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即將到來的雙普會,美國安全顧問博爾頓就中導條約釋放緩和信息是何考慮??

幸福地帶2


前幾天有報導,美國有人表態特朗普這次不會和普京有會談,後俄羅斯又有人出面表示兩國總統會有會面。可能又是雙方在某些利益方面相互試探吧!

這次雙普會主要是中導條約,俄歐軍事防務。美國前陣子存揚言要退出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簽定禁止中程導彈研發,旨在解除中程導彈對各自盟友國和鄰國的威脅。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斷東擴,加之蘇聯解體,俄羅斯的戰略縱身受到擠壓,迫使俄羅斯加大歐洲方向的軍事防務,使得俄歐關係出現緊張,特別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事件,以及敘利亞戰亂。這就使得美國在歐洲防務上力不從心。

美國一度要求歐洲盟友國增加防務費用,加大俄歐之間對抗。目前歐洲許多國家並不想和俄羅斯正面發生衝突,歐洲在能源方面需要俄羅斯。

其實歐洲各國也想在軍事方面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早前也就提出要建立歐洲軍隊。雙普會能否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就維持中導條約談出個好結果呢、難說!這一切大概要取決與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是美國先提出的。為此說美國拉攏俄羅斯也好,對俄羅斯弱硬兼使、作假欺騙也罷,主要目的就是維護美國的軍事戰略布暑和利益。維持美國的世界霸權。

當然退出中導條約不光是針對俄歐緊張關係,還有中東伊朗、亞洲的中國。伊朗的中短程導彈讓美國軍隊在波斯灣感到威脅。中國的東風導彈讓美國的航母和艦船不敢囂張靠近,在日本、韓國以及關島的軍事基地無不在東風導彈的控制之下。近日德國為配合美國就有人提出,要拉中國進中導條約,德國又不是條約國,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中國發言人就有嚴詞回答,中國的事情德國沒有資格操心。

特朗普上臺以來,打著美國利益至上,歪打正撞,與他商人出身分不開的,政策上出爾你反爾,朝定夕改,仗著經濟、軍事世界第一的老本,制裁,貿易戰、武力威涉並舉,暫時是得到一些利益,但並不代表能長期維持霸權。

所以說想要美國能維護中導條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儘管這次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可能又要來弱硬老套路,他存經和普京總統會面時,就提到中國的導彈問題。真真假假也好,大嘴胡說也罷,發展的程度,都是建立在美國國家利益範圍內,只要美國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受到損害,美國什麼壞事情都會做出來的,維持世界霸權主義是特朗普及美國的戰略願望。


暢天下


博爾頓釋放的緩和信息,表明美國感到了壓力了,這壓力非常大,否則以特朗普的性格怎會如此做派。

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個時間點,那就是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本來中導條約就是為了解除歐洲被蘇聯威脅的擔心而簽訂的,那時候的美國還信誓旦旦保護歐洲,所以也沒出啥大事。不過現在不同了,特朗普的退群和美國第一的政策,直白地把盟友拋棄在腦後,這讓歐洲國家很擔心。所以法國總統提出了組建歐洲軍的建議,有別於北約,有自己的指揮系統。

這時候特朗普不幹了,斥責組建歐洲軍的做法是荒謬的。這也直接對美國產生了壓力,就是如果美國退出“中導條約”歐洲就組建自己的軍隊,這會讓美國失去控制歐洲的能力。權衡之下特朗普做出了緩和的說法。希望拉住歐洲繼續在自己的管轄之內。

這說明特朗普雖然肆意妄為,但也不是不顧實際的蠻幹者,也許特朗普還在考慮到底退不退“中導條約”,這個選擇很難。

另外還有一個可能,就是美國拿“中導條約”做籌碼。逼迫俄羅斯在伊朗問題上,以及其他一些問題上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所以在我看來,美國的所為緩和是不可信的,是有其目的的。


春風踢碎鬼門關


在即將到來的雙普會期間,美國安全顧問博爾頓,就中導條約釋放了一定的緩和信息。因此,我們可以看得出,實際上博爾頓放出的緩和信息,是希望能夠讓雙普會上有一個好的會談氣氛,向俄羅斯釋放這樣一個信息,也是希望能夠讓俄羅斯有所鬆懈,或者是將在雙普會期間,向俄羅斯提出一些自己新的條件要求。


