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和河南同樣作為人口大省,同為黃河中下游平原,兩省在發展潛力上誰更有後勁?為什麼?

虎頭媒體


山東是沿海省份。河南是內陸省份。論經濟和以後的發展,也比不過山東。兩個省人口差不多,鐵路(包括高鐵)比山東發達。航空河南只有鄭州新鄭機場洛陽北郊機場南陽姜營機場,而看山東(不含青島濟南)煙臺臨沂濰坊威海日照東營濟寧這幾個地方的機場和在建的菏澤以及已經規劃的聊城機場等等,都超過了河南其他城市。雖然山東的鐵路不如河南,但是山東在奮力直追,除了已經開通的京滬高鐵青榮城際外,不久的將來,濟青高鐵,青連高鐵魯南高鐵,京滬高鐵二線京九高鐵,濟鄭高鐵還有規劃的幾天重要城際鐵路,山東的鐵路也會超過河南。

在對比經濟:鄭州濟南兩個省會相比濟南稍落後,青島和鄭州對比,鄭州不行,煙臺濰坊臨沂淄博東營濱州濟寧菏澤聊城德州泰安都比河南的洛陽南陽新鄉焦作安陽濮陽駐馬店許昌信陽強許多,同樣是煤城,棗莊要超過平頂山和鶴壁濟源和焦作,就是最小的萊蕪都比濟源鶴壁強。兩個省份的GDP就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

山東河南都是農業大省,相差不大。工業河南和山東沒法比,也不一一列舉了。

教育方面:山東有山東大學,青島大學,海洋大學(沒有算曲阜師大和山師大),知名度和名次要高於河南大學和鄭州大學。

水運河南沒法和山東比,

知名企業和強企河南和山東又沒法比。

在河南鄭州是一家獨大,在山東開始是膠東先發展隨後魯北魯中魯南魯西齊頭並進,連經濟最次的菏澤都在快步發展。所以河南要想趕上山東還有很大的差距,十年二十年根本不可能超過山東,雖然河南這幾年加大了發展力度,同樣山東也在發展。

所以論潛力和後勁還是山東勝於河南。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向前走又是一道風景線


河南是內陸省份,山東是沿海省份,這在發展上邊就已經讓河南受到了發展限制,而山東則有更多的發展選擇。

目前山東全省17市當中有15個入圍全國百強市,而河南18地市當中只有7個入圍。省級力量都是由各市組成的,那麼看看兩省各市經濟實力對比即可有直觀概念。

先看河南,河南雖然有洛陽這個中部地級市之王,但這只是局域對比的結果,洛陽放在東部省份就是很普通的城市而已,所以說到頭來,河南其實還是省會獨大的省份,鄭州一枝獨秀傲視全省。洛陽、南陽各自獨居一檔,在此之後都是經濟規模2字頭城市。

再來看下山東,山東是全國百強市入圍數量最多的城市,並且是全國所有省份當中省會GDP佔比最低的省份,經濟體量只能排在省內第三位,其均省域經濟衡性遠超河南。

另外就是兩地的人均數據對比,山東與河南雖然同為人口大省,但山東的人均GDP可謂遠超河南。

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河南落後也比較多,雖然山東人均經濟地位不像GDP總量那麼突出,但是也僅次於江浙粵閩這幾個民富大省,而河南甚至排在山西、黑龍江這樣的經濟弱省之後。

以上是經濟層面上很直觀的差距,差距如此明顯,縱使河南目前經濟增速略微領先,但增量也不足以所小差距。

濟南實力不亞於鄭州,但發展速度的確落後了,可是鄭州相比於青島,除了樞紐以外,其他也並無優勢,所以鄭州對位青島,洛陽對位濟南,南陽對位煙臺,誰強孰弱一目瞭然。所以鄭州崛起再快,也快不過群雄逐鹿的山東。


子夜的風


必須是河南,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洛陽開封千年古都,農業大省,電子強省,中原腹地。

你看山東,濟南沒有存在感,和被成都和武漢拉下幾十年,青島港口又比不了上海廣州。煙臺威海的機電產業又幹不過蘇州和深圳,濰坊的重工業幹不過三一和徐工,臨沂小商品幹不過浙江,東營濱州淄博兗州的化工礦產也不怎麼樣,比什麼陽泉神木寶鋼差遠了,尤其是他們的地煉產業,居然沒超過三桶油,幾億的產量也好意思拿出來報道。

至於電子行業,其海爾海信的都被珠三角吊打多年,到現在也就研究出個什麼電視芯片,收購個日本美國品牌。

最可恥的濟南房價,比鄭州還低。

一個縣城居民對省會沒有歸屬感榮耀感的省份,註定沒啥大前途。中國的未來在湖北在四川在河南在陝西,省會吃肉,其他地方喝湯。這才是最優發展戰略。

我們山東人開始學了,濟南吃了萊蕪了


齊北布衣先生


山東靠河南的濟寧,荷澤幾個地區和河南差不多。濟南比鄭州差遠了。


老地主89


我作為一個河南人來回答這個提問。目前山東發展潛力比河南大,都是人口大省,而且山東已經作為第二個人口過億的省份,常住人口超過河南省,另外山東是沿海省份有青島煙臺這樣的港口城市,與韓國,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隔海相望。沿海優勢河南沒有。經濟上無論從人均還是總量河南目前均不如山東。本身提出這個問題,就有明知故問的意思。自古京冀魯豫文化方言基本一樣,歷史上幾次行政區調整都互有交叉。山東發展的好,對河南也有好處。但至少河南比陝西發展的好,河南無論如何劃分也不會劃分到西部去。所以請陝西的某些人勿噴。我們承認和山東的差距,不會嫉妒,只會團結。


用戶531476652


山東歷來都是河南的老大哥

我相信至今山東當地有很多河南人的影子,河南這邊也有山東好漢的足跡,兩個臨省可以說是依水帶邦的關係,甚至個人覺得很多時候河南都把山東作為老大哥來看待。記得很早的新聞就報道,河南省包括省會鄭州市的領導經常去山東取經,取發展之道,本身就是說明了兩個省份歷來關係都不錯,也從側面反映了山東發展要比河南好,潛力也要比河南大的事實。為什麼這樣說?

