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貨架涼了,“無人”零售離終局還有多遠?

無人貨架涼了,“無人”零售離終局還有多遠?

文 | 西局

要觀察一個風口的消逝,沒有比這兩年更方便的了。比如,已經涼了的無人貨架。

而近兩年內一直被炒得火熱的無人零售,也由此必須面臨一個有些尷尬的問題:不到兩年的時間,這個領域就似乎已經走到了“下半場”。而接下來,誰又將引領下一步的風向?

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了“新零售”,但誰也沒想到,之後的一兩年裡,這個概念迅速被風行的“無人零售”代替,各種“無人”業態站上風口,給大眾好好洗了一遍腦之後,這陣風又迅速地冷靜了下來。

最先火爆和涼涼的是無人貨架。西局不完全統計了一下,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大約有30多家創業公司入局,其中知名的有拿到了超過8億元融資的果小美,近5億元融資的猩便利等。然而,當時間進入2018年,這一領域傳來的消息,從猩便利和蜂小櫃的撤點,到七隻考拉的裁員傳聞,再到最近果小美CEO、番茄便利創始人殷志華的離職,唱衰之聲不絕於耳,彷彿已經全線進入“冬季”。

然而,這並不是無人零售的終局。

就在8月11日,居然之家的首家盒馬鮮生店在北京順義開業。居然之家停掉了傳統的超市,而它之前曾經佈局的無人便利店Eatbox,也已經宣告失敗。在去年6月測試的兩家門店,在年底就已經拆除。

刷臉進門、無人收銀,“無人店”也是去年開始興起的新業態,曾激發了無數人的好奇心。但是,無人便利店也難免真的門庭“無人”的場面——去年10月,繽果盒子兩家上海無人店關閉,年底,珠海的店面也悄然消失。

當然,仍有無人便利店創業項目在持續獲得資本的青睞。在今年年初,繽果盒子完成B輪融資;3月,便利24獲得紅杉資本的千萬美元級融資;6月,EasyGo和“在樓下”兩家無人便利品牌也先後拿到了融資。

但總歸,這是一個被巨頭們帶動的無人零售新業態。從去年淘寶節亮相的阿里淘咖啡;到今年年初,亞馬遜無人零售商店Amazon Go正式對公眾開放、京東無人便利店紛紛開門納客,還是巨頭們玩得更加得心應手。

各種無人售貨終端也在覺醒。去年年底,智能售貨機公司甘來獲得了過億元B輪融資;今年3月,獵豹移動一口氣在水立方發佈了5款機器人新品,其中就包括可透過生物辨識尋找目標顧客進行推銷的零售機器人“豹小販”;以及運用機械手臂打造的無人咖啡機櫃“豹咖啡”。

“無人”零售還只是走到了戰役的中端。只是,無論是無人便利店,還是無人零售終端,下一個站上風口的“爆點”究竟是誰,以及它會不會成為又一個“無人貨架”,還是個未知的命題。

但總之,有一件可以確認的事實是,僅僅“無人”並不是新零售的真諦。為了無人而“無人”,難免最終真的會走上“無人”的境地。

被“吃倒”的無人貨架,並不是真“無人”

無人貨架,大多數是給“吃垮”的。

它們大多是開放式貨架,用戶拿了商品,掃一掃二維碼,完成支付。

需求是剛需,資本的熱度激發了創業者們的熱情,短短時間內,無人貨架立刻成為了新興的創業模式,儼然是“新零售”和“無人零售”的尖兵。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畢竟,沒有任何技術驅動的開放式貨架,只能靠人類“道德感”運作。

為了“無人”而“無人”,最終卻要和人性博弈,使得無人貨架生意走上了失敗之路。

有的貨架或機器上會有攝像頭的存在,但也僅此而已。它無法識別貨物和用戶,無法及時報警。高額的貨損率成為壓垮無人貨架的主要因素,而本就基於低成本、易鋪設的基礎才興起的無人貨架,無法承受“智能化”帶來的成本。

無論是RFID還是計算機視覺。

與之相比,封閉狀態的無人便利店,似乎有更大的優勢。但它們,同樣也要面對“成本”這個坑——節約掉幾個收銀員的工資,和無人解決方案比較起來,誰比較有利?

在儘量減少成本的情況下,把店面開下去,實現規模化,才是它們的目的。

採用無人解決方案,對於它們來說,最大的意義,也許一是在於提高用戶體驗、滿足用戶需求,二是節約人力成本投入。因此,應用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的人工智能化解決方案,短期內不會出現在它們的店內。而RFID和二維碼以及互聯網的解決方案,在技術上的投入相對較小。但是,其中的問題,也被無數次的提出過。

在運營成本上,儘管節省了店內的人力,但是在後端支出,例如貼RFID標籤、識別商品上,以及應對破壞、結算作弊等行為上,其他的運維支出也並沒有消失。也有一種說法是,無人便利店應用封閉社區內無法利用的閒置空間完成購物店面佈置,是節約了房租成本。但實際上,這種無人值守空間再利用,和它是否是便利店就無關了。

而在用戶需求和體驗方面,如前所述,RFID和掃支付二維碼等的購物體驗,新鮮感並不足;這種便利店的品類也大多被限制在零食、飲品等日雜上。中老年人群,也大有可能對此望而卻步。

能夠真正考驗它們的,並不是技術,還是線下開店的那些老問題:選品,選址,庫存,供應鏈,規模化運營,等等。

而這些中間環節,正是巨頭們的“新零售”想要縮減的東西。

無人貨架涼了,“無人”零售離終局還有多遠?

