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哪些電影需要看兩遍以上才能看懂?

把手伸向天國


一般而言,一部電影需要看上兩遍以上,無非原因有二。


一是電影本身邏輯太難,劇情太繞,得看好幾遍才能明白講的是啥。

二是電影中蘊含著太多哲理,需要反覆觀看,才能明白導演本意。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劇情多難,故事多繞,這些影片幾乎可以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1. [教父]系列

毫無疑問,[教父]在影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但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冗長的意大利人名,足矣把第一次看片的觀眾繞暈。

此外,片頭近50分鐘的婚禮戲,以及和五大家族的人物關係,相比也繞暈了不少第一次看片的觀眾。

必定,作為經典之作,影片所呈現的格局之大,極為少見。

而到了系列第二部,人物關係更為龐大。片中加入的古巴、邁阿密等情節和人物,也讓不常看歐美片的觀眾,感到一時難以接受。。

除此之外,[教父1]中所隱藏的更深層次的人物關係,以及對話中隱藏的含義,也不是一遍就可以看懂的。

作為影史百大經典NO1,[教父]看多少遍,都不覺得多。

2.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所有作品

在諾蘭強大的腦回路下,不少影迷都拜在了[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的“石榴裙”下。

就連二戰題材的[敦刻爾克]都要搞非線性劇情,諾蘭的實力的確不容小覷。

在[星際穿越]中,觀眾重新看到的,是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明白這兩點,也就知道“墨菲定律”了。

[盜夢空間]則是對夢境的解讀,雖然理解到最後,也不知道陀螺究竟停沒停。

而在[致命魔術]中,諾蘭雖沒有故弄玄虛,但兩個克里斯蒂安·貝爾上演的障眼法,足矣讓每位觀眾頭暈目眩。

也難怪,為啥連[敦刻爾克]有人也說沒看懂了。

3. [2001:太空漫遊]

因為影片埋下的“坑”太多,且對於片中的每個細節,影迷們幾乎都有著不同的解讀。

有觀眾認為,影片的黑色方碑有這多重含義,既代表過去,又代表未來。

熟識影史的觀眾把影片當成線索,並從片中找到和庫布里克有關的細枝末節和庫老夾帶的私貨。

大部分觀眾被影片極高的成就所吸引,但首次觀看時,幾乎不到半程便昏昏欲睡。

而在瞭解到影片的偉大後,大部分觀眾在二次觀影的同時,也瞭解到影片更多的哲學意義。

庫布里克為科幻片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同時也讓痴迷者在驚歎的同時大呼,原來每一次,我都在看一部新片。


看電影週刊


1.只看一遍他媽的不能看透必須看兩遍以上~

大衛•林奇的《穆赫蘭道》,腦洞大開瞬間愛上而且每看一遍可以找到新的伏筆和暗示(之前不是還有人說大衛芬奇與大衛林奇的區別就在於一個看得懂一個看不懂咩=_=)

《致命ID》典型被片名坑了的好片子呀!非常喜歡的結局大翻盤的燒腦小故事,真愛級別

《恐怖遊輪》這個和前者比起來燒腦程度稍減,不過也還是非常有意思值得看兩遍玩味一下~

《蝴蝶效應》第一部看三遍都值得,後兩部半遍都別看了,真心的

《香水》對我來說屬於第一次看和後來重看感受大不相同的片子,對主角的態度從臥槽這賤種到底想幹啥到臥槽這人其實是上帝到臥槽我們和這人一樣可憐,,,總之三觀常在不斷刷新中,原著小說也很棒,難得的小說翻拍電影成功典型

2.投合個人喜好對我口味無論多少遍都看不膩的~這個就是各種類型茫茫無邊主觀性極強了想到哪寫到哪大家青菜蘿蔔各有所愛

《教父》三部曲,大愛呀尤其第一部註定是要活到老看到老的節奏

《搏擊俱樂部》大衛•芬奇導的所有片子裡最喜歡的一部,也是布拉德•皮特演技最好的一部,單詞酷到爆!振聾發聵當如是,最後一幕經典哭(˘̩̩̩ε˘̩̩̩)

