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德甲,為什麼越踢越乏味?

近年的德甲,雖然仍是歐戰積分排名第二的聯賽,但從觀賞性和吸引力來說,與英超和西甲的差距,可以說是越來越大了。意甲歐戰積分不如德甲,但畢竟曾經是長時間的全球第一聯賽,意甲傳統三大豪門依然有數量眾多的支持者,意甲的收視人群仍然是多於德甲的。為什麼德甲會給很多球迷帶來越踢越乏味的感覺?

近年的德甲,為什麼越踢越乏味?

相比於從前收視渠道比較有限的時代,如今,球迷們從視頻網站上,要收看到歐洲五大聯賽的任何一個都不是難事。這讓五大聯賽處於一個更透明的競爭環境,全憑各自的觀賞性來吸引球迷。

德甲近年之所以越來越乏味,原因有很多。最關鍵一點,就是競爭性非常缺乏。拜仁已經拿到德甲五連冠了,按照本賽季的發展方向,他們拿下德甲六連冠也毫無懸念。甚至,展望未來幾年,只要拜仁自己不崩盤,他們不斷地拿著德甲冠軍一直到2020年以後,也是大概率事件。

拜仁與其他德甲球隊相比,力量對比太懸殊了。多特蒙德、萊比錫、沃爾夫斯堡等隊近年偶有出色表現,但基本都以拿到德甲亞軍為主要目標,另外,他們都不像拜仁這樣擁有可應對德甲和歐冠的兩套陣容,聯賽成績受到歐冠的影響非常大。事實上,連很多拜仁球迷也不拿德甲冠軍當回事,他們只以歐冠奪冠為主要目標,德甲冠軍像是拜仁天經地義、理應拿到的東西。

近年的德甲,為什麼越踢越乏味?

與德甲相比,歐洲五大聯賽的其他幾個,競爭性都要更強。英超是競爭最激烈的,六強格局讓多數輪次都有強強對話,他們之所以成為如今全球最賺錢的聯賽,競爭強、懸念大是關鍵原因。

西甲雖然長時間只有巴薩和皇馬爭冠,但兩強格局畢竟強於德甲只有拜仁一家獨大。何況,近年西蒙尼率領馬競強勁崛起,馬競總能穩定地成為西甲爭冠行列一員,甚至在2014年成功拿到了西甲冠軍,還打進了兩屆歐冠決賽。

法甲方面,大巴黎之前拿了法甲四連冠,但新星雲集的摩納哥隊上賽季成功逆襲,拿到了法甲冠軍,本賽季前雖然高價賣掉了多位新星,但依然能夠位於法甲爭冠行列。大巴黎得到卡塔爾石油資本入主之前,法甲在2009年到2012年甚至是歐洲換冠軍最頻繁的聯賽,波爾多、馬賽、里爾、蒙彼利埃,每一年冠軍都不同。

尤文近年拿到了意甲六連冠,比拜仁還多一個,但同時關注意甲和德甲的球迷,大概都會覺得,意甲競爭性明顯強於德甲。德甲在拜仁之外,根本沒有與之等量級的球隊,意甲除了尤文,近年的羅馬和那不勒斯表現都非常穩定,與尤文的差距都不算大,另外,米蘭雙雄只是暫時沉寂,他們的底蘊、影響力和球迷數量依然強大,只要條件合適,他們迴歸豪強行列不是多難的事情,本賽季的國米就重新回到了意甲爭冠行列。

近年的德甲,為什麼越踢越乏味?

新世紀前十年,從多特蒙德、不萊梅、斯圖加特到沃爾夫斯堡,都曾拿到德甲冠軍,勒沃庫森和沙爾克04也曾非常接近德甲冠軍,拜仁的壟斷地位至少還不像近幾年這樣牢不可破。那時候,德甲的競爭性是強於如今的。

在競爭性之外,德甲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相對保守的財政政策,也是如今制約他們吸引球迷的關鍵。不斷髮展的英超如今成為全球最賺錢聯賽,連升班馬每年都可以拿到一億多英鎊的全球轉播收入,都可以購買一千萬英鎊以上的優秀球員。與之相比,拜仁以外的所有德甲球隊,可以說都是賣人球隊,依靠眼光低價買來不知名的小將,等兩年踢出來了,高價將他們賣給拜仁和國外豪門,從而保證俱樂部盈利。這樣的經營模式,必然造成德甲缺乏足夠多的大牌球星的局面。

德甲的問題,是深層次和結構性的問題,很難在一兩個賽季就改變。只是,如何避免原本收看德甲的球迷大量流失,這是直接關係到德甲各隊未來錢袋子的問題,德甲聯盟的管理者們不能坐視不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