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金的面積有多大?

黃炎之帝


錫金,中國古代稱為哲孟雄(Dremojong),現在是印度的一個邦,面積7096平方公里,人口約61萬。面積與中國上海市差不多,但在錫金最強盛時期的1700年左右,錫金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與中國北京市差不多。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是中國和印度邊境的一個交通要道,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洞朗事件

2017年6月18日,印度邊防軍,在中印邊界錫金段進入中國境內,阻撓中國在亞東縣洞朗地區的道路建設活動。

1890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其第一款規定:“藏、哲之界,以自布坦交界之支莫摯山起,至廓爾喀邊界止,分哲屬梯斯塔及近山南流諸小河,藏屬莫竹及近山北流諸小河,分水流之一帶山頂為界”(注:支莫摯山即今吉姆馬珍山)。

吉姆馬珍山屬於洞朗地區,也是中國、錫金、不丹的三方交界處。

洞朗事件與印佔藏南地區密切相關。

1962年,中國雖然暫時佔領了藏南地區,但很快就主動撤軍。主要原因之一是後勤困難。藏南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形嚴峻,沒有良好的道路系統,中方後勤保障非常困難。

而藏南靠近印度東部的阿薩姆邦,後勤方便。

但印度在藏南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西孟加拉邦的庫奇比哈爾走廊。此處是印度腹地通往阿薩姆邦和藏南地區的咽喉要地。是尼泊爾、不丹、孟加拉之間的一個狹窄陸地走廊,而印度阿薩姆邦地區沒有出海口。

在軍事戰略上,中國憑藉道路條件較優的亞東-錫金公路,可以快速南下切斷庫奇比哈爾走廊,使阿薩姆邦和藏南地區的印度軍隊陷入孤立。

錫金的古代

早在贊普吐蕃時代,錫金地區就是西藏的屬地。錫金最早的居民,藏緬語族的雷布查族就生活在這個地區,至今仍有13%的錫金人口是雷布查族。

到了13世紀,蒙古帝國入侵西藏時,西藏東部康區菩提亞族,逐步搬遷到錫金、不丹一帶,逐漸征服了土著雷布查族。至今仍有16%的錫金人口是菩提亞族,不丹的主體人口是菩提亞族。

菩提亞族和雷布查族均信奉藏傳佛教的寧瑪派(紅教)。

錫金王國

1642年,三名西藏的寧瑪派僧人,根據蓮花生的預言,推舉蓬楚格·納姆加爾(Phuntsog Namgyal)為法王,正式成立錫金王國,並在甘托克附近的諾爾佈崗舉行了登基儀式。

錫金王國是西藏的藩屬,錫金國王要取得達 賴喇嘛的封贈。

1700年,因為錫金內亂,不丹趁虛而入,很長時間錫金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不丹佔領。錫金國王逃亡拉薩。最後在西藏軍隊的支持下,錫金打敗了不丹,收復了大部分領土。

1788年,尼泊爾的廓爾喀王國入侵錫金,並攻佔其首都。錫金國王逃往西藏亞東,在春丕河谷避難。西藏將亞東這塊土地賜給丹增,作為采邑,但所有權仍然屬於中國。廓爾喀繼續入侵西藏,一直攻打到日喀則地區,最後被清朝擊敗,是乾隆的“十大武功”之一。廓爾喀向清朝稱藩屬進貢。但不丹軍隊卻在背後捅了錫金一刀子。錫金的東部被不丹佔據,西部被尼泊爾佔據,錫金面積縮水了近一半。

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向尼泊爾宣戰,史稱“廓爾喀戰爭”。尼泊爾的盟友有不丹、阿薩姆。英國人利用錫金與尼泊爾的矛盾,挑唆錫金加入東印度公司的聯盟作戰。

181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同錫金簽署了提塔利亞條約,歸還了許多錫金領土,但也是錫金淪為英國的半殖民地,內政外交受東印度公司指導。隨後錫金髮生內亂。

錫金淪為殖民地並被印度吞併

1835年,東印度公司騙買了錫金大吉嶺地區,並把大吉嶺建設為茶園和印度英國人的避暑勝地,英國人稱茶園僱傭錫金反叛的雷布查人,他們就不會去襲擊錫金。

1849年,大吉嶺掌管坎貝爾醫生和著名的植物學家約瑟夫·胡克爵士非法入境錫金與西藏邊境地區,被錫金關入監獄。1850年、1860年、1861年,英國人相繼入侵錫金。

