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北京沒有建國門和復興門,為何要開這兩個門?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這個北京事,我們知道北京的建國門復興門在1949年正式命名。北京為什麼建國門復興門正式得名呢?

因為那時候的北京和現在不一樣,那時候北京是有城牆的,大家記得那時候北京大家看駱駝祥子,城南舊事等等,北京市有大圈的城牆,所以這城牆就有城門,你看北京這十幾個城門是沒有什麼建國門復興門的,你聽這名字就不是當年建成的時候起的名字,因為那時候古代不可能出現什麼建國門,復興門。這聽著復興門都不太吉利,全是那種很吉利的名字,宣武崇文就是這邊宣武,那邊崇文,這邊安定門,德勝門,就都是這種名字,安定門打仗從安定門出發,德爾門甭管打贏打敗從德爾門回來。實際上北京是這樣的,北京是一個內城,內城都是什麼,住的都是紫禁城大的那場皇家在內城,然後達官貴人等等全在內城。

以前的北京沒有建國門和復興門,為何要開這兩個門?


這一圈叫做內城,就是我剛才說的從北邊開始的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等等,這些一直到南邊這一圈的前門。南邊這圈前門宣武門、崇文門、宣武門,崇文門和前門一出其實沒出北京城是從北京內城到了北京外城,北京外城還有一圈城牆,這個城牆就是大家後來知道的什麼永定門、什麼廣渠門、廣安門、左安門、右安門,這都是北京外城的城門。為什麼有外城跟內城呢?就是內城,或者叫統治階級住的地方,這內城經常變,一會那層住在蒙古人,一會疼來了,明朝來了那層,又住了姓朱的,然後以及一張一幫大臣,一會兒愛新覺羅家來了,滿足又住在內城,一會日本鬼子來了,一會誰來了?北洋政府來了等等,這個外城是非常穩定的,就是所謂的大家說的老北京。

以前的北京沒有建國門和復興門,為何要開這兩個門?


北京人住在外城的,老百姓住外城,然後官宦們都內城,所以外城的口音和內城是不一樣的,就是我們自己在北京生長的人,自己一聽就知道北京現在管外城叫南城管的內城,以及從那城發展出去的朝陽海淀等等向北這一大塊叫做北城那邊叫南城北京,自己聽就知道你是南城的還是北城,因為那口音非常不一樣,就大家聽我說著北京話,我說這種北京話在北京叫做叫大院話,為什麼叫大院話,所謂的北城有上千個大院!國防部大院海軍大院空軍大院大學大院部委外交部大院等等,因為那是建國以後我們是叫大而全,每一個或者叫小而全,每一個部,每一個委,每一個單位都是連家屬都住在這院裡,辦公也在這院裡,說大家上班也近,走路就到了。

以前的北京沒有建國門和復興門,為何要開這兩個門?


但是所有大院幾乎都在北城。南城還是保持老北京,北城還是說來到這兒的機關部委等等還都在北京,南城大概只有一個部委的小院子,而且不是很大,南城就是所謂的衚衕,雖然北城也有衚衕,但是主要的衚衕都在南城,然後包括八大胡同,包括大食懶,包括天橋,所以大家南城北城名字都不一樣,你聽它叫什麼事?基本上都在南城,什麼花市,羅馬市什麼菜市前面一口路口。菜市口,所以南城是幹什麼的?老百姓住,然後提供服務什麼服務,覺得這個東西也很需要,但是不要進內城,比如說一出前門,右手八大胡同很重要的服務,左手標局方大家覺得很需要,但是好像這些東西都不是官宦不讓他們進城。

以前的北京沒有建國門和復興門,為何要開這兩個門?


所以最需要的就是左手標舉法,右手輕樓房就是八大胡同,這都在離得很近的地方,所以南城的人說話叫真正的叫老北京話,北城人說話就我這種口音,實際上叫北京口音的普通話,因為我們不太用北京本地的詞兒,我們基本有點兒化音。但是到了南城他們說話肥皂叫胰子,香皂叫香胰子,然後就各種我都聽不懂了,所謂的北京人的性格也都是講的是老北京性格就是南城,因為北城我剛才說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會兒來了一大幫這人一會來一大幫大人,然後其他人都菜市口滿門抄斬,然後這件就到了45年45年什麼日子抗戰勝利了,勝利來了以後回來當然這個車也多了,人也多了,原來那些城門就走不下了,於是怎麼辦?就開兩門,就在長街西長安街各開了一城門,原來長安街是沒成本的,原來城門是在長安街南邊,東邊門、西邊門,然後各開一城門。

這個時候抗戰剛勝利,全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來了,然後要重新建國,所以叫建國門復興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