此減輕症狀。

好身體是“走”出來的!每一步都是一味藥

今日小結

“走為百鍊之祖”,每天走走路,身體常康健。在走路時選擇不同的姿勢,還能起到養護內腑的效果。


——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大醫生會及時為你解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