《美國往事》人生如夢難預料啊~萊昂的藝術巔峰,當年辭導《教父》的遺憾算是補回到《往事》裡來了,就連大小演員的選擇上都非常可圈可點

《黑天鵝》就是喜歡這種極端的美陰暗的美自我剖析分裂認知,與自己的一場相愛相殺。整篇隱喻和伏筆很多,值得細品

《消失的愛人》還是來自於大衛•芬奇,劇情起伏愛恨夠味,婚姻的另一種審視解讀,對女主這樣的高智商心機婊反社會人格就是欲罷不能

《午夜巴黎》典型的伍迪•艾倫製造,文藝奇幻小清新,情趣哲理淡雞湯,演員選角非常貼近,太羨慕男主角的這場奇幻旅行

《成長教育》不是簡單的英倫女校愛情片,真實擊碎少女夢打臉灰姑娘,男女主都很夠味,幾個場景堪比油畫,不得不喜歡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看完就知道女主那麼美麗的身影這輩子是忘不掉了(何況我還是女生)性愛,嫉妒,本能,人性,時間,善惡......這部電影包含了太多東西,看再多次都說不完也說不清

《贖罪》個人認為是喬•懷特的巔峰之作,畫面精緻考究,男女主角的首次做愛都要文藝到書架上,男主二戰撤退場景的那個長鏡頭足以載入影史教科書!就連凱拉•奈特利那條美到無邊的綠裙子都讓人忘不掉嚶嚶嚶嚶 ( ๑˃̶ ॣꇴ ॣ˂̶)

《末代皇帝》外國人眼中的東方之美在電影中表現得非常典型,也許外媒的眼光會比我們自己審視本國曆史更多些客觀。歷史,家國與個人的一生,一把辛酸淚啊

《千與千尋》沒理由的,宮老作品裡最喜歡的一部,看了N遍,大於《幽靈公主》大於《哈爾的移動城堡》大於《側耳傾聽》大於其它

《大話西遊》這個大家都有同感的,小時候看和現在看簡直是兩部戲,那個像狗的人。其實星爺演的不少片子都很有內涵,小人物的業界良心

《低俗小說》大神昆汀的當然不能不提,典型的咬尾環形蛇結構,整篇從哪兒看起都可以。約翰•特拉沃爾塔和烏瑪•瑟曼的那段扭扭舞是永遠的經典。

《霸王別姬》個人認為是張國榮最好的作品,人生如戲而戲裡戲外只剩唏噓。最難忘的是程蝶衣與段小樓在文革時的相互揭發,記得當年互畫相勾眉時原也說好是一輩子的。

3.劇情一般但畫面夠美能讓我覺得就算當畫片也是相看兩不厭的~

《惡女花魁》沒有太多劇情可言,但是超典型的蜷川實花風格,大面積對比色塊的使用和獨到的和風特色,有的人很討厭但我很喜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管猴子老虎媽媽和派之間啥關係,不管誰吃了誰心有猛虎還是薔薇,最起碼畫面太過瑰麗神奇直擊我心

《藝妓回憶錄》一直對章子怡挺路人的但在這部裡真心太美了,和服的優雅細膩表現得很到位,東方女性的溫婉與堅韌是共存一體的。鞏俐和楊紫瓊的扮相亦十分驚豔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種小冷神風格的作品都是我的心頭愛,超嚴格的對稱美學和童話色系的構圖渲染精緻得就連處女座也挑不出問題了吧哈哈 (๑ᵒ̴̶̷͈᷄ᗨᵒ̴̶̷͈᷅)

《道林格雷的畫像》沒辦法我是王爾德的腦殘粉,這部也算小說改編電影的成功之作了,本•巴恩斯本身就是一幅畫實在無力抵抗

《孔雀》顧長衛作品裡最喜歡的一部,隨便暫停的一幀都能入畫,清淡的陣痛,然而哪怕在只有藍白色系的年代,美就是美

《陽光燦爛的日子》覺得看的是爸爸的童年又像是自己的童年,真實但又縹緲很奇妙的感覺。原著是小流氓王朔的《動物兇猛》,作者本人在電影裡也非常應景滴客串了一把,他筆下的人物就是那麼馬小軍方槍槍,夠味。怒喊出一句SB吧,因此一部可以原諒姜文之後所有的爛片

《肖申克的救贖》之前忙著吃飯居然沒把這部寫上,斯蒂芬•金最好的小說沒有之一,電影亦翻拍得極佳。“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他們的羽毛太鮮明,歌聲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們走。”

《小鞋子》有段時間很沉迷於伊朗電影(沒辦法對中東波斯輪廓完全沒有抵抗力๑ˇεˇ๑)但翻來覆去最喜歡的還是這最簡單的一部。因為政治關係伊朗的電影大部分所拍攝的都是孩童世界,但恰恰孩童的視角又能把世界看得最真。純真也許會逝去,但最珍貴的東西是貧窮、戰爭、疾病也掩蓋不去的

