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這場戰役的損失慘重,迫使美國最後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

1945年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結束,雖然日本方面死守硫磺島,倒是美軍最終還是將其擊破,這場戰役之後,日本本土就像赤身裸體一樣暴露在了美軍的面前。美國的下一步非常明確,就是進軍日本本土。美國軍隊就開始進攻沖繩,而當時日美兩軍就在沖繩上面展開了激戰,這也是電影《血戰鋼鋸嶺》的背景。

二戰中這場戰役的損失慘重,迫使美國最後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

電影《血戰鋼鋸嶺》

美國當時為了進攻沖繩,調集了10餘萬大軍,包括美軍最精銳的海軍陸戰隊中的三個師:陸戰一師、陸戰二師、陸戰三師全上,陸軍的24軍下轄77師、96師等等,這些都是經過太平洋戰場洗禮的最有經驗的部隊。幾乎整個太平洋艦隊全部壓向日本,盟軍在沖繩島參戰的艦艇超過1,300艘,包括40艘航空母艦、18艘戰艦及超過200艘驅逐艦,美國海軍在此戰役承擔之部分遠超過戰爭中之其他戰役。每天像沖繩島發射的彈藥可能比島都要沉,島的表明已經變成了和月球表面一樣,充滿了各種彈藥坑。美軍以為在這樣的炮火洗禮之下,沖繩已經不可能有任何的反擊力量,結果一登陸遭到了日軍的瘋狂反撲。meijundenglu

二戰中這場戰役的損失慘重,迫使美國最後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

美軍登陸沖繩

這是因為日軍更改了自己的戰術,原來的不讓敵人上陸,把敵人消滅在海岸灘頭。結果日本人發現這麼打下去不行,因為美軍在火力支援方面碾壓日軍,這麼反而暴露了自己。所以日本把戰術改成了誘敵深入,把美軍引誘到陸地上。所以在《血戰鋼鋸嶺》中,很多人詬病為什麼日軍不把當時美軍往上怕的網子給割斷,其實這是日軍的戰術,就是讓美軍爬上來之後再展開戰鬥。真實的戰爭中這個鋼索也是存在的。

二戰中這場戰役的損失慘重,迫使美國最後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

沖繩戰役中爬山用的鋼索

日本在沖繩島留下了11萬的守軍,但是他們最精銳的部隊在沖繩島戰役之前被調走了,他們誤判了戰爭的形式,認為美軍和蘇軍會聯合一起在日本北面登陸。所以失去了主力部隊的沖繩日軍只好在島上招募了很多中學生,甚至女生都要學習護士技能參加戰鬥。這樣導致沖繩人就覺得自己很悲情,之前的沖繩也不屬於日本,兩國打仗還要拉上自己,這也是沖繩在日本一直鬧獨立的原因之一。

二戰中這場戰役的損失慘重,迫使美國最後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

被神風特工隊襲擊的美國軍艦

在硫磺島戰役之前,日軍經常發動自殺式的“萬歲”衝鋒,這種戰法導致傷亡巨大,美軍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殲滅那些端著刺刀衝鋒的日本部隊,後來沒辦法,天皇下令禁止了這種愚蠢的衝鋒行為,每個士兵不殺夠3個美國人就沒有資格進靖國神社,所以電影中投降的日本兵也是手裡攥好了手榴彈,準備和美軍同歸於盡。

走投無路的日本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訓練和尚、家庭婦女這種人準備上戰場了,而她們的裝備只是竹矛,而她們要對付的是航空母艦、戰列艦、B29重轟炸機和M4坦克。很多步履蹣跚的老武士穿上了戰國時代的鎧甲,掛上祖傳的寶刀,準備和美國人一決雌雄。所以在沖繩島戰役中,是美國人打的最艱苦卓絕的一場戰役,陸戰一師上去之後2個團不用一會兒就被打殘了,這樣一個師一個師的往山上運,甚至從歐洲戰場開始往太平洋調兵遣將。美股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受到了損失太大了,而且第一次在沖繩島這種戰役的級別中建立了第十集團軍來指揮戰鬥。指揮官巴克納將軍已經60多歲了,結果他在沖繩打掃戰場時,被日軍藏在山洞裡的獨炮擊中陣亡。成為了美軍二戰時期陣亡在戰場上級別最高的將領。

二戰中這場戰役的損失慘重,迫使美國最後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

之後接任他的就是蔣介石之前的參謀長,史迪威中將。歷史有時候就是能在這種不經意間連上。史迪威就是緬甸遠征軍時期孫立人將軍的上司。而且在沖繩島戰役中傾盡全力的美軍,同時日軍也是傾盡全力,在沖繩島戰役中“神風特攻隊”的使用達到了極致。很多特工隊員只學習了7個小時的駕駛飛機,連降落都沒必要學習了,因為上飛機那一刻起就註定這是一條不歸路。每架飛機帶500公斤烈性炸藥或者炸彈去撞,口號就是一機換一艦!撞傷了美國軍艦30多艘,但是真正撞沉的卻沒有幾艘。

二戰中這場戰役的損失慘重,迫使美國最後在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

日本投降時美國的報紙

  1. 所以日軍這種自殺式的戰法導致了美國在沖繩島戰役中死掉了8000多人,這也直接導致了美國決定使用了剛研製成功的“原子彈”。這樣才能減少他們的損失,果不其然,“小男孩”和“胖子”在廣島和長崎引爆之後,日本在6天后終於宣佈了無條件投降,徹底結束了太平洋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