1888年,第一次英藏戰爭爆發,清朝失敗,最後簽訂《中印會議藏印專條》,清政府承認錫金由英國保護。從此錫金淪為英國殖民地的土邦。

英國人招募尼泊爾人到錫金工作,導致今天錫金總人口的70%以上都是尼泊爾人。

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錫金國王。

1947年,印度獨立後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並鼓動錫金國大黨反對錫金國王。

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錫金軍隊,廢黜錫金國王。4月14日,錫金舉行了“全民投票”(錫金國大黨的尼泊爾人已佔人口多數),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2003年,中國承認錫金為印度的一個邦。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錫金,曾是靠近中國的最小藩屬國,面積只有7096平方公里,比我國廣州還要小一點。只是,如今的錫金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

1788年尼泊爾入侵錫金,攻佔至首都,錫金國王逃至中國西藏。乾隆先後兩次派兵幫助錫金,並越境追擊,一路追到了尼泊爾首都,逼至投降。

中國自古以來就對投靠的附屬國很照顧,不兼併,不干預內政,真正的大國風範,有中國的保護,錫金過得很安穩。但是英國人跑到了印度,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英國靠著強大武力在印度橫行,不斷擴張,稱霸南亞。英國不僅佔領了印度,還有錫金、尼泊爾、不丹和緬甸。1861年英國強迫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

錫金王只得再次向清朝求救,清朝自己還亂著呢,內裡慈禧正式上臺,外面太平天國運動正搞得熱鬧,沿海邊境也不清靜,有英法騷擾,還有俄羅斯吞佔北方邊境等等事宜,顧不上這位小兄弟。

等到皇帝換成光緒的時候,錫金被英國強佔吞掉。二戰時間,希特勒把英國打得透不過氣兒,無心再去管理錫金等殖民地,錫金這才得到獨立的機會。

沒想到的是,同樣剛擺脫英國束縛的印度,像塊大號牛皮糖盯著錫金不放了。想來是相中了錫金特殊的地理位置。錫金位於尼泊爾與不丹中間,北上是進入西藏的門戶,南下是孟加拉灣。

於是印度死皮賴臉的學著英國,強迫錫金簽約,1950年12月,宣稱錫金成為印度的保護國。

錫金不甘心就此受印度奴役,希望能廢除印錫條約,恢復錫金原有地位。印度見錫金不願臣服,1973年4月發兵全面接管錫金,強勢宣佈錫金成為印度的聯繫邦。

1975年2月,不服從印度的錫金國王被軟禁起來。1975年的4月,在印度監督下,錫金97.5%的人支持併入印度。被軟禁的錫金國王依然不服,1982年病逝於美國,繼任王儲旺楚克宣稱不承認印度在錫金的一切行為,卻無力改變什麼。

從此,錫金王國漸漸從各國地圖上消失,赫然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地圖帝


錫金王國,原本是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部的一個高原王國。歷史上的錫金稱作“哲孟雄”,是古吐蕃帝國的一部分,後來成為獨立大部落。

1975年,錫金被廢,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錫金概況

錫金的面積超過7000平方公里,歷史上的錫金前身哲孟雄面積要更大,只不過近代因為英國的入侵,錫金面積銳減

整個錫金的人口不過幾十萬,全境大部分都是高原山地,平均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就位於錫金與尼泊爾的邊境地區。因為地形與氣候原因,錫金降水量非常豐富,年降水量超過4000毫米。


經濟落後的高原之境

錫金面積不大,人口不多,雖然戰略地位重要卻交通不便,所以經濟發展水平並不高。錫金的經濟來源主要來自水電開發、森林與農業。

從獨立王國淪為印度一邦

原本的錫金王國,是臣服於西藏的部落王國。清朝時期,被尼泊爾入侵還受到了清帝國的保護。

隨著英國入侵殖民南亞次大陸,錫金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國。印巴分治後,好不容易擺脫英國的錫金又成為了印度的保護國

獨立後的印度,繼承了英國的“唯我獨尊”思想,曾經作為受害者的印度反而繼承了殖民思想。在印度的管制下,錫金進行了所謂的公投。當時的印度給錫金人兩個選擇:第一種選擇民主制度,第二種選擇君主制度。錫金人以為選擇第一種,錫金只不過是廢除君主制,沒想到成了印度的一個邦,徹底亡國



澹奕


錫金面積7096平方公里,人口607688人,人口密度85.6人/平方公里(2011年)。主要民族為尼泊爾族、錫金族、雷布查族等。通用印地語、錫金語和尼泊爾語,英語為官方語言。當地特產是麝香、鹿茸、天麻、貝母等。

錫金原為獨立的錫金王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錫金邦東面地理位置與不丹毗鄰,西面與尼泊爾接壤,北面與中國西藏交界,南面與印度西孟加拉邦鄰接。1975年4月,印度政府出動軍隊廢黜錫金國王,4月23日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把錫金變成印度的一個“邦”。第十三代國王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流亡美國,爭取主權多年無果,中國政府於2003年6月23日正式承認了錫金為印度的一個邦的既成事實。

