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1948年4月1日,經過數月的海上顛簸,趙無極抵達了藝術之都巴黎。對於一個初到法國的東方人,想要快速融入西方現代繪畫的主流並非易事,在競爭激烈的巴黎畫壇,他是否能探索出自己的獨立風格顯得十分重要。

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1948年家人送趙無極赴法,攝於黃浦江碼頭

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趙無極與謝景蘭在前往法國的船上

具象時期的探索

1948年,趙無極尚處於“具象時期”,留存至今的該年作品極少。從僅有的少數幾幅中,不難發現彼時畫家並未完全放棄“形”的表現,但已開始明確表達對“定點透視”的疏離,主觀上避免呈現精準的空間和體積,而開始探索平面化的圖繪方式,《無題(鳥)》(拍品編號631)即創作於這一年。作品純粹以線條勾勒鳥、蝴蝶和樹的形體,彷彿迴歸到最純粹的原始藝術,畫面內容簡單而富有童真,振翅欲飛的小鳥在樹叢中與蝴蝶相互呼應,畫風天真爛漫,卻又讓人聯想到中國古代甲骨、青銅器上的形象,趙無極深入骨髓的東方特質欲蓋彌彰。

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Lot.631 趙無極 《無題(鳥)》 1948年 布面油畫 25×31cm

備註:此作將收錄於由梵思娃·馬凱及揚·亨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

趙無極同時期畫作的色調大多像中國古代青銅器上的鏽跡,也像風化侵蝕後的敦煌壁畫,斑斕、古雅。對比之下,拍品中的粉、藍色調尤為特別,這種浪漫而甜美的配色極少出現在趙無極的繪畫中,畫家當時輕鬆愉悅的創作心情躍然於畫布之上。

成名版畫的母體

趙無極似乎格外喜愛這件《無題(鳥)》,以至於在後來的一組版畫中將它重現。1949年初,趙無極進入愛德蒙德汝貝爾(Edmond Desjobert)的石版畫工作室學習,在老師的鼓勵下,他根據之前的作品創作了八幅版畫,《無題(鳥)》就是其中一幅版畫的母本。

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Lot.632 趙無極 《無題(鳥)》 石版畫 23×28cm

出版:(以下出版均屬不同版數)

《趙無極版畫集 1937-1995》,Edition Heede&Moestrup,哥本哈根,1994年,第42頁

《趙無極作品集 1935-2008》,FLAMMARION,巴黎,2009年,第67頁

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趙無極與亨利·米修:《趙無極八幅石版畫欣賞》

法國著名詩人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在看過這組作品後被深深吸引,主動為其配詩八首,二人詩畫合璧的專輯《趙無極八幅石版畫欣賞》(Lecture par Henri Michaux de huit lithographies de ZAO Wou-Ki)於1950年出版,收到極大反響,趙無極與亨利·米修自此結下深厚的友誼。

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趙無極與亨利·米修

本場《無題(鳥)》油畫、版畫(拍品編號632)雙雙現身,完美展現了趙無極早年對不同藝術領域的探索,實屬難得。

1970年代,趙無極重拾中國畫,對墨、水性顏料、筆和紙張應用有了更深的感悟,這一時期的創作節奏分明、輕重起落、明暗有致。本幅作品以藍、黑為基礎色調,層層暈染之下衍生出豐富的色彩變化,蘊含中國畫特有的氣韻,富有空靈的詩意和無限生氣。

誠軒18春·現當代藝術:趙無極的藝術歷程

Lot.633 趙無極 《無題》 1975年 紙本水彩 29.7×21.4cm

備註:此作將收錄於由梵思娃·馬凱及揚·亨德根正籌備編纂的《趙無極作品編年集》。

本幅拍品繪於趙無極個展“ZAO WOU-KI 1971-1975”畫冊首頁。應專為收藏家Joaquim Gomis 夫婦而作。

Joaquim Gomis(1902-1991)西班牙著名企業家、攝影師、藝術贊助人。1920年代,Gomis即憑藉以高迪的建築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在歐洲藝壇名聲大噪,與當年諸多新興藝術家亦師亦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