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見過哪些驚豔式的父母教育?

昨天,好學家就跟大家一起討論過孩子的教育主要來自父母,而陪伴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家長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而今天了,好學家就想分享一則新聞,一起來接看看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其他父母那些“驚豔”式的教育方法有沒有啟發到你。

你們都見過哪些驚豔式的父母教育?

新聞內容是,來自泰國的一名年僅5歲的小男孩因為不想上學,年輕媽媽就帶他到戶外撿了一天的廢品賣錢。年輕媽媽帶著兒子沿著馬路一邊走一邊撿廢棄的水瓶,一開始兒子還覺得滿有趣的,大概走了2.2公里後,兒子就很累了。他們將撿到的廢品賣掉,一袋子的水瓶一共賣了2泰銖(摺合人民幣0.4元。)

這個時候兒子感覺到累了,就對媽媽說:“我們可以坐公交回家嗎?”

媽媽說:“坐公交要10泰銖,你有嗎?”

兒子說:“沒有”

媽媽說:“那我們必須找到更多的瓶子賺取更多的錢”

然後母子倆繼續沿著馬路走,在路上兒子看到冰激凌店,很想買來吃

媽媽說:“冰激凌要5泰銖,我們錢夠嗎?”

兒子再次沮喪的說:“不夠,我不要了”

又走了一段路之後,路過了餐廳店

兒子說:“媽媽,我想吃燕麥”

媽媽說:“燕麥,15泰銖”

兒子無力的說道:“算了,我錢不夠,我們回家吧”

媽媽說:“累了?”

兒子說:“好累好熱,我想回家”

這個時候,媽媽就問了他在家裡的問的問題:“那麼你想這樣工作還是學習?”

疲憊的兒子一口說到:“我要上學”

你們都見過哪些驚豔式的父母教育?

分享在INS的年輕媽媽在事後告訴網友,走了3.5公里,賣了2泰銖的廢品的行為:為了讓孩子順利成長,需要讓他們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憊,瞭解一切的來之不易。看完這則新聞,好學家很佩服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能夠通過行動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唸叨去教育孩子,讓孩子在行動中自己去感受事物的對錯與道理。

你們都見過哪些驚豔式的父母教育?

也有很多家長懂得用行動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最後,好學家作為一個關注教育、服務教育的平臺希望所有的父母們在明白自己是孩子主要教育人,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之外,更懂的行動比說的教育方式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