當地特產


籃球之趣


對於錫金這個名字,相信大家不會陌生。

在2017年的中印洞朗對峙事件中,印軍就是從中印邊界的錫金段進入中國一側的。

在中國2005年以前出版的課本和地圖上,錫金一直是我們的15個鄰國之一。

作為我們曾經的鄰國, 錫金的位置較為特殊,它處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東面與不丹相鄰,西面同尼珀爾相連,北面跟中國西藏交界,南面與印度西孟加拉邦接壤。

是中國和印度邊界的一個交通要道。因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因而也註定了它的與眾不同。

一、古時的中國藩屬。

早在贊普吐蕃時代,錫金就是吐蕃(西藏)的屬地,被中原人稱為哲孟雄。到了公元九世紀,哲孟雄成了一個獨立的部落,但境內的寺院仍然隸屬吐蕃的各大寺。

1642年錫金的第一任國王蓬楚格·納姆伽爾登基,建立了世襲君主制的錫金王國,相傳他的曾祖父就曾是西藏的貴族。明清時期,錫金王國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

在錫金王國最強盛時期,面積約有1.5萬平方公里,但在十八世紀,尼泊爾和不丹的多次侵佔,錫金的面積縮小了一半。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兩次出兵相助,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後一件就是對尼泊爾用兵,並使這一地區成為清朝的藩屬。

二、英國的殖民地。

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入侵錫金,之後英國通過手段迫使錫金簽訂條約。

1850、1860和1861年,英軍相繼入侵,把錫金置於英國控制之下,1887年英軍強佔錫金。那時的大清國在鴉片戰爭後,國力衰退,自顧不暇,也就無力顧及錫金了。

1888年英國又出兵西藏,清朝失敗後,於1890年在加爾各答簽訂了《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承認錫金由英國保護,錫金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

三、被印度吞併。

隨著英國在東亞殖民勢力的削弱,1918年,英國放棄了對錫金的控制,將主權移交給錫金國王塔希·納姆伽爾,但錫金並未獲得獨立。

1947年,獨立以後的印度以保護為名,脅迫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並派駐專員“監管”錫金政府。

1950年12月又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派兵掌控錫金的全部權力,架空王室。

印度還不滿足於此,1975年4月,印度政府出動軍隊廢黜錫金國王,之後議會通過決議把錫金併入印度,成立了錫金邦。

第十三代錫金國王旺楚克·納姆伽爾流亡美國,錫金無力復國。

2003年6月23日,中國政府最後一個正式承認錫金為印度一個邦的既成事實.

錫金王國從此不復存在。

從2005年以後中國出版的地圖上不再把錫金表示為主權國家。現在,錫金是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最偏遠、最小的一個邦,面積為7096平方公里,人口約61萬。

單從面積看,錫金不大,甚至可用“彈丸之地”來形容,而且大多為山區,平地少,海拔差別大,從兩百多米到八千多米不等,但它卻是個戰略要塞,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此外,作為曾經的“山頂國家”,錫金的環境也是極其優美的。

有皚皚雪山,有高山草原和高原湖泊,動植物種類相當豐富,經濟以農業、旅遊為主。

錫金王國曆經333年的風雨,直至最後被吞併,令人唏噓,也讓世人從中獲得一些感悟。有國才有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有書博物館


錫金在喜脈山的南麓,和中國西藏,尼泊爾,不丹接壤,曾經是一個世襲的君主國,但是在1975年被印度吞併,03年我國也承認了對錫金的主權,錫金面積不大,只有7096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60萬,即便現在併入到印度,也是印度人口最少的邦。

其實錫金這塊土地,在古代大約七世紀到十九世紀,這期間的一千兩百多年時間其實一直都是西藏的領地,在古代這裡被稱為哲孟雄,後來西尼泊爾人和西藏人開始移居到這裡。到了17世紀才錫金才成立了第一個王國,到了18世紀錫金多次和尼泊爾和不丹的侵犯,19世紀中葉被英軍所佔。英軍佔領了錫金後,開始大量鼓勵尼泊爾人遷入。1918年還政錫金國王。

之後英國開始撤出了亞洲,但是錫金卻沒能借此機會獨立,仍然受制於印度雖然1947年,簽訂了維持現狀條約,但是印度仍然對錫金虎視眈眈,之後錫金爆發了反印活動,印度在1973年駐軍甘托克接管了錫金政權,在這過程中開始削弱了錫金國王的權力,開始逐漸同化錫金。1975年4月14日錫金全民投票,半數人同意併入印度。


玄坤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是印度的邦,面積7096平方公里,海拔超過1500米,人口約60.7688萬人,居民信奉婆羅門教和佛教,錫金曾經是一個王國,1975年在印度的操縱下,錫金舉行全民投票,廢除錫金王國,加入印度,第12代國王佩登東杜南嘉流亡美國。


天山折梅腿


1975年,在印度的主導下,錫金舉行全民投票,廢除錫金王國,並且加入印度,成為印度錫金邦。印度完成了對錫金的吞併!