第一、區位優勢山東更佔優。河南有的山東基本都有,但是山東有的河南就未必。先說有的吧,人口、交通、政策兩個省份相差不大,但是區位優勢山東無疑要比河南好,畢竟山東半島挨著海,青島一個國際性港口,就足以拉開差距,更別說煙臺和威海了。

二、先天優勢帶來的就是產業優勢

。目前來說河南三次產業結構為9.6: 47.7: 42.7,山東三次產業構成為6.7:45.3:48.0;可以看出兩者的明顯差距,山東第一產業比河南第3個點,第三產業比河南高5個點,這一高一低可不是短短几年能夠追的上的(一般來說產業結構調整一年就1個點左右)。僅僅拿高薪技術產業這一項,截止2017年山東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5.0%,而河南省只有8.2%;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河南這個徒弟近些年學習效果明顯,未來發展可期

相信看到這個的朋友都明白是怎麼回事,簡單來說就是兩個省份的省會發展情況,鄭州原來這個小弟經過幾年的發展竟然超過了濟南這個老大哥,這也是為什麼讓山東受不了的關鍵。不過一句話山東底蘊不弱,未來迎頭趕上是遲早的事情。幾點建議:

第一、河南豫東地區和山東魯西地區,都是經濟發展欠佳的地區需要精誠合作。可以說過去的發展情況來看豫西要好於豫東,魯東要好於魯西。這就給了兩個地區合作發展的機會,未來協作發展對於兩個省份都有利。

第二、兩個省份互相學習應該成為常態。山東應該學習河南的交通樞紐建設,河南應該學習山東要繼續加大對於高新產業的投入和引入,目前已經看到兩者在高鐵建設方面的精誠合作。

綜上,個人覺得山東的發展潛力和後勁更足,但是發展的同時要注意區域的協調發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創不易,喜歡就點贊、關注、轉評吧。


勇哥雜談壹貳叄


單從發展後勁來看,山東河南各有千秋。

就河南而言,目前比山東有優勢的地方在於,省會鄭州的地理位置,中原心臟地帶,比青島,濟南更有優勢。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也壓過青島,濟南一頭。河南作為第一農業大省,規模上超過了老牌農業大省山東。最主要的,是河南在最近十年的發展後勁,尤其是交通建設,物流產業,比山東要好很多。

再來看看山東,作為僅次於廣東省的第二個人口超億人口大省,在過去十年有些落伍,不僅被廣東,江蘇拉開距離,就是浙江的追趕勢頭也咄咄逼人,河南,貴州,陝西,甚至江西,也在城市建設,產業升級上露了一小手。

山東一度被質疑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東北,人才流失,重化工比例過高,傳統產業慣性大,新興產業沒有優勢,人均收入持續低迷,等等。好在,山東在2018開始覺醒,國家也把新舊動能轉換的重擔放在山東省,還有田園綜合體的試點,山東也是重點省份,濟南作為山東省會,也開始四面擴張加大自身分量。

山東比河南有些諸多天然優勢,比如文化創意,文化底蘊,人才基礎,瀕臨大海,海上山東戰略初見成效,國內半數以上海洋專家人才聚集山東青島,山東臨近韓國和日本,具有天生的外貿旅遊門戶優勢。山東農業科技含量較高,農業,林業,水產,農產品加工都在國內佔據一定份額。更主要的,是山東大漢的口碑,闖關東的地緣優勢,以及遍佈全國的拔尖人才,領導幹部,山東老鄉人脈,在全國都是響噹噹的存在。另外,好客山東的旅遊招牌,一直是打響中外,泰山作為國山,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比河南中原大地華夏之邦毫不遜色。

山東經濟基礎雄厚,河南區位優勢突出,在發展後勁上誰能拔得頭籌,還要看未來十年!


天地國學館


當然山東有後勁,山東是沿海地區,這本來就是一大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山東人名聲好,跟山東人打交道心裡踏實,不用擔心被坑被騙,所以同一筆生意寧願跟山東人合作。如果和名聲不好的人合作,你老是提心吊膽的防著他,儘管那些地方也有很多好人,但是他整體的名聲不好了,普通人又不是火眼金睛,怎麼可能分辨出對方好還是不好?所以只能時時處處對他們留一手,留個心眼,但是這樣的狀態人會很累的,天天提心吊膽,所以就直接不和他合作,圖個清靜。比如網上買東西,如果只有山東和某地有的產品,哪怕山東的稍微貴一點,也毫不猶豫買買買。從山東買東西發到陝西,路上要多走一天了,但是我寧願買山東的。


大秦摯愛詠春


山東吧,我們山東沿海,名聲也好點,大學也比河南的好,河南也夠可憐的,那麼多人,只有一個211大學,山東和河南是鄰居,也希望河南好好發展,畢竟是炎黃子孫,反對地域歧視!


後知後覺MHZ


又是哪個人閒著沒事做淨挑撥離間、河南的經濟比不上山東但是山東和河南是兄弟省別沒事挑撥兩省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