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不要再“六親不認”!


老師,你不要再“六親不認”!


01

最近,一則以“愛與感恩”為主題的泰國公益廣告又引爆了朋友圈。

說實話,早就有朋友推薦給了我,但我根本沒往心裡去,也沒有打開看。

但看了之後,發現眼淚真的會不知不覺就流下來。

故事很簡單,一位叫芭乍的小學教師,每天都會把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的母親帶到教室。

老人的存在無疑會影響教室裡年幼的孩子們聽課,當然由此也引來了家長們的不滿。

以至於校長找芭乍老師談話,可這時候,芭乍的媽媽忽然走失了……

02

從短片中,有人讀出了教育的真諦,總結出“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你的言行舉止”。

是的,有一種教育叫言傳身教,正是芭乍老師這種特殊的“教育”,在孩子們的心中悄悄種下了善良與孝順的種子,讓他們懂得了感恩與回報。

雖然他們在上課時可能調皮,可能走神,但他們聽說芭乍老師的媽媽走失後,放棄回家,跑著一起去找奶奶。

老師,你不要再“六親不認”!

他們的內心也深受觸動,想到了自己的未來,想到等自己的媽媽將來老了,如何對待媽媽。

坐在媽媽的車上,一個孩子一臉認真地告訴媽媽,“要是我長大了,我一定會給媽媽開車”。

老師,你不要再“六親不認”!

最直接的感情表達,則是猛地撲到媽媽的懷裡,緊緊抱住媽媽。

一切盡在不言中!

老師,你不要再“六親不認”!

而芭乍老師找到了媽媽之後,和媽媽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看著眼前這感人的一幕,孩子的手也緊緊地握住了自己的媽媽。

那一刻,整個世界都變得充滿了溫馨。

老師,你不要再“六親不認”!

03

短片確實具有教育意義。

但不知道為什麼,看完這個短片,我卻一邊擦淚,一邊想起了王開東老師那篇《拿命教書的老師,我將何以賀你?》。

王老師在文中說,我們能成為師德榜樣的優秀教師,一般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都以校為家,二是都身體不好,三是都六親不認。

如果短片的主角換成我們的優秀教師,讓他們做師德報告的話,可能是這種樣子:

老師患有老年痴呆的母親由於沒有人照顧,只好送進了養老院。在母親去世的時候,自己由於正在教畢業班,為了不耽誤孩子們參加中考或高考,而沒有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臺上,做報告的老師潸然淚下,臺下,聽報告的觀眾唏噓不已。

04

毫不誇張地說,在我們這兒,幾乎每一個優秀教師的事蹟報告都是一部血淚史。

自己的身體有病不能及時治,自己的孩子有事不能及時管,甚至自己的父母故去都不能在身邊。

每年,教師帶病堅持工作的新聞都會在媒體上被熱炒,有腿骨折了拄著雙柺上課的,有腰椎間盤突出跪著上課的,有生病住院了還要打著點滴過來上課的……

由於過度勞累,最終倒在講臺上的老師,也並不鮮見。

這樣的事蹟不能說不感人,這樣的老師不能說不偉大,但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05

特別欣賞短片中的一句話:

每個人都有權利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是的,每個人都有權利保護自己所愛的人,每個人都應該保護自己所愛的人。

如果連自己最愛的人都照顧不到,工作的意義何在,活著的意義何在?

芭乍老師的故事為什麼能夠讓千萬人流淚?因為觸到了我們內心深處最柔、最軟的部分。

他是一位優秀的教師,有不少學校都邀請他去任教,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想照顧媽媽。

他說,媽媽給予了他生命。

客觀地說,芭乍老師把母親帶在身邊、帶進教室的作法是值得商榷的,但他對照顧母親的那種堅持,確實讓人感動。

06

也許,這部短片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解讀。

它是在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教師,更是在教育所有的人。

愛惜親人,愛惜自己,同樣也是愛別人,也是在教育別人。

能夠激發出人性愛與責任的光輝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真的希望我們的優秀老師們,在努力工作、關愛學生的時候也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關心一下自己的親人。

讓我們的課堂裡,多一些充滿人間煙火味的溫暖,少一些“六親不認”的悲壯。

明珠絮語,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文章影響了億萬學生和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