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互聯網巨頭 香港烏鎮隔空“對壘” 中國平安全面發力科技賦能五大生態圈

PK互联网巨头 香港乌镇隔空“对垒” 中国平安全面发力科技赋能五大生态圈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香港報道

最近,國內綜合金融巨頭中國平安事情新聞不斷。從宣佈在資本市場上回購不超過總股本10%的股票,到在H股不斷增持匯豐股權,14年間反向成為匯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可謂大事不斷。

《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到,隨著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如火如荼地進行,BAT等互聯網巨頭以及各類金融科技機構紛紛登場“秀肌肉”;與此同時,中國平安選擇了在香港發佈科技賦能金融保險、醫療健康、汽車、房產、智慧城市的場景,大有隔空對壘的架勢。

“中國平安的科技業態最主要的是賦能核心金融業務,但我們五大生態圈得益於應用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手段,也開始領跑市場。金融壹賬通作為最大的金融服務SaaS平臺,為483家銀行、42家保險公司以及2400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平安好醫生作為最大移動健康門戶網站,擁有約2.5億用戶;平安智慧城市作為國內領跑者,在全國超過60個城市運行115個項目,與政府在流程、管理、服務與技術方面緊密結合,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11月7日,在平安香港舉行的科技開放日上,中國平安副首席執行官陳心穎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PK互联网巨头 香港乌镇隔空“对垒” 中国平安全面发力科技赋能五大生态圈

平安集團首席運營官兼首席信息執行官 陳心穎

科技高管悉數登臺

全程英語演講,並接受全球投研機構及投資者對平安科技戰略前景的“拷問”。在11月7日舉行的開放日上,身為平安集團首席運營官兼首席信息執行官的陳心穎帶領一眾集團科技高管悉數亮相,包括平安金融壹賬通、平安科技、平安好醫生、平安雲科技、平安汽車之家、平安智慧城市等諸多科技子公司對外宣佈了各自的發展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陳心穎還在當日重磅宣佈,未來十年,中國平安將繼續投入高達150億美元(超過1000億人民幣)在科技領域,為過去十年平安已經累計投入約70億美元的兩倍。

“中國平安的科技發展對其金融+生態戰略的執行至關重要。人工智能、區塊鏈和雲計算等核心技術在目前及未來將持續賦能集團的五大生態圈,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及智慧城市服務。通過將創新科技深度應用於五大生態圈中,集團將可實現與客戶全方位無縫接觸,並提供能滿足用戶需求的金融服務,從而擴展更多業務。”對於未來如此巨量資金的投入及產出,陳心穎受訪時指出。

而記者從中國平安業已披露的各項數據中獲悉,截至2018年9月底,平安的零售客戶達1.82億,五大生態圈產生的互聯網用戶則超過5億,佔2018年前九個月新增3340萬客戶的34.8%。中國平安過去多年經營獲得海量的真實生活數據已經達到8.8億人口,涵蓋金融、交通、醫療、教育和日常生活領域的數據;擁有五家研究機構23000多名科技專才、逾1000多名頂尖科學家及兩個海外研發中心。

本報記者在其科技開放日上獲得信息則顯示,在金融服務場景中,平安旗下金融壹賬通打造的全球最大的商業區塊鏈平臺擁有40000個節點,涉及200家銀行,20萬企業和其他500個商業和政府實體,其區塊鏈TPS(每秒處理交易)達到50000宗/秒;汽車之家自平安在2016年收購後市值增長超過3倍;平安智慧城市在全國超過60個城市運行115個項目。

而對於平安如此大張旗鼓的規劃科技戰略最後要實現的結果,陳心穎在受訪時也表示,科技進步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也改變金融機構業務經營的方式,平安的目標是通過科技手段來幫助人們在互聯網時代中實現更好的生活。

互相對陣

在業內人士看來,發力科技並不是中國平安一家在做的事,以其為對標,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百度也在加緊科技佈局生態。只不過雙方陣營走的路不同。

“平安是以綜合金融的優勢作為切入點,來獲取海量的數據以科技為手段拓展其它場景,也即是其自身稱謂的五大生態圈;而以阿里、騰訊對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則以原來的電商、遊戲、社交、支付等場景為切入點,積累了龐大的數據之後,開始用科技涉足金融保險、醫療健康等領域。它們廝殺的戰場從原來沒有交集的領域逐漸匯合到一起,也就是人類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方方面面。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目前也看不到勝負的戰爭,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上而言,正是由於這些巨頭的廝殺,才使得中國在互聯網+科技,互聯網+金融以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1月8日,國內一位資深互聯網領域觀察者張濤受訪時指出。

記者比較了雲計算領域後發現,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雲市場佔領者也集中在平安、阿里、騰訊等巨頭手中。

以平安云為例,由於平安各項業務增長帶來的需求,去推動了平安雲的發展。中國平安已經用了5年的時間向雲模式轉變,目前80%的生產環境(4000個業務系統)均採用雲模式,截至目前,平安雲是中國最大、應用最廣泛的金融雲,已獲得9個權威認證及逾400個專利申請。

“雲服務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發展,許多人認為市場已經接近飽和。我們認為傳統行業生態圈的雲服務市場還有巨大發展潛力,雲市場在這方面的滲透相對不足,平安雲將專注於擁有市場潛力的,相當於2018年整體雲市場規模7倍的五大生態圈。”陳心穎受訪時坦言。

值得關注的是,平安在11月7日的科技開放日上開始悄悄釋放“殺手鐧”----平安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以提前搶佔這個規模高達26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

據記者瞭解,平安在今年初悄然成立的這一新業務,是以1個智慧城市雲+N個管理服務模塊組成,包括推廣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環保、智慧養老等。其中智慧醫療是以疾病預測為主,覆蓋全國15個省3000家醫院;智慧政務通過上線逾700項線上服務,幫助城市政府部門管理300萬個商業主體,提高管理效率50%;智慧交通是以人工智慧+監督識別交通違規,減少70%的人工審核工作量,交通小事故處理5分鐘完成,此外還通過智慧環境保護、智慧教育、智慧養老等多個板塊實現智慧城市的全面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