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調查組本月底將解散,四年來已有多位乘客家屬患病去世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陳浩洲 北京報道

北京今天(11月14日)大霧瀰漫,空氣質量等級屬於重度汙染,北京東北角的一處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裡,馬航事件的家屬們都低沉著臉。

這是馬航事件發生以來的第41次家屬見面會,見面會原定於8月17日召開,不過因為各種原因推遲到了今天。這個活動中心正位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旁,記者在會場裡還時常聽到窗外飛機飛過的轟隆聲。

見面會四年來總共推遲了十多次

今天到場的家屬很多都是來自外地,由於大霧導致高速封路,上午還有不少家屬堵在了路上,沒來得及趕到。記者注意到,接近中午12點,還有家屬陸續趕到會場。

馬航調查組本月底將解散,四年來已有多位乘客家屬患病去世

見面會現場位於北京一處黨群服務中心

姜輝的母親是四年前那趟航班上的乘客,作為家屬代表,姜輝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見面會推遲的情況此前經常出現。當初是中馬兩國及家屬三方商定,每個月召開家屬見面會,定期通報調查進度,不過馬方並沒有履行約定,四年多來見面會總共推遲了十多次。

記者在見面會現場看到,今天前來的家屬約40名,幾乎全是老年人。坐在主席臺上的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代表福瓦(音)、一位翻譯以及來自上海的兩名律師。和福瓦一同前來還有三名同事,其中一人也坐在主席臺上,不過一直保持著沉默。和往常一樣,調查組方面仍沒有派人前來,家屬們分散地坐在會場裡,與馬航代表進行拉鋸式的溝通。

馬航調查組本月底將解散,四年來已有多位乘客家屬患病去世

一名家屬午間用泡麵充飢

這場戰鬥從上午9:30開始,直到下午接近5點才宣告結束,午間休息了不到1個小時。家屬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這種場面,不少家屬帶來了泡麵,午餐就用泡麵解決。

為了這場見面會,一位慄姓大叔從鄰省河北趕來,“我是個農民,家住在邯鄲的一個山溝裡,昨天中午從家裡出發,趕到市裡坐火車,由於火車晚點,今天早晨六點才到北京。”

慄大叔告訴記者,自己今年61歲,兒子四年多前是MH370航班上的乘客,兒子出事後家裡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記者瞭解到,當地政府今年第二季度為他們辦理了低保,夫妻倆現在每人每月可以領到100多元的救助金。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注意到,慄大叔的微信暱稱叫“逢凶化吉”,朋友圈裡所發佈的也大多是關於馬航MH370的消息。

第41次家屬見面會聚焦三個議題

記者從會場獲悉,今天的會議,議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派家屬代表團赴馬來西亞與當局溝通、心理援助的後續以及賠償報銷問題。

馬航代表福瓦提出,派15名家屬代表到馬來西亞,同馬來西亞政府進行對話,家屬們在會議現場遞交了代表名單。對於派出家屬代表團,家屬代表姜輝,表示這個議題已經商談多次,不過直到現在仍沒有實質性進展。

關於代表們出發的時間,福瓦向在場家屬表示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12月在馬來西亞是個繁忙的月份,很多公務員都會在年底休年假,希望2019年1月能初敲定會談的時間。”記者注意到,對於福瓦的這一說法,在場的家屬普遍持悲觀態度。

馬航調查組本月底將解散,四年來已有多位乘客家屬患病去世

家屬情緒激動被家屬代表勸下

關於心理諮詢服務,姜輝告訴記者,馬航方面的心理援助僅持續了一年時間,現在早已中斷,當初大家對心理醫生比較認可,也希望他們能繼續為家屬工作,不過他們的希望沒能如願。有家屬在會場稱,現在的溝通又回到了兩年多前的起點,“我不相信中國沒有(心理醫生)能接替他們的工作。”

對此,福瓦表示遇到了很多困難,此前兩次接洽的心理諮詢師都無法提供可以滿足家屬迫切需要的心理諮詢服務,他建議家屬自己前往附近的公立醫院尋求心理諮詢服務,然後保留相應的憑據在之後的索賠中提出。

