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軟件亂象橫生,娛樂、遊戲、低俗內容充斥,家長如何放心!

近日,家住重慶渝北寶聖湖街道的林女士向華龍網反映,說自己的兒子佳佳上小學三年級,每天都需要用一款名叫“一起小學學生”APP輔助學習,之前她以為兒子就是在APP上認真的完成作業。直到最近發現兒子花在APP上的時間增多學習效率變慢,甚至學習成績還下降了後,林女士打開APP一看,氣的恨不得摔手機。

教育軟件亂象橫生,娛樂、遊戲、低俗內容充斥,家長如何放心!

原來APP上除了輔助學習的內容外,更多的是與學習無關的信息,如娛樂、遊戲、小說甚至有不少誘導性的黃色信息。記者隨後聯繫了其他家長後瞭解到同樣的情況。教育軟件亂象橫生,各種打著以幫助孩子學習幫家長分擔的名義,在這個還沒有形成規範與門檻的市場中,不顧道德的約束開發學習類APP卻只為賺錢,對於家長而言他們寄予厚望的輔助學習APP從“作業幫”變成了“作孽幫”,家長不擔心不憤怒是不可能的。

亂象一:娛樂內容氾濫,各種黃色信息誘導

教育APP裡有不少內容是關於追星、喜愛的愛豆表情包、最新的電視劇電影,其次是在APP的一些板塊內還有不良信息,如在“互動作業”APP的官方微信公號“作業小互”中,還存在著大量不雅、性暗示的內容,其中含有“網戀”、“汙”、“早戀”等文章被多次推送,這些不利於孩子成長的文章內容的閱讀量很高,真正關於學習的文章很少並且沒多少閱讀量。

教育軟件亂象橫生,娛樂、遊戲、低俗內容充斥,家長如何放心!

亂象二:遊戲嵌入,即點即玩

孩子在APP上完成了相應的作業內容後,就會有打卡窗口彈出,每天堅持完成作業就會有相應的金幣送出,這本來是鼓勵式的方式,但大多數APP為了快速積累用戶,粘住用戶,無所不用其極。在頁面打開後還會不斷提示賺取金幣的其他方式,點擊窗口後就進入到了遊戲頁面,對於中小學生而言,益智類的五子棋、鬥獸棋、象棋不做推薦,反而將成人類的網遊、競技等遊戲作為主打,大多數遊戲還實行一鍵付費模式購買金幣。

教育軟件亂象橫生,娛樂、遊戲、低俗內容充斥,家長如何放心!

亂象三:內容分區不明顯,圈子雜亂,不設權限

APP內還有一個功能屬於自主社交板塊,在板塊中開設了各種圈子,選擇的圈子數量超過100個,有供學習的高中、初中、小學等各種學習討論圈,也有供閱讀的“閱讀角”等,也有“小學自拍交友”“暗戀心事房”“失戀治癒系”等圈子。這些圈子並沒有明確的中小學生以及大學生的區分,以及沒有權限設置,所有平臺用戶可以匿名隨意跟帖留言互動。

教育軟件亂象橫生,娛樂、遊戲、低俗內容充斥,家長如何放心!

最後,好學家想說的是這些教育軟件上的大多是學業繁重的花季少年,他們有著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卻不具有分辨、判斷不健康內容的能力,學生家長更是無法時時刻刻監督到位,幫助孩子分辨軟件裡面的有用或無用信息。既然是教育軟件,為什麼就沒有相應的法制法規約束,為什麼門檻那麼低?如果所有的APP能夠在公佈之前像入駐好學家平臺的機構與老師一樣,有一套完整的權重評分體系,多維度的對這些APP進行評分,對於沒有資質、設計不合理的軟件不予發佈,這是不是在相應立法還沒有確立之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畢竟,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在教育上的任何失誤都有可能帶來長遠的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