錫金國土面積約7096平方公里,人口60餘萬,是印度人口最少的邦。

中國古籍中,錫金名為哲孟雄。錫金從7世紀到1890年的1200多年屬於西藏的領地。

18世紀期間,錫金多次受到尼泊爾和不丹的侵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後一件就是對尼泊爾用兵,使這一地區成為中國的藩屬。

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侵入錫金。

1887年,英國強佔錫金。並在這一時期,覬覦中國西藏。

1918年,英國殖民者把政權交還給錫金國王。

1947年到1950年,印度逐步把錫金變成了自己的保護國。

1973年4月印度對錫金實行軍事佔領。

印度政府吞併錫金後為了防止它再次獨立,每年都撥一筆補助款項給錫金,以拉攏錫金。

而今,大部分錫金人早已認同印度對錫金的主權。


風車車看天下


錫金(原稱哲孟雄),現在是印度的一個邦。面積7710平方公里,人口60餘萬。歷史上的錫金和現在的尼泊爾、不丹一樣原先都是大清國的藩屬國,只不過尼泊爾和不丹作為獨立國家完整地保存下來,而錫金已經在1975年被強行劃入印度版圖,成為印度在中印邊境地區一個最偏遠的小邦。

歷史上,大清國像尼泊爾、不丹、錫金這樣的藩屬國很多。錫金還叫哲孟雄的時候,就一直受到大清國這個老大哥的多方照顧。錫金是大清國最小的藩屬國。乾隆爺當政的時候,英國勢力逐漸開始在亞洲滲透,1788年,錫金國的鄰居尼泊爾在英國的支持下發動了侵略戰爭,對錫金實現了軍事佔領。勢單力孤的錫金國國王被迫帶領隨從流亡到了西藏,早已經對英國心懷不滿的乾隆皇帝派兵攻打侵略錫金並趁機佔領西藏一部分土地的尼泊爾,重壓之下,小國尼泊爾被迫投降。錫金得以作為獨立國家得到保全。

處於康乾盛世時期的大清國國富民豐,廣有四海。乾隆皇帝對所有的藩屬國都施以仁治和德政,不僅在軍事上保護他們,而且對他們的稱臣納貢也是象徵性地收取。儘管英國的勢力已經滲透到喜馬拉雅山脈,大清國仍然保持著對這一地區的實際控制。

英國在尼泊爾侵佔錫金的過程中發現了尼泊爾的弱點,後來趁著鴉片戰爭以後大清國國力衰退自顧不暇之機,藉機侵佔了尼泊爾、不丹和錫金,打開了通過中國西藏的通道。1861年錫金再次被吞併後與英國簽訂了託管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控制之下。然而,再次面對錫金國王的求助,正忙於同太平天國決戰的大清國已經再也沒有能力出兵作戰了。

不過後來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在英國佔領錫金50多年以後,隨著英國在東方殖民勢力的削弱,英國自行放棄了對錫金的控制。1918年,英國將主權移交給了錫金國王塔希·納姆迦爾,錫金國重新成為主權國家。

1975年5月16日,錫金王國第12任卻嘉頓珠南嘉(左二)被廢黜

英國勢力退出亞洲之後,隨之獨立的印度開始了對錫金的實際控制。通過鼓動錫金國內的反對派勢力等一系列高壓手段,1950年,印度強迫錫金簽訂了《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印度控制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大權。

1975年,在錫金國內的“親印派”支持下印度廢黜了錫金國王、解散了國民衛隊,4月14日,又強行在錫金舉行非法操控的錫金“全民投票”決定錫金的未來。隨後印度議會通過表決將錫金強行併入印度,成立了“錫金邦”。

2003年以後,建國333年的錫金王國徹底從世界各國地圖上消失了。

歷史有故事,我來告訴你。我是今日頭條作者徒步說史,感謝您的閱讀。原創不易,敬請關注。


徒步說史


錫金,中國古稱“哲孟雄”,,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與中國西藏、不丹和尼泊爾接壤,地勢北高南低,全境海拔幾乎都在1500米以上。南部為肥沃的谷地,北部為山區。人口約60萬,多信奉婆羅門教和佛教。錫金面積約7096平方公里,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