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武漢、長沙這三個城市,教育和醫療各自有哪些優勢呢?

紫天AD世紀


三個城市都屬於中國萬億俱樂部的成員,雖然深圳以兩萬多億的GDP總量領先於武漢和長沙,經濟發展上深圳的優勢最大。


但在教育和醫療方面,深圳就不存在這樣的巨大優勢了。


這裡僅以高等教育進行比較

  1. 武漢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7年,武漢有普通高校84所,在校研究生12.7萬人,在校本科及大專生94.8萬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7所、國家重點實驗室2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百所。

  2. 2017年,長沙擁有普通高校51所,在學研究生6.16萬人,普通高校在校學生61.04萬人,增長3.5%。

  3. 深圳,截至2017年有普通高等學校12所,在校學生9.67萬人。普通本專科在校生8.06萬人;成人本專科在校生2.14萬人;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研究生1.61萬人。


無論是從學校的數量還是在校生的數量進行比較,武漢的教育資源最佳,其實是長沙,深圳最弱。


醫療資源方面(截至2017年末)

  1. 早在2011年武漢每千人就擁有床位數5.44張,居中國第一;每萬人擁有醫師數26人,居中國第六。武漢有衛生事業機構5700個,其中醫院335個。醫療機構共有床位9.16萬張,其中醫院7.84萬張。衛生技術人員達到12.74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63萬人,護師、護士5.13萬人。

  2. 2017年,長沙有衛生機構4493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87個。衛生技術人員7.74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2.93萬人註冊護士3.65萬人。衛生機構床位7.37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6.65萬張。

  3. 深圳有衛生醫療機構3492個,其中醫院135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43868張,其中醫院病床3.99萬張。衛生技術人員8.53萬人。

在醫療方面,武漢優勢最為明顯,深圳和長沙相比,一個在醫療機構和床位方面優勢明顯,一個在衛生技術人員數量方面佔優。


駑馬


中小學高考:

北京> 深圳>上海>長沙>武漢;

大學數量:

北京> 武漢>上海>長沙>深圳;

大學畢業生去向:

北京>上海>深圳>>武漢>長沙;


SLOVEM1


談教育的話,深圳是面向未來,與國際接軌,很多創新教育集團開發了新的培訓課程,這個是另外2個城市不足的地方。武漢傳統的教育是強,數一數高校,就多得不是深圳和長沙能比的,但是培養的人才都流失到東部沿海發達城市了,所以自身的科技轉化能力差。長沙是新興的中南部城市,將來一段時間會埋沒在武漢和廣州的陰影中,但是發展潛力很大。


趣車智匯


這個不用說武漢第一,長沙第二,深圳屬三,當然深圳有些名校研究院在那,但水平不敢稱大。


LH42386


武漢地位想憾動.十分不易.,現在不是一個檔次,


LXW4217635628


深圳墊底,武漢教育醫療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