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雯控訴教練問題:被散養欠缺多!能否詳細解讀中國女乒目前存在哪些突出的教練問題?



浮生君觀點:

其實,中國女乒存在的教練問題,不懂球的胖子已經在瑞典和奧地利公開賽後接受採訪時做了總結!

劉國樑總結說: “兩站比賽非常有意義。中國女乒現在的危機遠比大家看到和預想的大。”



關於中國女乒的教練問題,劉國樑說:

1 瑞典公開賽之後,對伊藤美誠,對中日女乒之間的水平和對抗,中國隊都有了一個全新認識。

我相信對日本隊也是。 競技體育是動態的,不能拿過去的模子去套。 原來中國女乒對其他對手的優勢是七三開。 日本女乒已經走出了中國臺北、中國香港、新加坡等隊的陣營,高出這些球隊一塊,緊追中國女乒。

浮生君解讀:

這個說的是說以李隼為教練組長的中國女乒教練組缺乏戰略清醒!

對日本女乒的成長,中日女乒的實力變化缺乏敏感,缺乏研究,缺乏正確的認識,有些盲目自信,缺乏警醒,不知彼!

如李隼教練關於日本女乒實力的三個論斷:

2018年5月,世乒賽後李隼:

日本女隊和我們的差距不是一點點!

2018年6月,日本公開賽伊藤美誠戰勝王曼昱奪冠,賽後後李隼:

現在中國隊不是無敵的,因為對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日本乒協近年來對球員的培養進步很大,而且在打法等方面也同樣有了很大的進步!

2018年11月,瑞典公開賽後李隼:

人家不是胡搏,國乒應該放下位置主動去拼!

從半年內,中國女乒主將,教練組長(權限減小的女乒主教練)李隼對伊藤美誠的評價,對中日實力的看法轉變可以看出:

以李隼為首的女乒教練團隊對日本女乒的成長缺乏警醒,情報缺失,缺乏客觀研究,盲目自信,缺乏居安思危,高危求變的戰略主動意識!


2 資源放在這兒,整合不起來,就不能發揮作用。

浮生君解讀:

這個說的是中國女乒沒有統軍之將,教練們各自為政!

情報,科研,日常訓練(陪練),體能訓練,心理訓練,傷病管理,大賽管理等工作缺乏統籌,整合,共享,沒有在中國女乒主教練的統領下,在國乒的整體資源平臺上,建立起中國女乒的資源的協同,建立一個支撐各教練,各運動員的共享平臺,充分發揮資源的配置和效率!



如劉詩雯控訴的被散養,除了主管教練肖戰的問題,還有一大堆問題。 比如:

(1 )主要對手伊藤美誠的情報資料從哪裡獲取?是否全面,高質量。

中國女乒是否有專業系統的情報機制?

(2 )是否有科研團隊和業務團隊協同針對伊藤美誠的全部情報資料進行專業系統的研究和分析,為劉詩雯(其他主力選手)根據現有技戰術體系和體能,心理現狀提供針對性的訓練方案。

中國女乒是否有專業系統的科研機制?

(3) 是否有執行團隊執行科研團隊的針對伊藤美誠的訓練方案,如安排陪練模仿伊藤美誠打法,試驗針對伊藤美誠的新技術,安排劉詩雯(其他主力選手)訓練!

中國女乒是否有專業系統的技戰術革新機制?

(4 )有無專門的保障團隊,如心理教練+體能教練+營養師+隊醫,為不同年齡,體質特點、肌肉類型、體能現狀,心理現狀的運動員提供全面生理和心理保障,協助和匯同主管教練根據大賽時間節點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和大賽管理。

中國女乒有無專業系統的運動員身體狀態保障機制?

(5 )有無中國女乒主教練領銜的科學系統的大賽管理制度和流程。

如:1)賽前集訓機制。

2)運動員競技狀態調整和保障機制。

3)大賽情報機制。

4) 大賽整體方案制定和執行機制。

5) 賽前準備機制(技戰術+心理+體能)

6)臨場指導機制

7) 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8)器材和賽前訓練等後勤保障!

9)賽事總結機制!



3 伊藤美誠過去2年多一直得到中國隊的重視和研究,她實力雄厚,把握戰機能力強,可以和中國隊任何一個選手抗衡。在一直受到中國隊重視的前提下,她依然有這樣高的勝率,並非偶然。

浮生君解讀:

一葉知秋!

劉國樑著重指出伊藤美誠的勝利是整個中國女乒既缺乏戰略警醒又缺乏戰術主動和戰術效率,盲目自信,錯誤研判形式的直接後果。 同時,伊藤美誠的勝利說明了日本女乒教練機制的科學和高效!

4 拋開技術不說,運動員本身的氣質,意志品質,向上的衝勁,並不比對手強。

浮生君解讀: 這說的中國女乒教練團隊在團隊文化建設,拼搏精神塑造,中國女乒隊員比賽意志的提升上的缺失。

5 中國隊更多地靠以前成功的經驗,日本更多地靠團隊和科技。

浮生君解讀:

乒乓球器材,戰術,日常訓練,大賽管理飛速變化的時代,乒乓球隊的管理作為競技體育是一項團隊協作的信息化,精細化的項目管理,依靠個人經驗,不善於整合共享資源,實施協同,不善於利用高新科技的管理效率的粗放管理模式已很難適應!

必須依靠團隊和科技!



浮生君評論:

不切實際的“扁平化管理”也是重要禍因,從全面統籌管理中國女乒的主教練到權限閹割模糊的教研組長,它削弱了中國女乒領軍大將的統籌權限。

“扁平化管理”也廢除了劉國樑時代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推行了一些紙上談兵的措施!

中國女乒的問題,李隼為首的中國女乒教練組難辭其咎,負執行責任!

劉國樑孔令輝也有責任,他們在任時對日本女乒憑藉先進的運營體系的崛起缺乏足夠的認識。




但現在,也許最重要的事是找出中國女乒現行教練機制的漏洞和問題,調整中國女乒的教練機制,從機制的底層去系統解決中國女乒的教練問題!

當今世界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世界是數據的,智能的。

依靠教練個人的經驗,單兵包攬的粗放訓練的時代已經過去!

時代呼喚既有深厚專業背景,又有科技化系統化的管理素養,同時具有戰略思維創新意識的複合型職業教練!

無論是乒乓球的教練工作還是整體運營都必然越來越職業化:團隊化,系統化,科技化,市場化。

正像日本乒乓球的嘗試!

正像職業體育網球,足球那樣!



教練難免有私心。帶的隊員裡,已成名的老隊員,成績再好也是別人培養出來的,自己接手的新隊員,要是冒出來,那就是教練的功績。所以,對新隊員投入的精力更多也不奇怪。尤其在劉胖不在期間,教練組更把培養新人放在首位,以此證明國乒離開誰都玩的轉。可誰想到,這個不懂球的劉胖子還能殺個回馬槍呢。所以,人生事事難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