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這樣讓人興奮的時裝新銳了!

從未想過成為‘賣衣服的’,

然而事實上,我是。

我越來越清楚地知道我只是喜歡‘做東西’,其中的樂趣並不在於分享。

如果我需要足夠的錢去買布料和釦子以及僱傭那些技藝精湛的師傅幫我實現腦子裡的想法,我就得想法子把衣服做成能賣掉的樣子再去把它們賣掉弄點錢回來。

然而關於我的‘沒有販售的意願’症,是治不好的。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範曉運,獨立設計師。

3年前在上海創立了CLOOOUDS,

構建了一個以藝術表達為核心的服裝品牌,

色彩鮮明的印花、繡片將藝術作品展示在服裝上,

吸引了許多藝術愛好者的關注。

把藝術穿在身上

走近這個品牌,彷彿在展開貢布里希生動又易懂的藝術史——達·芬奇的《創世紀》《最後的晚餐》;丟勒的《手》《野兔》《金絲雀的翅膀》;委拉斯凱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都被高度還原到服裝中,除了名畫,衣服的細節裡也常能見到諸如雪萊、葉芝的詩,甚至如果關注品牌公眾號也會收到一句“Brave new world”的打招呼,來自赫胥黎的書。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西遊記刺繡夾克

細節處暗藏玄機是這個新晉品牌的特色,每一款設計仔細看,都能發現設計師對藝術的解構和重新表達:《西遊記》的繡本畫和第一個英譯本的手寫體書法作為衛衣圖案;甚至給赫爾墨斯的雕塑戴上了眼鏡……藝術在範曉運的設計裡既是亞里士多德所謂的“模仿”對象,又是表達的媒介本身。

我們不一定要用具體的語言將藝術表達出來,做不了藝術,至少可以懂得欣賞,這就是一件不錯的事。

扭曲、漩渦與隱喻

幾年前,範曉運在日本買到一件收藏級的老繡和服,繡片的精緻做工令她難忘,回國以後她開始著手將這些刺繡變成衣服上的圖案,圖案有的來自日本浮世繪中的繪畫,有的來自北歐神話,還有的則出自她朋友們看的那些怪力亂神的書籍。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浮世繪棉麻刺繡

浮世繪中的龍蝦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範曉運很喜歡這些充滿想象力的細節,比如,她喜歡“利維坦”這個詞,好像說出來就已經是一個隱喻。“利維坦”在希伯來語裡有“扭曲”“漩渦”的含義。範曉運的好朋友吳淼在聊起他從傳統媒體人跨界到“利維坦”公眾號的時候說:“這兩個詞的字面含義的確吸引我。但別誤會,這兩個詞語在我看來更多地是代表了一種野蠻的力量,同時又具有某種古怪的離心力,它像滾筒洗衣機一樣,不斷地在甩(拋)開(棄)掉那個所謂的自己。”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也許是因為同樣具備野蠻生長的力量,也許是別的原因,總之他們第一次涉足服裝領域就是跟範曉運的合作。號裡一些關於“鏡像神經元”的文章,也給了範曉運新的靈感,一個丟勒的鏡像手的貼片圖案由此誕生了。

寧少勿濫的複製

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裡提出過關於藝術品大量複製使得其“靈韻”消失的問題,而市場經濟降低成本的必要條件則是能夠大量複製,這是市場的客觀規律。手工業、藝術品有天然的不易複製的屬性,這是與資本邏輯相悖的,也就是說,當選擇把時尚藝術化的同時,一定也削弱了它的資本化運作的可能。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然而銷量和未來似乎不是範曉運當下在考慮的事。她坦言有生產壓力:“衣服上的繡片每一片都需要人工去校對,還有我們的襯衫,其實都是手工製作的。”但是手工製造的襯衫其實賣著機械化批量生產的價格。這裡面,除了有她所堅持的初心,還有理想沒有辦法解決的現實問題:設計師品牌是給少數“懂的”人穿的,訂單需求量少,工廠不肯接單,也只能手工。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範曉運說她也動搖過,是不是要迎合更加大眾化的市場,但是當真的要開始做衣服的時候,她發現自己有拒絕迎合的本能。這反而為他們帶來了一些品牌的死忠粉。她說很多年沒有看過電視,現在紅到發紫的娛樂明星她幾乎都不知道,哪些明星穿了她家的衣服,通常是朋友們看見再告訴她,她再默默地去看一眼,然後放在心裡偷著樂一下。更多時候,她都一心做自己的設計,用她的話說,她更享受這個創作的過程而非分享的過程。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Q&A

生活週刊×範曉運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Q

你本來有份收入頗豐的工作,為什麼想到要做自己的品牌?

範曉運:作為七零後,我們這一代總是需要更多地為了生存而焦慮,想想兒時讀到普魯斯特躺在床上為了一塊畫布上反覆塗抹的黃色色塊糾結,或是王爾德為了出門選什麼顏色的襪子糾結,這樣的焦慮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淡出了生活。我經常在想為什麼生活明明變好了,但藝術精神卻沒有蓬勃?為什麼就不能有一些有內涵的衣服,替人表達這些藝術的愛好和關懷?我自己因為是很害羞的,可能讓我說出喜歡哪些藝術家是難為情的,但是衣服是最日常的表達,如果有衣服能表達這些我會買,但是因為買不到就想要自己做一個。而且我一直覺得,做時裝是很酷的事。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Q

你如何定義穿著?

範曉運:我們每天最平常的表達,就是衣著。但是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丟棄掉通過衣著來表達自己,也許有自身原因,但也可能是因為大環境沒有提供給我們更多衣著選擇。其實表達是很重要的。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Q

今年有很多Glitch Art的效果是嗎?

範曉運:是的,這是一個偶然的發現。有一天在聽電子樂的時候突然想到了數字故障藝術,想到它們的錯亂和二進制的奇妙,後來我用過脈衝延遲效果的濾鏡,雖然不是我想要的效果。我去看了賈科莫的一些代表作品,依然不是我想要的,有一天突然看到一張腦神經錯亂後看到的錯位圖像,我突然意識到那個就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一種非常態之下的疊退,把已經很美麗的東西“扭曲”,讓它們在非常的狀態裡達到平衡。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Q

為什麼會選擇“非常態”?

範曉運:美的東西一定是各有各的特點,但平庸的東西是雷同的。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Q

聽說你們不做營銷推廣,為什麼呢?

範曉運:因為之前覺得沒有準備好吧,我和搭檔大雄都是非常容易糾結的,大雄比我的追求更高,通常我做好一個款,他的最高評價就是“還行吧”。

好久不见这样让人兴奋的时装新锐了!

Q

你覺得自己算是一個藝術家嗎?

範曉運:我算不上藝術家吧,但我希望做一個藝術的傳播者或者佈道者,像《編舟記》裡說的那樣,“一輩子,做一件事,便沒有遺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