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如何把握創投概念的交易性機會?

韓本熙


個人認為,如果你沒有在第一介入這些交易機會,那麼已經漲幅巨大的創投概念,並不是跟風的好選擇。

首先,創投概念為什麼會大漲?

當然,眾所周知的科創板的推出。

而科創板與註冊制的推出,完全超出了幾乎所有機構的預料,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時間的介入,就需要拼手速了。

更重要的是,監管層短期窗口指導的意願並不強烈,使得許久沒有動作的遊資,終於開始大動 手腳了,比起備受爭議的妖股恆力實業,創投概念最起碼,還有很多故事可以講。

恆力實業的K線圖

但是,創投概念股的上漲,目前看,情緒化的慣性更強一些,到今天,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提示了風險,其中,海泰發展更是稱沒有與創投相關的收入來源,也沒有科技產業投資項目。

海泰發展的K線圖

如圖所示,海泰發展今天收盤卻是一個強勢的空心板。

由此可見,目前創投板塊的預期實在太強烈。

雖然監管層對窗口指導的態度有放緩的跡象,同時妖股出現帶動了市場的熱情,筆者還是要提示下,跟進這些創投概念,還是有很大的風險。

首先,目前的炒作氛圍,一定程度上,是在呵護,但是呵護到什麼程度,這是一個未知,尤其不斷提示風險,依然不斷創新高,從投資角度,這只是目前行情低迷之時,監管稍稍的放任,但放任自流,恐怕也未必,因為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個度,如果妖股繼續肆無忌憚,即便沒有明面的窗口指導,本身股票在上漲過程中累計的風險也是逐步增大,這一點必須注意。

其次,就創投概念而言, 能真正收益的,並不多

都知道科創板上市可能會帶來的巨大收益,但是投資一個創業公司,到上市成功,按照目前A股市場來說,成功率並不高,當然,未來科創板的推出,能加速一些企業上市速度,或者說從側面提高上市的成功率,但並不一定代表這些“風投”會更容易的變現。因為大的邏輯角度而言,真正優質的一級市場資源,其實並不多,當年新三板大量上市之後,面臨著“無人接盤”的窘境,也就無法真正的套現出局,科創板未來市場的活躍度,依然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地方。

就像目前的炒作,只要沾上創投的邊,遊資就會拉昇,但是持續性很難把握,最終可能從科創板收益的,並沒有幾個,或者,看看當年“雄安”概念出來後,遍地概念股,當年的領漲者,今何在呢?

從風險角度,創投概念股,筆者並不建議介入,有更好的概念及板塊,適合投資者選擇。

——以上,雪茄金融狗,做金融界的一股清流,更多投資案例與邏輯思考,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