無人便利店:更像是巨頭們的生意?

亞馬遜、阿里和京東,給無人便利店業態做了最好的展示。

Amazon Go主要運用了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算法和傳感器融合技術。當用戶購物時,貨架前的攝像頭會採集用戶手在進入貨架平面前的圖像,當用戶拿了商品離開時,圖像也會被採集,然後兩次採集的圖像將會被系統進行對比,判斷出用戶是拿出貨物還是放入貨物。貨架上也佈置了紅外傳感器、確認商品被取走情況的壓力感應裝置以及荷載傳感器,來記錄哪些商品被放回了原處。室內定位技術則輔助Amazon Go將用戶和物品關聯。

去年的阿里淘咖啡的技術也是一整套無人解決方案,據預測,可能是機器視覺和RFID、體態識別等技術的綜合應用。

基於圖像識別等技術,它們能夠實現的,是真正“拿了就走”的智能化體驗。但其背後,是鉅額的造價:一個Amazon Go就大約需要千萬美元級別的投入。

這類無人店的面積也受到了限制。當眾多顧客集中在一個區域時,定位系統極易產生誤差,圖像識別也對GPU帶來了高負荷。因此,在AmazonGo中,最大承載顧客人數大約是20人左右,否則系統極易出現故障。

並且,無人便利店的技術,不僅體現在前端減少收銀和售貨人員而已。在後端,還存在著物流配送、倉儲分揀、進銷管理、用戶分析等各個系統的驅動。

而無人便利店的創業者們必須面對的一件事是,曾為它們“打樣”的亞馬遜和阿里,並不是要以開店為生的。

同樣是兩家沒有邊界的龐大帝國,對於亞馬遜和阿里而言,它們的體系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從巨大的用戶系統,到雲服務,到現在的物聯網戰略。同時它們也在不斷進行對線下的零售商進行併購,以及建立物流配送和倉儲體系。

電商曾給實體商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而現在,流量紅利的消逝,也讓線上面臨擴張的瓶頸。在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裡,電商也將成為過去的傳統概念。把線上、線下、物流結合在一起,去掉中間環節,提升配置資源的效率,才是核心。就好比,物流的核心不是快,而是降庫存。

而亞馬遜和阿里,不僅限於成就一家電商平臺,而是想要全面成為一家為滿足客戶需求的企業服務提供商。

馬雲在2017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說:“我們(阿里、Facebook、亞馬遜等)才是真正的現代服務製造業。我們背後有強大的製造能力、設計能力,把服務當成產品的能力,它不是網絡上走來走去的一些Program。現代服務業本身就是真正的製造業。”

馬雲還說,未來並不屬於互聯網公司,未來是屬於那些利用互聯網公司最出色的公司。線下和線上互補,打通和縮減整個供應鏈條的中間環節,Amazon Go和阿里的無人便利店,就是巨頭們作為企業服務提供商,面對零售商們的展示:如何在線下展示產品、硬件、服務,而通過線下,又是如何獲取用戶的數據和體驗的。

它們最終的形態未必是“無人”店,而是可以在零售的任何一個環節上“無人”。

7-11、居然之家等傳統零售行業的巨頭入局,也是在未來去中心化、去人工化新業態上的試水。近年來崛起的眾多智能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也將是這類巨頭的合作伙伴。

從這個角度上看,這場遊戲的主體,仍將是巨頭們的博弈。

智能貨櫃會有春天嗎?

無人貨架涼了,“無人”零售離終局還有多遠?

零售業的大趨勢,一定是去人化。

而對於節省人力成本問題,在零售終端上,已經有了一類比較普及的產品,那就是自動售貨機。雖然電商大行其道,但是最靠近消費者的線下零售終端,始終也無法被其取代。

依託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的純視覺智能貨櫃,也在這個背景下嶄露頭角。

2018年初,深蘭科技推出專為辦公室貨架企業定製的千元級機器視覺小蘭冰櫃。單開門,掃碼開門,依靠機器視覺識別商品,用戶拿貨走人,關門自動扣款。

YI Tunnel在早期推出無人結算臺之後,目前也推出了主要依靠視覺動態識別技術的智能貨櫃,並且在用戶拿取商品後,商品不放回原位機器也可自動識別。

獵豹的“豹小販”,基於多傳感器融合、生物識別等技術,可在購物中心、圖書館、遊樂場等場景內應用,類似於沒有人操控的售貨手推車。在水立方的發佈現場,據傅盛表示,當天豹小販的銷售業績還不錯,是個頗為吸引眼球的產品。

這類產品,試錯成本更低,適合的場景也更多元化,支付體驗和供應鏈端也更完善。在人力成本增加、移動支付普及的時代,自動售貨機在海外已經大為流行。據統計,美國平均每35人佔有一臺自動售貨機;在日本,用於銷售飲料的自動售貨機就有250萬臺之多。有機構預測,到2020 年我國將有 138 萬臺自動售貨機。

自然,主要依靠圖像識別技術,也會有識別速度較慢、對選址的採光等等的要求。西局也曾體驗過某品牌售貨櫃時,發生等了半天,也沒有識別成功的情況。

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適合“智能”售貨機的市場機會,無疑是巨大的。

已經“風停了”的無人貨架,又是否能夠東山再起,向智能售貨的其他終端升級?這還是個未知數。但總之一句話,新零售並不意味著“無人”,“無人”只是新零售的一種補充。為了“無人”而“無人”,最後也只能走上無人問津之路。

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新零售,還遠不是終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