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房價寒氣襲人,嘉興投機情緒消退,“環杭”樓市露出真面目?

不知道誰發明出了“新一線城市”這個概念,在京滬深和二線城市之間,又多了一道門檻。

毫無疑問,在諸多新一線候選城市之中,成都和杭州的關注度最高,今年這兩個地方的樓市也最火爆,排隊搶房、驗資、房價倒掛已成為常態。不過,比起省內高首位度的成都,杭州因為處在長三角的原因,跟周邊城市聯繫更緊密。

由此,也產生了“環杭”這個概念,湖州、嘉興就是典型。與環滬、環京這些城市圈不同的是,環杭樓市的崛起,也僅僅是最近一兩年的光景。

時間短、漲幅大、投機情緒盛行,是湖州與嘉興房價的主要特點。

湖州房價寒氣襲人,嘉興投機情緒消退,“環杭”樓市露出真面目?

湖州德清縣,因為距離上更靠近杭州,1.5萬的均價比吳興區還要高。而安吉縣、長興縣、吳興區目前均價全都在萬元以上。

嘉興中心城區均價達1.4萬,桐鄉房價已經漲至1.5萬,海寧均價也早早的漲破了萬元大關。

不過,站在初冬時節的開端,我們透過種種跡象不難發現,“環杭”樓市似乎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

先看湖州,數據顯示,7月份湖州二手房簽約941,環比跌幅近50%,在成交量“腰斬”後,8月、9月、10月的成交連續出現下跌,截止10月底,簽約量更是創出了400多套的新低,比起5月份動輒近2000套的巔峰,可謂是“寒氣襲人”。

事實上,不止是二手房遇冷,在剛剛過去的“金九銀十”,湖州新房市場的價格戰已悄然打響,據媒體報道,仁皇山分區、西南分區、老城區等多個樓盤開啟降價模式,低首付、精裝改毛坯、超低起價等促銷方式花樣百出。

湖州房價寒氣襲人,嘉興投機情緒消退,“環杭”樓市露出真面目?

如果說湖州樓市散發除了陣陣寒意,讓我們開始警惕的話,那嘉興樓市的理性迴歸,更能說明問題。

嘉興距離蘇州、上海、杭州的優越區位,決定了這個城市的房價,必然會受到炒房客的推波助瀾。事實也是如此,如果沒有來自外地的投機客,那經濟總量和常住人口將是嘉興樓市最大的軟肋,單看桐鄉、海寧與市區的房價分化,多中心式的發展格局,嘉興房價的漲勢很難持續。

經濟觀察報記者近期曾實地探訪嘉興樓市,當地某房企中層透露,以往嘉興樓市上漲的最大推手:外地炒房客,如今已經很難再見到。這就意味著,嘉興樓市目前的需求,以本地剛需和置換為主。

湖州房價寒氣襲人,嘉興投機情緒消退,“環杭”樓市露出真面目?

投機情緒已經大大消退,再疊加今年幾次土地流拍的影響,嘉興房價似乎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

“環杭”樓市崛起的速度確實令人瞠目,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的數據,環杭湖州、嘉興兩市房價大漲所用的時間,不過兩年而已。

但大都市圈樓市的健康與否,絕不是由外在的房價所決定的,人口流入、城市建設配套、未來發展預期、經濟聯繫是否緊密都有影響。從這個角度上看,現在環杭概念及早的“露出真面目”,反而對嘉興、湖州當地樓市更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