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助力新“寧波幫”圓夢故里

本報訊(記者王珏 通訊員 鄭祖軒 陳巍)“目前,企業已和泰國、迪拜以及歐洲多地對接新能源光伏項目的應用。”近日,記者從知名“寧波幫”人士趙安中之子趙亨文處獲悉,他在鎮海創辦的生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經過7年“中試”,已具備產業化條件。

海天雄鎮,赤誠商幫。改革開放40年,“寧波幫”人士在鎮海發展路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今,新一代“寧波幫”人士,用創業創新的方式詮釋新時代的“寧波幫”精神。與此同時,鎮海也通過精準服務招才引智,讓更多的桑梓情懷結出雙創果實。

依託趙亨文、香港商會總會主席胡瑤等人積累的人脈,鎮海區多次邀請成功企業家向青年學子傳授創業經驗。今年,趙亨文還被聘請為鎮海區“招才大使”。寧波市海外青年英才創新創業委員會會長包文俊、美國加州鎮海留學人員聯絡站站長劉雨晨等人,近年來也積極為家鄉建設網羅英才。在他們的幫助和引薦下,近5年全區引進各類投資項目37個,引進資金約10.1億美元,推薦申報評選國、省、市計劃人才35名,為鎮海人才強區戰略提供智力支持。

此外,鎮海還組織參與“寧波幫”文化節、甬港經濟合作論壇、海外青年英才創新創業鎮海論壇等活動,會聚更多“寧波幫”後人和留學創業人士回報故里。

依託“最多跑一次”改革,鎮海用高效服務呵護新“寧波幫”人士的興業熱忱。香港大生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寧波同鄉會副會長包海東想在鎮海開設一家工廠,在辦理外資企業設立備案回執過程中,從取號、網上申請、審核到領取回執,整個流程只用了12分鐘。包海東禁不住讚歎:“鎮海辦事效率比香港還要高。”

除了落戶時的高效服務,鎮海對新“寧波幫”人士及隨遷人員的子女就學、購房補助、社會保障等服務實施“一門受理、一站服務”。據悉,鎮海已累計服務新“寧波幫”人士20餘人次,解決30餘項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