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過海去“屠榜”

漂洋過海去“屠榜”

漂洋過海去“屠榜”

十一月頭上,氣溫驟降、暖氣未至,本是最難將息的時節。但因為“雙十一”這個固定節目的存在,空氣裡總瀰漫著躁動的氣息。當時間被商業標記,季節感也忽而曖昧起來。此時此刻,我只想問,你們買得還愉快麼?下個月的土備好了麼?

吳亦凡粉絲們的“剁手”大計劃可等不到雙十一,他們愛豆的新專輯11月2日就上線了。專輯上線不到五小時就火速爬上iTunes銷售榜首位,歌曲榜的前七位也被他包圓了。到了11月4日,江湖人稱“A妹”的美國一線女歌手發新歌,也只能屈居第四位,前三被吳亦凡霸得牢牢的。“A妹”的粉絲又氣惱又蒙圈,這個叫Kris Wu(吳的英文名)的傢伙究竟是誰啊?我們倒是知道Kris Wu是誰,但也只知道他長得挺帥,以及他突然有一天變成了嘻哈“專家”。但對他如此振聾發聵的海外人氣,也是頭一回聽說。

漂洋過海去“屠榜”

一個歐美人沒咋聽說過的歌手漂洋過海去屠榜,氣氛相當詭異。海外網友祭出“bots”這個詞,懷疑成績是機器刷出來的。看慣了“飯圈文化”的我們笑而不語。種種跡象表明,這都是粉絲們真金白銀買出來的。這支“剁手”大軍強悍到什麼地步呢?接到各種投訴之後,iTunes官方清理了異常數據,吳同學在榜單上跌到不見影,可在粉絲們的“努力”下,竟然一度又回到了第一。公認最權威的音樂榜單“公告牌”(Billboard)公開說,他們正在檢驗吳專輯銷售數據的有效性。

粉絲不同於水軍,可創造的一樣是虛假繁榮。雖然iTunes規定每個賬號每首歌只能買一次,不過這才不是不能“突破”的限制,“衝榜教程”早就貼出來了,附帶溫馨提示,如果嫌麻煩,還可以參加眾籌、交給粉絲站統一安排。“公告牌”這種國際權威榜,自然也是要衝的,人家除了銷量,還考察播放量,好辦,在線單曲循環就能刷出來。上一次見到這麼策劃嚴密的“團體戰”場景,是在泰國電影《天才槍手》裡,看名字就知道,那電影的主題是考試作弊。

每當偶像的專業能力遭受質疑的時候,粉絲們總喜歡辯解說,我們愛豆很努力的好嗎?

愛豆有多努力我不知道,但粉絲真是很努力的。

心理學上用“暈輪效應”解釋粉絲狂熱現象。簡單說,就是被明星的魅力折服,然後這個人在你眼中就自帶光芒,迷得人發暈。粉絲們還素來愛扎堆,一個人發暈容易康復,一群人一起發暈,你受得了麼?

這大概也解釋了,為什麼粉絲群體聚到一起,作弊刷榜這種上不了檯面的事兒,都能被做得那麼理直氣壯、甚至透出些許“使命感”。對粉絲群體中迷失了的判斷力和是非感,社會學家霍弗的話很有解釋力:當我們拋棄自我,成為一個緊密團體的一部分時,我們不僅拋開了個人利益,同時也拋開了個人責任。

粉絲狂熱說起來是種挺古老的社會現象。早在十九世紀,貴婦們為了鋼琴家李斯特用過的方巾,能爭得扯頭髮。至於披頭士的瘋狂歌迷,如果穿越到現在,估計會對著吳亦凡們的粉絲不屑地翻白眼。人性當中或許就是有某種隱秘的痴狂,光環加身的明星不過只是點燃它的一點星火。

漂洋過海去“屠榜”

和“前輩”相比,如今粉絲們更赤裸、也更坦蕩地被“顏值正義”所驅使。偶像即便技藝平平,單憑精緻的臉,就足夠暈得人找不著北。但這並不是今日粉絲狂熱的全部,流量明星們的公眾形象,也完全不是隻可遠觀的男神女神。很多年輕偶像,在專業技能還非常稚嫩的時候,就被推到粉絲群體面前,說白了,他們幾乎是在粉絲的包圍下、注目中一點一點成長的。到了近一兩年,粉絲更是被賦予了一種“權力幻覺”。看幾期大熱的綜藝節目就能明白個差不離,那些小哥哥小姐姐們能不能“出道”,至少看起來決定權都在粉絲手上,或者更直白地說,在粉絲的錢袋裡。綜藝節目也不再只有炫酷的舞臺、明豔的表演,而是會用大量的篇幅展示後臺的練習、生活細節,甚至一整期節目,都沒有正式的表演。可別以為這種節奏冗長的展示沒人看,粉絲們要的就是這種“養成感”。不然你以為媽媽粉、阿姨粉都是怎麼回事呢?就是那種彷彿看著孩子一點點長大的感覺,那種“家長”般的心疼和感動。

儘管我知道吳亦凡的粉絲群體裡“阿姨粉”不太主流,但聲勢浩大的“打榜”,仍有寵溺孩子的意味。

說起來動機挺單純的,就因為歌手本人想走國際化路線,希望積攢海外人氣。你瞅這波操作,像不像砸錢買獎狀,完全是培養巨嬰的路子嘛。到底不是親生的。“國際影響力”哪兒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的?影響力這種東西很神奇,名頭搞得再漂亮,也不一定有人買賬。就像誰也不會認為在“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拿了獎,就是“國際影星”了一樣。

漂洋過海去“屠榜”

旁觀者看來很是痴狂的屠榜行為,其實和偶像製造背後的邏輯是一致的:造夢。

在這場遊戲裡,粉絲心甘情願的“愛的供養”,都能被合理化為“為夢想努力”。偶像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在精神匱乏的時代裡,沒有什麼比“夢想”更讓人不能自拔了,哪怕它是虛幻的。對現代人心靈中巨大的空虛與迷茫,裹著絢麗包裝紙的“夢想”就是一劑填充劑。誰也不願意醒來。

不過說白了,真正主宰這場遊戲的,不是粉絲也不是偶像。最近有人討論某某流量偶像“垮掉”,說的其實是資本開始“移情別戀”,轉頭迅速湧向新生勢力。好看的臉各有各的好看,審美風向又瞬息萬變,變現這種事,哪兒能不趕趟。粉絲即便痴狂且長情,也敵不過資本市場的寡情。從日韓學來的明星製造工業,本質其實是用產品經理的思維運營偶像,用刺激消費的手法引導粉絲,玩轉一場資本遊戲。不幸的是,這裡的產品,是快消品,而且在以越來越短的週期更新迭代。這裡或許有一套能自洽的市場邏輯,可其中對人的透支和物化,卻是不得不讓人警覺的。不是都詬病流量明星空有皮囊、多年不見長進麼?人家有趕不完的通告,又騰得出多少心思磨練自己呢?

有粉絲說偶像讓他們感到勇氣和力量,我相信此言不虛。大可不必妖魔化追星這件事,但前提是切莫入戲太深,進而喪失自我。造夢的遊戲極易讓人迷醉,粉絲很努力,偶像也很努力,可他們都像是牽線木偶,沒有真正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