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身為影帝導演,姜文在娛樂圈中的地位不可小覷,不論是表演的功力還是導戲的能力,他都非常的出色。《讓子彈飛》至今還是觀眾們難以忘懷的經典。不僅是姜文對於劇本的詮釋,還是導演的技巧。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實力派演員姜文,在大家心中一直都是高質量的代表,他在演藝圈中好幾年,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親近的親人。他出演的角色也因此總是可以獲得大家的喜歡,能夠在觀眾的心中留下這樣的印象,不得不說姜文實在是好本事。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多年來,姜文飾演的都是一些鐵血錚錚的硬漢,不論是《紅高粱》裡的餘佔鰲,還是《讓子彈飛》中的張牧之,他用演技詮釋了一樣的話,卻有不一樣的層次感。還有他強有力的演技宣誓,收穫了眾多的獎項,觀眾們對於他沒有非常高的關注,但也不會忘了他的關注。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但是這一次姜文卻不是因為演技收穫大家的誇獎,而是因為他兩個兒子的名字捱了不少網友的罵,這是怎麼回事呢?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其實會有這樣的境遇也是和觀眾們對日本的敏感脫不開關係,在很多日劇中,包括日漫裡,大家不難發現日本人的名字經常就是什麼郎,比如說“毛利小五郎”。很多時候都是代表男丁的意思,再加上一個排名,那就是家中第幾個兒子。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姜文的兩個兒子的名字就是姜太郎和姜次郎,太郎在日本就是家中長子的意思,“太”即是首。而次郎,次子,就是第二個兒子,這兩個名字可以說在日本實在是太多了。因此也讓網友有意見,讓人感覺姜文親日,有向日本發展的趨勢。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作為一位演藝明星,一個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姜文這樣崇洋媚外的行為被人罵也不足為奇。對於這件事情姜文也在節目中做出過解釋,他說之所以給兒子取這樣的名字,是希望兒子可以成為一個好兒郎,一個男子漢,只不過是父親對於兒子的期望,姜文抨擊在網上罵他的人,說有一些人是不是應該都讀讀書。

姜文兒子取“日本名”捱罵,姜文:有些人該多讀讀書!

不過說實在,小編覺得姜文的反擊有些無力,名字的寓意再好也無法遮掩確實很像日本名字的事實,好寓意的名字這麼多,為什麼非要這麼取呢?如果說是日本學中國的,這本就是中國的文化,中國稱呼長子比較喜歡用大郎,次子二郎,就像是武大郎,武二郎一樣,而不是太郎、次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