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體重不到50斤,書包卻有16斤,年年說減負何時才是頭?

10月17日,一則關於“家長該不該給孩子背書包”的消息上了熱搜,深圳一學校門口,一名校長放學送學生出門時,堅持把家長幫孩子背的書包取下,讓孩子自己背,引發熱議。校辦工作人員說,這是校長的一種教育理念,希望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體重不到50斤,書包卻有16斤,年年說減負何時才是頭?

消息一出,網友們留言表態,統一覺得校長的理念是對的,但不結合實際,現在的小朋友書包重的成人壓著都累。

孩子體重不到50斤,書包卻有16斤,年年說減負何時才是頭?

既然網友們都說書包重,那麼普通小學生的書包到底有多重呢?好學家找到了之前廈門某媒體調查過的數據顯示,小學生書包裡主要是各科教科書和相應練習冊,各科試卷,還有一些課外書籍。另外如水杯、文具盒等也是必備物品,平均書包重量都超過了10斤以上。

孩子體重不到50斤,書包卻有16斤,年年說減負何時才是頭?

為什麼書包會這麼重呢?

我們來看看書包中都有什麼吧,裡面的書有:語文書、語文課堂作業本、數學書、數學課堂作業本、小學語文讀本、中華經典誦讀、品德與生活、讀寫新思維、生命與安全、寫字、天天練、綜合實踐活動、心理健康、人自然社會、生字卡片、中國夢(音樂)、國學樂歌等。另外,還有文具盒、卷筆刀、水杯、校服、零食等。

之所以會背這麼多的東西原因有四點,第一,學生不願每天查看課表整理書包,又怕老師當天的突然抽查和調課,所以能多帶就多帶。第二,家長擔心孩子正在長身體畢竟孩子每天活潑好動,運動量大擔心他們餓著,所以包裡會準備牛奶、麵包、零食,這也就增加了重量。第三,家長為孩子準備的學習工具材質都是鋼製品,也增加了額外的重量。第四,孩子放了學後要去到培訓機構上課,相應的書冊也需要帶著。

孩子體重不到50斤,書包卻有16斤,年年說減負何時才是頭?

書包過重會引起什麼呢?

現在一臺筆記本電腦的重量都不到5斤,而小學生每天背的書包就相當於負重了三臺電腦,可見他們的壓力有多大。據人民網報道,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如果學生有骨質疏鬆的話,一旦書包重量超過體重的10%,就很容易引起學生脊柱側彎。負重20分鐘,可壓縮脊柱6至8毫米。同時,嚴重的話會導致脊柱側彎,破壞形體的正常曲線,對肺部的發育也會有影響。

書包如何減負?

第一:家長將水杯、文具等學習用品換成材質輕便的。

第二:減少書包裡的零食,如果擔心孩子餓的話可以跟小賣鋪的工作人員打好招呼,孩子買零食的時候,自己通過線上支付的方式把錢結了,這樣不用擔心孩子餓著又或者直接給錢孩子亂花了。

第三:學校應該按照課表來上課,出現臨時變動也應該提前在家長群裡通知,減少孩子帶當天不需要的課本、練習冊等。

第四:培訓機構的教育不應該是應試教育,而是培養學生選擇性學習需求、培育發展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是要起到積極作用,留作業只是為輔,更多的是能夠在課堂內直接完成,所以書籍都應該直接留在培訓機構。

最後,好學家作為一個關注教育、服務教育的平臺,有一些話想說,我們每年都說孩子的學習任務重,要為其減負,減負喊了那麼多年,可現實是學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一個沉重的書包就是最直接例子。這個沉重的書包,是學校、老師、家長、社會、補習班合力的結果。如果我們的教育觀、人才觀、價值觀不轉變,他們的書包只會越來越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