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上海以前的法租界,現在具體在什麼區域?可不可以說的仔細一些?謝謝各位?

時光機131901192


上海法租界在英租界即後來的公共租界南部,上海縣城城牆外的北部。

其範圍是:東到黃浦江十六鋪碼頭。過去十六鋪碼頭北部也叫法蘭西碼頭,這個地方的黃浦江邊歸法租界。

北到延安東路延安中路一線。延安路過去是一條河,叫洋涇浜,是法租界和英租界的界路。

西部到華山路。

法租界南部界線的西部是肇嘉浜路。肇嘉浜路原來也是條河,是法租界和華界的界河,解放後填浜築路變成肇嘉浜路。南部界線東部是人民路,一直到外灘。人民路過去是上海縣城牆,民國初年拆除城牆填平護城河修了一條環路,就是現在的人民路。法租界就在老城牆的護城河北部,護城河是法租界南界。

上海曾經號稱三界四方,所謂三界就是公共租界,法租界和華界。所謂四方是公共租界為一方,法租界為一方,華界南市老城廂及以南地區為一方,北市的閘北地區為一方。

租界和華界的界線在當時十分清楚,部分地區的界線有鐵絲網和閘口關門,各界管理很嚴格。

從城市建設上也可以區分出來,公共租界的建築高大壯觀,如外灘的建築,南京路上的老建築。法租界的建築浪漫溫馨,如淮海中路的商業建築,西區老洋房等建築。華界的建築以江南水鄉建築為主,如南市老城廂裡的城隍廟豫園等建築,以及石庫門建築。當然石庫門建築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也大量存在。


陳丕華



當時法租界最著名道路有:

霞飛路(今淮海中路)、貝當路(今衡山路)、呂班路(今重慶南路)、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法蘭西 外灘(今中山東二路外灘)。




中共一大、二大會址、孫中山故居、周公館、團中央舊址等很多近代歷史遺址都在這一區域。蔣介石、宋子文、孔祥𤋮、張學良、宋慶齡、梅蘭芳、巴金、柯靈、鄒韜奮等一大批名人故居也都集中於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的法租界,遺留下來一大批近代歷史保護建築,如錦江飯店、徐家彙天主教堂、襄陽路東正教堂以及多處成片集中的洋房住宅區,成為上海的歷史見證和一道萬國建築風景。



探尋舊上海的歷史,如同面對一位安詳儒雅的老人,從容溫靜,底蘊深邃,將百年的風雲變幻和歷史滄桑娓娓道來,給人帶來片刻的寧靜與雅緻,可以洗滌繁華都市帶給人的浮躁和迷茫。


灩瀾一叟



法租界萬國儲蓄會霞飛路公寓

在很多講老上海的小說或者電影裡,經常出現法租界的場景,常見這樣的橋段:法國巡捕房鳴笛抓人、各種人物避難法租界、黑幫各種勢力你死我活地火併......法國巡捕房是外地人對舊上海一個象徵性印象。


法國梧桐掩映的武康路

上海法租界跨過去的盧灣區和徐彙區,東部狹長地帶則伸入今黃浦區。上海法租界是法國在華四個租界之一,在四個法租界中開闢最早、面積最大,也最繁榮,另外三個分別是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1849年4月6日麟桂與敏體尼正式簽字換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時的法租界僅有986畝。1900年經歷小幅擴張,1914年開始大幅擴張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發展成上海最好、最高級的住宅區。1943年7月30日,汪精衛政權收回最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稱第八區,法租界歷史旋即宣告結束,歷時近百年。


上海基督教諸聖堂

上海的其他租界在後來逐漸合併到一起,稱為公共租界,唯獨法租界獨立存在。這體現了法國對外殖民政策的獨特性,概括說就是法國當局對殖民地多實行領事或總督領導下的直接統治,法國政府對殖民地的控制程度遠高於其他列強,對殖民當地的文化翦除和滲透很強,實行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治外法權。因此電影裡經常有革命分子躲在法租界的小洋樓裡,中國警察無法進去抓人的情節。另外,法國殖民政策也就是當今留存的法國海外領土最大人口最多的原因之一。


法租界公董局大樓

近代上海是一個因租界繁華集榮耀與恥辱於一身的城市,也是個魚龍混雜,烏煙瘴氣的城市。 上海法租界是國中之國,也是幫會組織的大本營,是黃金榮、杜月笙的發跡之處。當年,法租界採取以華治華政策,黃金榮是唯一的華人督察長。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依仗法國主子起家的黃金榮,利用手中的權利,販運鴉片開設賭場,聚斂了大批的財富,成為赫赫有名的流氓大亨。當年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失敗後,悲觀失望的蔣介石一度辭去軍職拜師他的門下。



杜月笙故居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樓下一間十八平方米的客廳內召開。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位於上海市區黃陂南路374號(原法租界望志路樹德里106號)。 紀念館的“一大”原址是兩棟磚木結構的兩層石庫門樓房。

位於法租界的上海中共一大會址


天闕867


不好意思,這個問題沒研究過,可百度一下吧!祝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