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国被邻国24小时占领,反而得到百亿赔款,现在富得流油

古往今来,国与国之间爆发战争,大抵都跟资源争夺脱不开关系,科威特战争就是如此。

1988年8月,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和伊拉克两败俱伤,双方死伤总共超百万人,打到最后差点崩溃。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已经欠下了数百亿美元的巨额外债,其中最大的债主是科威特和沙特。伊拉克从一个富国打成了欠债的穷国,萨达姆就开始准备赖账,沙特军力比科威特强大太多,于是萨达姆就先瞄准了科威特,要求免除150亿美元的债务,前前后后谈了数月,被科威特断然拒绝。

一小国被邻国24小时占领,反而得到百亿赔款,现在富得流油

萨达姆对此非常不满,他认为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军队是代表了整个阿拉伯在跟波斯(伊朗)作战,是在为整个民族的利益作战,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却没有搭把手,因此他坚定认为这些外债应该予以免除。另外,萨达姆认为科威特在历史上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于是就打起了吞并的主意。

一小国被邻国24小时占领,反而得到百亿赔款,现在富得流油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10万大军越过边境,科威特王室逃跑,仅仅只用了24小时就占领了全境,宣称其成为伊朗的第十九个省。但萨达姆还是错误的预估了形势,没想到很快美国强势介入,第二次海湾战争打响,直接把萨达姆赶回了老家。

一小国被邻国24小时占领,反而得到百亿赔款,现在富得流油

实际上,免除外债只是萨达姆的幌子,伊拉克真正看中的科威特丰富的石油。伊拉克在两伊战争后经济临近崩溃,只有拿下科威特的石油,才有可能快速渡过经济难关。那么,科威特究竟有多少石油资源呢?已经探明的石油为940亿桶,约占全球总储量的10%,是伊朗储量的8倍,然而科威特的面积仅仅只有伊拉克的1/25。因此萨达姆仗着(号称有)百万大军,对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袖珍小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一小国被邻国24小时占领,反而得到百亿赔款,现在富得流油

但自大的萨达姆太把自己当回事,也太高估了本国陆军的实力,没料到美军强势介入后,百万陆军在美国空军的精确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萨达姆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场侵略战争直接葬送了整个伊拉克,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直接损失超2000亿美元,还得向科威特支付175亿美元战争赔款。

侵占科威特战争,萨达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国虽大,好战必亡”,萨达姆不仅身败名裂,而且还因此丢了性命。现在的科威特依旧富得流油,人均GDP高达3万美元左右,全民享受高福利。而伊拉克,国之不国,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