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正面反擊魔鬼式催婚親戚引怒贊:七姑八姨,統統退散!

姑娘正面反擊魔鬼式催婚親戚引怒贊:七姑八姨,統統退散!

“遠離無可救藥的親戚,也許是唯一的選擇”

在中國,“親戚”這個詞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就像夢魘,唯恐避之不及,而現實往往是,你有意躲著他,他卻自己找上門。

不怕空氣突然安靜,只怕親戚突然的關心。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在親戚無微不至的“關心”中長大。

“學習怎麼樣?”

“考試第幾名?”

“這麼不考研?”

“一個月賺多少錢?”

“結婚了沒有?”

“怎麼還沒要孩子?”

...

看到來自親戚的魔鬼六連,我深吸一口氣,努力按住已經青筋四起的麒麟臂,告訴自己要冷靜。

所以,回懟那些“招人煩”的親戚,成了當下許多年輕人一直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

最近杭州一個姑娘面對親戚的花式催婚,終於忍不住了,在家庭微信群裡,貼出一大段堪稱“教科書”般的宣言,引得無數網友怒贊。

姑娘正面反擊魔鬼式催婚親戚引怒贊:七姑八姨,統統退散!

姑娘正面反擊魔鬼式催婚親戚引怒贊:七姑八姨,統統退散!

姑娘正面反擊魔鬼式催婚親戚引怒贊:七姑八姨,統統退散!

姑娘正面反擊魔鬼式催婚親戚引怒贊:七姑八姨,統統退散!

“一開始就要反擊,否則就是無盡的退讓”

是啊,這是我們多少人的真實寫照,從第一次礙於面子不好意思拒絕、反擊,導致的結果是一次又一次的得寸進尺。

可是,我們又無法真正做到跟親戚撕破臉皮,冷眼相對,剩下的難道就只有妥協嗎?

要想知道怎麼辦,首先就必須要搞清楚為什麼“親戚”這群人這麼招人討厭。

本質原因是親戚的價值觀。

在他們眼裡,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不如公務員,男女傳宗接代抓緊結婚,要穩定要錢,否則就是讀書讀傻了,或者信傳銷了。

我沒有半點誇張,這都是原話。

任何一種可能的生活方式:旅遊、創業、自由職業或者互聯網,在他們看來就是不務正業,就是未來會一事無成。

他們即懶於去學習新一代的知識,又沉迷於小城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編制的穩定性和油水,限於眼界所限,認為周圍混的好的全都是當官的。

坦白說,我要是高考沒考出去,早就被噴成眼高手低,強行不務正業了。然後被安插進事業單位或者考公務員,對他們的價值觀完全沒有談判籌碼。

親戚多的地方,熱衷於拼孩,博士大於碩士,碩士大於本科,公務員大於互聯網和創業者;外企和國企都是最好的,女孩子和男孩子一起拼結婚生子。

這是讓我感到最荒誕的地方,即使他們潛意識並沒有意識到。

親戚們的價值觀太趨同了。

找個好工作,有點權勢,嫁個或者娶個好人,生孩子,人生的使命就完成了。如果能在公務員梯隊爬上去,還能給親戚們辦點事,以後還要靠你;如果能賺錢,無疑是口口相傳,雞犬升天。

可是,我去外面一圈回來,看到了太多不同的人生了。

有丁克的,有同性戀的,有終生不婚的。這些統一是他們口裡的變態,應該趕盡殺絕。

有創業的,有自由職業的,有追求自己喜歡但是報酬低的。這些則是他們口裡的一事無成,在拼孩裡抬不起頭來。

有去旅遊的,有做飯好吃的,有讀1000本書看5000場電影的。這些則是毫無價值的小技巧,並不值一提。

上述這些,統統被歸結於被洗腦,被傳銷了。

那些人生的可能性,老一輩人並看不見。

這就是年輕人為什麼想出去的原因——錢固然要賺,安穩自然也很重要。可是有些比錢、安穩更高的東西。

我們活著並不是僅僅為了活成別人眼裡成功的樣子,甚至淪為傳宗接代的工具,我們還有更多的價值值得追求。

親戚們顯然是不會懂的。

所以遠離他們,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