當然,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遭到了歐洲國家的強烈反對,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中東國家的利益。所以,美國也不得不為自己是否真正的要退出中導條約,作出認真的考慮。如果說美國退出了中導條約,可能會引起歐洲國家的強烈不滿,從而導致歐洲國家的背離,這是美國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美國安全顧問博爾頓此次釋放出緩和的信息,也是在向普京進行的一種試探,也在向普京釋放煙霧彈,以此來迷惑普京。如果說這種試探性的捕捉到了俄羅斯確實的立場,那麼,很有可能為將來美國和俄羅斯在中導條約上,在軍備競賽上,甚至在軍事對抗性演習上面,將有更多的課程和可談判的話題,提供更多的空間。



所以我個人認為,美國安全顧問博爾頓釋放的緩和信息,實際上是多方面的,以試探性的,當然也是虛假性的方式進行的。一旦有利於美國,或者是有利於歐洲與美國共同的利益,可能美國會作出選擇。美國是否真的會放棄退出中導條約?恐怕現在還不能夠作出結論,要必須等待美國宣佈不再退出中導條約,才能夠做出相關的結論。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一個出爾反爾言而無信的人。所以它的政策非常的反覆,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還是需要拭目以待。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G20峰會將於11..17日在阿根廷首都舉行,屆時全世界20喝國家的首腦(元首),齊集一堂,共商全球大事,協調立場。從美俄雙方官方變態可以看出,特朗普總統與普京總統儘管在法國舉行的一戰勝利100週年慶典會上,法國不允許他們會晤,但是他們一定會在阿根廷會晤。全世界非常關注。

美國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對許多問題具有發言權,而且是主動權。特朗普總統最近變態退出『中導條約』,理由是俄羅斯違背了中導條約,新崛起大國不受中導條約限制。但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來,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條約的理由或許牽強。因為,要是俄羅斯違背條約,那末可以呼籲國際社會制裁俄羅斯,而不是破壞條約,讓條約失效。所以本意可以看出,美國就是以比為理由,挑起更大的事端。

那末退出『中導條約』,對於美國有什麼好處?


第一,美國可以去掉身上的束縛,發展中程導彈。同時可以以此把俄羅斯拖入戰備競賽的老路上,把俄羅斯經濟拖垮。

第二,如果美國部署中程導彈,那末一定會在靠近俄羅斯的歐洲進行。這樣就打破了歐洲防務自主問題,也把俄羅斯與歐洲直接對立起來,如果他們開撕,那末正中美國下懷。

第三,俄羅斯為了自己戰略利益,普京說誰敢部署中程導彈,俄羅斯的導彈就對準誰。

第四,美國感覺這樣做,一剪三雕。

所有這樣說政策出爐就是博爾頓出的主意,之所以又放出口風目的是為普京與特朗普會晤做點鋪墊。不論他們見與不見,對美俄關係沒有特大影響。這樣做,無非是想把責任推給俄羅斯。


錦繡中華一捧土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目標是逼迫俄羅斯。並且使歐盟更加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

試想,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必須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這是美國把俄羅斯引向軍備競賽的關鍵一步。那麼歐洲別無選擇,讓美國牽著鼻子走入歐俄對抗。美國收穫戰略和軍費利益。

對這一點,法德等歐盟國家心知肚明,不得已被美國綁架。歐盟成為美國對付俄羅斯的砝碼。馬克龍忍無可忍當著特朗普的面嚷嚷,歐盟要建立歐盟軍隊。

歐盟的不滿是博爾頓在中導上釋放緩和的原因。

歐盟在二戰後依靠美國的安全保護,北約的安全體系依賴美國領導。美國對此付出了大部分的經費和力量。歐盟是既得利益者。特朗普耿耿於懷。

從根本利益上,歐盟不會和俄羅斯對抗到底。法德和俄羅斯的合作一直存在。而且希望與俄羅斯進一步加大能源合作。這是美國不願意見到的。歐盟沒有俄羅斯這個敵人,美國在歐洲的存在就是沒有理由。

由於馬克龍的建立軍隊牢騷,美國這次不得不退讓。退出中導條約也就失去意義。歐盟堅持不允許部署中導,美國將無可奈何。

因此,一些人認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針對東亞是不合適的。


老兵軍事觀察


我們不要被博爾頓老傢伙的鐵桿鷹派這種嘴皮子功夫騙了,老傢伙不但有白頭鷹尖銳的喙,有時候也具備狼外婆的狡猾。正如普京大帝一見面就調侃他問:美國國徽上的鷹,左爪子抓著十三支箭,右爪拿出十三枝橄欖枝,你把橄欖吃沒了,那枝是幹什麼的?因此老鐵認為,博爾頓以總統安全顧問身份在給雙普會打前站中,釋放的這種信息的用意就是,逗你玩。

