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這五位落馬廳官,彼此關係盤根錯節

中山這五位落馬廳官,彼此關係盤根錯節

中山這五位落馬廳官,彼此關係盤根錯節

“明星女市長”李啟紅因為內幕交易等罪名入獄之後,關於她的各種離奇消息流傳甚廣。但她後來在監獄裡接受採訪時表示,“一些報道不真實,令她十分氣憤”。屈指算來,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被當地人稱為“紅市長”的李啟紅,是十八大之前中山市被查的最顯眼的領導幹部。有人說,她可能是中山市最後一位“中山籍的市長”了,這個說法不無道理。在李啟紅擔任市長之前,黨政領導幹部任職迴避制度就已經開始實施了。“紅市長”出事之後,地域迴避基本上成了中山市的一道高壓線。饒是如此,也沒能阻擋中山市官員落馬的步伐。這個跡象,在近來一段時間更加明顯。

“剁手節”之後的一天,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方維廷被宣佈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對外界而言,這樣的消息稀鬆平常,但對於中山人來說,還是頗覺震撼。方維廷雖然是廣東惠來人,但在中山市工作了將近二十年,從主任科員一直做到了市委常委,這樣的人,在地方官場上堪稱“葫蘆娃”,你不知道他是被誰牽出來的,也不知道他到底會牽扯到誰。他之落馬,帶來的可不是一般的漣漪。

說到方維廷,很多觀察者會注意到他的老下屬,被指搞“權色交易、錢色交易”的女幹部鄧潔。但如果耐下心來梳理公開資料,就會發現一個隱藏的、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絡。

十八大以來,中山市至少有五位廳級領導幹部落馬,其中有三人都在火炬開發區擔任過領導職務,包括方維廷。第一個落馬的馮梳勝,在火炬開發區擔任過管委會主任和書記。第二個落馬的中山市原政法委書記鄧小兵,是馮梳勝的老領導,在火炬開發區曾是上下級。方維廷擔任過火炬開發區的管委會主任,之後升任市委秘書長,後來擔任常委、宣傳部長。第三個落馬的賀振章,又曾經是鄧小兵的老部下,從團市委到坦洲鎮,賀一直給鄧打下手。第四個落馬的謝中凡,跟方維廷在市委政研室共過事。在畫這張地圖的時候,我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估計讀者讀到這個部分,也有同樣的悲催感。在某些地方,你若想梳理落馬官員之間的關係,不下一點苦功夫,真是連門兒都摸不著。他們之間那種隱形的裙帶,比洋流中四處飄散的海帶還要複雜。地方政治生態,有時就是因此變得板結而難以撬動。

中山雖然算不上廣東反腐的主戰場,但這裡窩案卻比較多。

有的“窩”顯山露水,有的“窩”曲徑通幽。去年下半年,中山市紀委查處了一起“涉案人員最多、涉案金額最大、社會關注度最高”的案子,那就是老虎機窩案。因為涉賭、參賭和充當保護傘,十多個公安分局的領導被立案偵查,200多公職人員和公安民警隨後向紀委自首,一時成為奇談。

同樣是在去年,中山市紀委查處了“歷年罕見”的工商系統腐敗窩案。市局6名班子成員中,有4人被立案審查,局長李德榮、副局長何曉濤都存在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涉案金額巨大”。李德榮作為系統一把手,生活作風不檢點、大搞權色交易,影響極壞。有這樣的班子管理工商系統,可以想見當地企業的經商環境有多麼逼仄。

中山的腐敗現象不僅存在於單位這個“窩”,甚至還深入到了被窩。馮梳勝的妻子言敏永曾擔任中山市發改局局長,丈夫被調查之後,已經退休的言敏永也因貪汙受賄受到司法追究。上文提到的那個很不檢點的鄧潔,曾經擔任市委副秘書長,其丈夫梁志軍曾擔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兩位正處也是前後腳落馬。在紀委的通報中,很少看到落馬女幹部存在“權色交易、錢色交易”的問題,鄧潔竟然就拔了頭籌,紀委還直斥其“家風不正”。但鄧潔也不是孤例。不少人還有印象,中山博愛醫院院長王瑩被雙開時,當地紀委的通報十分詳細而嚴厲,很多修辭都是前所未見的,比如,“人前攀附領導、巴結奉迎不知恥,人後窮奢極侈、放縱糜爛不檢點”。

這種帶有一定情緒色彩的通報,不僅表達了對腐敗現象的憎恨,也側面反映出當事人的問題非常嚴重和複雜。在反腐敗的高壓態勢下,這些官員仍然視紀律、法律和道德如無物,這樣的官場風氣是怎麼形成的呢?真是不好理解啊。

兩年前,曾經有人發帖,把中山形容為一座“不斷衰落、不斷被邊緣化”的城市。這樣的判斷或許過於武斷和片面,但它也表達了某種民間情緒,那就是對政治風氣、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的不滿意。在我看來,廣東省和中山市紀委近期的種種雷霆之舉,恰恰是在回應這樣的社會關切,恰恰是要為中山這座城市正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