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中秋節,又稱八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人們在這一天舉家團聚,一起吃著月餅,一起談古論今,觀天賞月。

月餅是中秋節必備的食物,而作為糖友們想吃卻不敢吃,如果在中秋節不能吃月餅,不僅是口腹遺憾,過節也少了那麼一點節日的氣氛。

那麼,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糖友們在中秋時要如何吃月餅,既圓了過節的心願又不至於血糖升高?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糖友選月餅要注意兩點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1. 配料表和營養成分

月餅的外包裝上都會清楚地標明配料表和營養成分,我們可以根據這兩項選擇適合我們的月餅。比如雙黃、蓮蓉等餡料月餅脂肪和糖份極高;五仁、豆沙等餡料月餅膽固醇低但

糖份高。市面上大多月餅製作過程都會添加動物油脂、糖等,脂肪與含糖量都很高,過量食用,會使血糖迅速升高。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所以糖友在選擇月餅時,要先看清配料及成分,選擇熱量、脂肪、糖份降低的品種,可以選擇能量較低的水果、蔬菜餡料的月餅。

2.少量多樣,以品嚐為主

糖友們在吃月餅時,要儘量少吃,以品嚐為主,將月餅切成小塊,與家人們一同分享,這樣既能吃到不同種類餡料的月餅,也能盡享中秋氛圍。在吃月餅的同時,必須要減少米飯及油脂的攝入。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糖友吃月餅的4點禁忌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1.不與粥相配

糖友們在吃月餅的時候,不要與粥同食,同是碳水化合物會加快血糖上升速度。

2.不宜吃陳月餅

月餅吃鮮莫吃陳,因為月餅含脂肪較多,存放過久,容易變質。月餅最好隨買隨吃。

3.無糖月餅也不宜多吃

無糖月餅雖然沒有加入蔗糖,但是某些餡料本身就含有大量糖份、脂肪等,所以也不可以隨便多吃。

4.冰皮月餅要慎吃

晶瑩剔透的冰皮月餅,讓人看著就非常有食慾,但是用糯米做的表皮,確是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且不易消化,雖口感好,但是升糖快,對胃也不好,最好少吃。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糖友們可以用以下這張圖來比對,自己可以吃月餅的量。


中秋“月餅攻略”讓糖友放心吃


吉源生物提示您:中秋佳節,團圓美滿,糖友們適當少吃月餅,與家人們一起感受節日氣氛,控制好血糖,樂享幸福生活。目前應用雙基因修飾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技術是最有希望治癒及最前沿的生物技術,相信未來幹細胞的應用將使糖尿病的治癒不在是夢想。

月餅分類

廣式月餅:皮薄、鬆軟、香甜、餡足

蘇式月餅:鬆脆、香酥、層酥相疊,重油而不膩,甜鹹適口。

京式月餅:外形精美,皮薄酥軟,層次分明,風味誘人。

潮式月餅:重油重糖,口感柔軟。

滇式月餅:皮酥餡美,甜鹹適中,色澤澄黃,油而不膩 。

徽式月餅:小巧玲瓏,潔白如玉,皮酥餡飽。

衢式:酥香可口,芝麻當家。

秦式月餅:

冰糖、板油出頭、皮酥餡甘,甜而不膩。

晉式月餅:甜香,醇和。形式古樸,口味醇厚、酥綿爽口,甜而不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