《恐怖直播》一直覺得這個名字譯得不太好,否則起碼能早至少一年看到這部好電影。韓國的電影進步飛速還越來越鋒利,這一部不僅思維多視角人物多狀態而且基本全程無尿點。我們每個人到底在扮演著多少種不同社會角色而有著不同利益懷著不同心情?剪輯利落尋味豐富,佳作

《蒂凡尼的早餐》居然有很多人聽過Moon River卻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個人認為是赫本最佳之作勝過羅馬。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不安全感就是一隻在雨天淋溼的沒有名字的貓

《陽光姐妹淘》一群瘋姑娘的故事,跟我們一樣。如果有一天,歲月與現實磨平了你的稜角,丟棄了你的夢想,打散了你的朋友,記得坐上回程的列車,給過去那個有點傻有點委屈的自己一個擁抱

《沉默的羔羊》因為這部電影找了漢尼拔的所有小說原著來看。近兩年NBC電視臺的美劇《漢尼拔》雖然也算細膩藝術有質感但比起安東尼•霍普金斯的Dr.Hannibal還是差了半個宇宙

《大魚》個人認為是蒂姆•波頓的最佳力作,也是被譯名坑壞的典型,勝過剪刀手勝過理髮師勝過巧克力勝過其他,超級蒂姆式奇妙有趣光怪陸離亦真亦幻的好故事,父子之情的另外一種講述版本

《七宗罪》是我看的芬奇的第一部電影,又是和皮特的黃金搭檔而且還有老摩根,第一次看時甚至瞎眼到沒認出如今的總統大人凱文大叔 ˘̩̩̩ε˘̩̩̩總之佈局精巧,結局大愛。“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怦然心動》清新甜美治癒系裡百看不厭的一部,演員實力可圈可點。好吧我承認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故事是有那麼一點傻氣俗氣小孩氣但我就是那麼傻氣俗氣小孩氣滴喜歡它

《亞當斯一家》這裡說的是1991年的電影版本。這部個人主觀性強一些,有人說垃圾我卻很喜歡,哥特迷應該不會陌生,向已故的勞爾爸爸致敬!

********

可免費在線看電影、電視劇

一起討論,一起成長!!

********


糖心電影


現在好多電影一遍都看不懂,要看完後找找大神的解讀,再回味一遍,才能把思路捋明白。

就像最近的《邪不壓正》,電影裡藏了太多導演的小心思,別人幫你點播一下,頓時恍然大悟。電影中,屋簷上是一個世界,屋簷下是一個世界。簷上天真浪漫,甚至可以裸奔,簷下爾虞我詐,你死我活。

還有最後巧紅為什麼要離開?作為李天然的精神領路人,當李天然實現自我突破,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巧紅的任務就完成了。也許明白了這些,你就不會再糾結電影最後兩人沒有在一起,走出電影院還在鬱悶。

當年看《派的奇幻漂流》,也想的太簡單了。一個是美好的童話,一個是殘忍的事實。我當時固執的選擇前者,還和朋友爭辯,電影有多種解讀,就看你願意相信哪個故事,我願意相信那個美好的故事。朋友反駁:李安作為大導演,不可能純粹借用視覺效果講述一個奇幻故事,肯定有他的深意。導演在後來接受採訪時也說過,怎麼才能把這樣一個殘忍的故事委婉的表達出來。證實了朋友的觀點。

後來我反思,確實自己看電影,想的太膚淺,只停留在表面,電影絕對不僅僅是講故事(當然能完整的講完一個故事也不簡單),很多電影都有自己深層的隱喻。這種電影太多了,像《太陽照常升起來》《太空漫遊2001》等等。小說也是,最經典的《紅樓夢》,僅僅是一本愛情小說嘛?顯然不是!

好電影,值得我們去深思,去反覆品味。


馬小丘看電影


我覺得是像《盜夢空間》《教父三部曲》等之類的,懸疑類的,破案類的等等,我比較推薦教父三部曲,教父系列我每個片子都看了至少兩邊,尤其是教父2,小涵都看了好幾遍,劇情中間穿插太多,有老教父的發展史,還有新教父的發展史,劇情變化也很豐富。

還有《教父》家庭中間的各種人物關係,還有一些背叛的存在,劇情伏筆也有很多,所以比較燒腦,但是看著也很有意思,更是佩服教父的智商,電影《教父》還被評為了男人一生必看的電影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