這是MH370失事以來的第41次見面會,從會場情況來看,大家都有些倦怠。拖延、推諉這是大家最大的不滿,有家屬告訴記者,大家大老遠從外地趕過來開會,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回家歇半個月才能緩過來”。

調查組月底解散引家屬不滿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從會場獲悉,馬航MH370調查組將於本月底解散,這一舉動引起了眾多家屬的不滿。

有家屬告訴記者,一位乘客的母親一直以為自己患了心理疾病,但最近去醫院被診斷為癌症中晚期,這位家屬一週前來到了北京,希望見到調查組負責人,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決不放棄。不過馬航代表福瓦稱,由於臨時會議衝突,馬航MH370調查組負責人郭師傳今天無法來到現場。

郭師傳的缺席令大家很失望,馬航代表福瓦稱,馬航調查組將於本月底解散,調查工作將移交給馬來西亞航空器事故調查局(AAIB)。“調查組解散了,我對如何進行公開公正的調查表示懷疑,如果他(郭師傳)這樣做,這將是他一生事業中的汙點。”姜輝在會場咆哮。

馬航調查組本月底將解散,四年來已有多位乘客家屬患病去世

家屬見面會現場

馬航代表福瓦今天在家屬見面會上表示,由於MH370的調查報告已經完成和發佈調查組的任務已經結束,調查團隊將在11月30日解散,MH370後續的調查工作將移交給英國航空器事故調查局(AAIB),該調查局將接管調查團隊解散之後的所有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AAIB是世界上第一個航空事故調查機構,隸屬於英國交通部,總部位於英國漢普郡,此前曾經調查過包括洛克比空難在內的多起航空事故和災難。馬航MH370在南印度洋中心位置墜毀的消息,正是這家機構調查和發佈的。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獲悉,中馬兩國及家屬三方商定,每月舉行一次家屬見面會。不過在今天的會場上,馬航代表福瓦表示,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將見面會計劃減少為每兩個月一次,並於本週一(11月12日)知會了位於吉隆坡的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大使館目前還沒有回應。

有家屬對於延長表示不滿,“見面會延長不能單方決定!”姜輝在會場上表示,“今天是我感覺最差的一次,這是你們勝利的大逃亡,調查組要解散了,心理援助沒有了,家屬見面會要延長為兩月一次……”在和現場的同伴溝通時,姜輝表示要建一個網站,把MH370的相關資料蒐集起來,“不要以為事情已經過去,我們要讓大家知道這件事並沒有結束。”

已有多位乘客家屬患病去世

據事故調查組的公開通報,MH370航班上總共運載了239人,其中中國大陸乘客有154人(包括一名嬰兒)。四年多前的這起航空事故,將100多個陌生的中國家庭彙集到了一起。

離開的不僅僅是那些“消失”在茫茫大海上的乘客,還有牽掛他們的親人。據鳳凰網2014年3月報道,馬來西亞政府宣佈MH370失事3小時後,一名中國乘客父親猝死家中。死者享年60歲,其次子為失蹤班機上的一名乘客。

姜輝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在這四年多時間裡,馬航MH370乘客的親屬也有人患上抑鬱症,還有患癌去世的,“這幾年裡,已經有四五個人去世了。”

乘客家屬李連英說,她認識一位叫張麗霞的單身母親,今年50多歲,一米七的人現在體重不到100斤。記者瞭解到,張麗霞失去了女兒,這個孩子從英國留學歸來後在一家國企工作,“我們昨天還見過面,坐著聊了一會兒她就堅持不住了,今天沒來這裡”。

李連英還告訴了記者另一個案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一對夫妻,兒子在美國一家公司工作,也是MH370航班的乘客,母親在這場事故前患過乳腺癌,不過已經治癒。MH370失事後,這位母親的病情復發,癌細胞已經轉移到了腦部,一隻眼睛已經沒有了光感,她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臨死前能看一眼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