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作業何時休?停止讓家長身心受累!

近日,一則消息刷爆家長們的朋友圈,內容是學校佈置的家庭作業是讓孩子觀察同一時段的月亮並把它畫出來,孩子選擇12點,家長心疼孩子代勞後再度讓家長們感覺負擔,身心受累,家長幫助孩子完成作業後瘦了8斤,堪比任何減肥方式。對此很多家長與網友留言討論了這一話題。

奇葩作業何時休?停止讓家長身心受累!

@己乙庚:為啥非選12點?

@格子今天學習了嗎:一看就不是北京的幼兒園,白天都看不見太陽還想看月亮

@甬說:看不到作業奇葩在哪裡。培養規律性認識,在規律的時間看規律的天象,看不到就順其自然,這很難?家長寧可越俎代庖,也不願循循善誘,還好意思抱怨?

@楊井小粉:作業一點都不奇葩。家長才奇葩。就像小時候老師讓我們養金魚養植物養蠶記錄下生長情況,每週畫簡報。這種作業需要代勞嗎?小孩子能樂在其中。你讓我媽來幹,簡直折磨

討論中還有網友提到了之前另一條上過熱搜的奇葩作業

@禾叔的雜貨鋪:總比數一億粒米好不少

奇葩作業何時休?停止讓家長身心受累!

原來是當天教了有關億的概念,老師想讓學生回去體會一下,所以佈置了這個題目。然而有網友進行了一個仔細的分析,假設一分鐘數一百粒數完一億粒大約需要16666小時,學生按五點放學,七點開始做作業!

到10點休息,按期間兩小時做數學作業!週末數8小時,一週可數26小時!共需4487天,折算12年!就算小學生為2年級,可以數到大學了。

這種奇葩作業最後僅有10名家長完成,有網友評論留言希望老師直播批改作業,也讓老師們心累一下。

但我們從最近頻頻上熱搜的“奇葩作業”話題中,不難發現現下教學對老師的要求高了,對作業的要求也高了,不能僅僅是機械式的體力式作業,如抄寫課文、生詞、成語,背誦課本等,更希望的是能夠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與創造力,但很多時候老師給孩子佈置的作業卻成了家長的難題,這又是什麼原因了?好學家在這裡分析了幾點:

第一,借用一位網友的評論是家長將問題複雜化,老師佈置這樣的作業並沒有什麼惡意,就算是不懂,亂畫,這也是培養一種方式,難道人任何東西生來就會嗎?家長們不能為了什麼所謂的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形象,覺得完成了作業自己的孩子就會被有待的這一想法,代勞孩子的作業,不給孩子試錯與學習的機會。

第二,學校本身也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心理、學習進度合理的安排作業,不能冒進不能追求過於個性化的教學,想通過各種新奇的作業來提高孩子的創新學習的能力,這種方法是絕對不可取的,對於孩子的作業應該精準佈置、符合實際。

第三,孩子是教育之本,怎樣有效的管理教育,出臺有效的教育相關法律法規,是相關部門的事,早在2016年,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改進與加強中小學作業管理的指導意見》就已明確要求:不得佈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家長、孩子、學校三方都應該嚴格遵守,畢竟“真正好的作業應該是從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出發,激發孩子的學習欲,而非流於形式或折騰孩子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