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雙11狂賣農產品,批發商怎樣做才能分享電商流量?

天貓雙11狂賣農產品,批發商怎樣做才能分享電商流量?

前天是天貓雙11,農村淘寶通過淘鄉甜旗艦店這個平臺來組織了四百款農產品在雙11上進行銷售,銷售的產品涉及米麵糧油、水果蔬菜、肉蛋禽類。據天貓內部人士透露銷售的總體業績還是很好的。有一個農產品批發商問我,天貓雙11期間農產品的銷售對他的業務的發展有什麼影響?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我們都知道雙11是一個針對終端客戶的零售狂歡節,所以是全國的用戶在下訂單。而對於批發商而言,所有的批發商的經營都是侷限於地域的,比如說在北京做批發、在上海做批發、在廣州做批發。所以任何一個批發商沒有辦法來做全國性的物流配送服務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弊端。

正是由於這個弊端的存在,所以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關於生鮮零售的機會。就是會出現一個線上銷售的運營平臺,它能夠對接所有訂單,然後將訂單分發給所有供應商,由供應商來完成整個的基礎配送。這也是這些年電商平臺能夠發展的一個基礎原因,也是電商發展的基本邏輯。

也就是說有一個專門的人來收集訂單,然後將訂單給到每個本地化的供應商,由本地化供應商提供快遞,將產品快遞給用戶。這就是電商平臺過去的一個基本邏輯。但是電商碰到了生鮮這個品類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就是就算有人能夠收集到訂單,他也找不到一個本地服務商可以在很多個城市同時提供商品的配送和打包的服務。因為每個地區的批發商都是分散的,都是經營一個地區,而並非多個地區。所以農業想利用電商模式進行直銷是有前提條件的,這個前提條件就是有品牌商或者渠道商具備全國性的銷售體系,可以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打包、配送的服務。這是一個基礎的前提條件。

我們能看到在生鮮這個領域,尤其是果蔬這兩個品類完全沒有全國性的渠道商或者全國性的品牌商。那這對於整個中游的批發商而言就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如果你可以率先成為全國性的品牌商或者分銷商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分享到雙11的一個流量。因為你可以針對多個城市的訂單進行配送和打包發送,那麼電商的流量和紅利你就能分享的到。

雙11其實給批發商提供了一個成長的方向:就是由單一地區經營向多地區經營轉變的方向。實際上我們也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雖然雙11為所有批發商提供了一個可以成為全國性渠道商或者品牌商的機會。但是如果你做不到會發生什麼?

如果你做不到的話,那麼競爭對手長大之後,或者淘寶天貓這種平臺找到有能力的團隊來做這件事情之後,那麼批發商傳統、單一地域的批發生意就將被擠佔空間,就會逐步走向死亡。

所以雙11對於我們整個農業、果蔬行業來講,提供的既是機會也是威脅。只有一種可能性,我們會死亡,就是我們不變化。我們要麼迎難而上,我們去長大、做強。要麼我們收的更小,小到可以成為將來這個運營服務商的某一個地區的服務點,那麼你也可以獲得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