特朗普要退出《中導條約》的立場發佈,無疑是博爾頓老傢伙的主張,美國要以此布大局,玩大戰略,這種立場不會變,如果普京不在絕對關鍵問題上服從美國意志,美國撕毀《中導條約》就勢在必行,他們不會考慮任何人的利益,拖垮或者征服北極熊是這些白頭鷹的終極目標之一,不會受外界左右。

老傢伙此來是要為雙普會美方訴求的主題試水溫,探探普京對伊朗石油出口、對DF快遞的支持力度,以及俄羅斯本身對美國退約後續行動的反應,是否有妥協讓步的可能,確定美方與俄羅斯交換的籌碼和代價,如果認為美方是因遇到某種阻力而首先妥協退縮,那就未免太小看了這倆老傢伙的霸道意志了。

在利比亞核問題上博爾頓翻手雲覆手雨的本事,就讓卡扎菲上了惡當,成功的騙取卡扎菲的信任,交出了核武讓老傢伙帶回美國消毀,然後在被西方聯軍完虐時,只能坐以待斃!此前川普與小金核談中,老傢伙也想故技重施,結果這狼外婆的尾巴太長,被小金看破,才未得呈。老傢伙深知普京的深謀大略,豈能中招?他的如此態度只不過是火力偵察連帶熱場而已。

美國退中導,目的之一是把DF快遞連同伊斯坎德爾及俄方另一款2千公里射程巡航彈拉入其中,重談中導條約。你俄羅斯同意並且說服了DF快遞,妥了,美國強大的海、空軍又恢復了十多年前在世界全公域到達,對其主要對手進行有效封鎖乃至武裝介入內政事務了;如果你做不到,對不起我就把搭載小型化核彈頭的中短程導彈部署在歐洲,用極端危險的核武威脅、拉著你跟我進行軍備競賽,再次拖死你;川普已經明言:″美國不介意展開軍備競賽,美國有許多錢!另外,美國還另外一個目標:在伊朗石油出口問題上,力求俄羅斯服從美國意志,合作幫助美國收繳伊油出口控制權。

目前美國中期選舉已結束,並且特朗普所在共和黨獲勝,通俄門失去了之前的威懾力,這顯示美國的政治氣候支持特朗普博爾頓們繼續瘋,操作空間寬鬆多了,不避諱給俄羅斯多送幾顆糖衣炮彈,這也是這次雙普會中特朗普自由發揮空間擴大,有底氣讓博爾頓提前畫餅的重大因素。

但無論如何,這不意味特朗普政府有任何立場轉變,鷹,是肉食動物,不是奶牛!


鐵嶺鋒


〇美國提出要《中導條約》目的是俄羅斯施壓,通過中導軍備競賽,拖垮俄羅斯。但真的決定是否退出,卻面臨兩難選擇。

〇美俄廢除《中導條約》,俄羅斯為加強防衛,必定在俄西部邊境地區部暑大量中程導彈,最吃虧、受威脅最大的是歐洲國家,尤其法德等西、中歐國家都在俄羅斯中程導彈射程覆蓋之內,而美國本土則不受中導威脅。歐洲國家等於被美國綁架,做了美國的人質,引發法德等國激烈反對。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歐洲防務不能依賴美國”,再次主張要建立歐洲自己的機動部隊。美國因而受到牽制。

〇《中導條約》雖為美俄2國簽訂的,但對其他有能力部署中程導彈的國家亦有間接約束力。一旦廢除,等於打開潘多拉魔盒,在美俄2家因軍備競賽大規模部署中導的同時,其他地區性大國,尤其中東等敏感地域的國家,如伊朗、以色列丶:土耳其、沙特等研發中導也具有了合法性,必將大規模發展部署中程導彈,形成連鎖反應。鑑於中導研發、技術等門坎較低,中導的部署將會迅速擴散、普及,世界將會變成中導“火藥庫”,最終美國也無法控制,殃及美國自身利益。

〇為此,美國也在舉棋未定。特朗普的決策團隊如果不是特別發瘋,對廢棄《中導條約》後果不會不有所顧忌。博爾頓放出緩和氣氛,是為美國最終是否廢中導留有迴旋餘地。



趙凡丁201


自從傳出美國要撕毀以前的中導條約,拿雙方的常規軍力相比,我個人認為美國不會這樣做,詳見以前關於這個話題的回答。

美國放出這個話題,主要還是針對歐洲,想讓歐洲再多出一點軍費。另外,在其它的國際事務中配合美國,少給一些麻煩。至於針對俄羅斯,那也只是一個警告,現在的俄國只要有核武足矣,現實與經濟也不允許它在中導下太大的本錢,別看它嚷嚷,那只是一個表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