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600天,以冠軍復出 李雪芮:還不退役? 我就不退!

消失的600天,

李雪芮在幹什麼?

從零開始,

以冠軍復出,

是怎樣的感受?

在競技體育的範疇裡,一名頂級運動員從零開始是怎樣一種感受?

李雪芮的回答也許就是她的微博名字:“只想驕傲的活著。”

昨日,2018年羽毛球亞錦賽在武漢開幕。

4月15日,在傷別賽場600天后,李雪芮在海南陵水以一個冠軍終於宣告自己正式復出,5500個積分讓她重新擁有了自己的世界排名:第242位。

近日,正隨國家羽毛球隊在武漢沌口體育館訓練的李雪芮,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從20個月的康復期,談到自己的未來,面對一切從零開始,這個既“驕傲”又“嚼”(jiáo)的重慶妹子堅定地說:“我還想打球,從沒想過放棄。”

受傷:我不希望自己的奧運會是以退賽收場

消失600天,以冠军复出 李雪芮:还不退役? 我就不退!

△2016里約奧運會羽毛球女單半決賽,馬林2:0李雪芮,李雪芮前十字韌帶斷裂。

在2016年8月19日那次受傷後,李雪芮第一次向記者講起了當時受傷的情況。

“當時還以為膝蓋只是‘咔’了一下,但還是躺在地上不敢動,後來隊醫來幫我扳直了,我還以為沒事了,但是一站起來就感覺不行,因為膝蓋兩側已經不能動了。”

“我不希望自己的奧運會是以退賽收場,所以一定要堅持打完。”隨後,李雪芮幾乎是用一條腿打完了剩餘的比賽,在賽後,她被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和半月板損傷。受傷第二天,李雪芮便在母親郭晉渝的陪伴下,飛赴德國奧格斯堡進行手術。

出院的第二天,李雪芮的母親郭晉渝就給女兒做了四菜一湯,紅燒肉、炒萵筍、涼拌海帶絲、番茄蛋湯……“媽媽做的飯救了我的命,當時一口氣幹掉兩碗飯!”

“做完手術5天后,醫院就要求開始康復治療,”昨日,郭晉渝向記者回憶道,“我們就在醫院附近租了一間公寓,每天要去醫院做三次康復治療。”康復治療聽上去很輕鬆愜意,而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它意味著的是:漫長、孤獨和痛苦。

簡單地說,康復治療就是鍛鍊受傷處周邊的肌肉,讓這些肌肉以後能更好地保護受傷部位,而對於接受“康復治療”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反覆折磨受傷部位”的過程,而李雪芮這20個月基本就是在經歷著這樣的過程,這其中的滋味可想而知。“有時候我陪在旁邊都看不下去了,”郭晉渝回憶,“但她還是咬牙堅持,只能說她對自己太‘狠’了,確實是太堅強了。”[!--empirenews.page--]

與“國門”曾誠成了病友

不久,李雪芮還在這裡碰到了來自中國的一位病友——中國男足和廣州恆大的主力門將曾誠。

“我們經常在醫院碰到,一起做康復治療,”李雪芮還和曾誠加了微博好友,如今也經常在微博上互相點贊,兩人的互動一度也讓不少羽球迷和足球迷大惑不解,如今這也算是解開了一個謎吧。不過曾誠在2016年11月就返回國內。

“羽毛球運動員還是和足球運動員不同,”李雪芮感嘆,“打羽毛球對膝蓋的要求更高,壓力也更大。”

本來,李雪芮也會在2016年11月底回國,體育總局特意為她申請了3個月的簽證,讓她繼續在德國進行康復訓練。

在德國享受難得的“慢生活”

由於簽證到期,郭晉渝只在德國照顧了李雪芮3個月,但她感嘆道:“這也是女兒成為專業運動員十多年以來,我們在一起相處最長的時間。”

2006年到2007年,短短的一年時間,李雪芮完成了從國家少年隊到國家青年隊,再到國家二隊的三級跳,2007年9月,李雪芮正式進入國家二隊,也開始了遠離故鄉、遠離父母的“北漂”生活。

在德國的3個月,李雪芮不僅每天都可以吃到母親做的飯菜,每個週末,都可以陪著母親到處走走玩玩,“本來這裡的假期就很多,我還帶著媽媽去了奧地利的幾個小鎮,還去了捷克的布拉格。”

回憶起在德國的160天,李雪芮仍頗有感觸:“這段時間,是真正地慢下來了,融入當地的生活,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2017年1月25日,在春節前夕,李雪芮返回重慶過年,她在微博上只寫了一個字:“歸”。

李雪芮也用手機計算了自己離開中國的日子:從2016年7月28日隨國羽從北京出發參加里約奧運會,到2017年1月25日啟程回國,整整181天。

回到國家隊,被小隊員喊“姨”

在重慶結束了春節假期,李雪芮又返回北京,按照德國醫生制訂的計劃,繼續著自己的康復訓練。

回到國羽,李雪芮的角色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國家隊都在海南集訓,我只能跟著小隊員們一起訓練,”李雪芮笑著說。

這些小傢伙剛開始對這位奧運冠軍還有些敬畏,不過很快就混熟了,“這些小朋友有時候開玩笑都喊我‘阿姨’了,我也是91年的好嗎?”

在女單主教練張寧看來,李雪芮是目前女單組唯一一位奧運冠軍,可以說是隊中的精神支柱,在各方面能起到帶頭作用。雖然遭遇過重大傷病,但考慮到她現在才27歲,如果訓練、康復得當,仍有機會重新站出來,再為國羽挑起大梁。

在國羽,每個人都知道重返賽場的李雪芮對比賽有多麼渴望,尤其是“小朋友們”。看著李雪芮每天早上8點都是第一個出現在力量訓練房,國羽小將韓悅說:“我覺得她每天好累,要比我們多練很多力量。”

4月11日,李雪芮的復出首戰,在海南陵水戰勝的第一個對手、國羽小將韓念祖賽後說:“希望雪芮姐這次比賽能拿冠軍!”

復出:我希望為國而戰

想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消失600天,以冠军复出 李雪芮:还不退役? 我就不退!

△4月15日,在傷別賽場600天后,李雪芮在海南陵水以一個冠軍宣告自己正式復出。

4月15日下午,看著女兒拿到復出後的首個冠軍,郭晉渝說,自己的眼淚不知不覺就下來了。“家人的注視會給你特別的力量嗎?”賽後,面對央視記者的提問,李雪芮一度哽咽,為了掩飾自己的情緒背對鏡頭抹起了眼淚。

以往的李雪芮,只有偶爾輸球時會流淚,而這是第一次奪冠之後的淚水,“問到我的家人,我確實繃不住了。”

“年初我的外婆走了,現在我對家人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了,以後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回到重慶陪伴家人。”

還不退役?“我就不退”

對於運動員來說,傷病總是無法避免,而在李雪芮的職業生涯中,傷病似乎總是來得不是時候。

2013年的總決賽到2014年法國公開賽,李雪芮連續11站比賽進決賽,拿到6冠5亞,外戰只輸了一場,從2012年12月20日到2015年3月26日,連續世界排名第一長達2年零3個月,堪稱羽壇“大魔王”。

2014年底右腳腳背骨裂,讓李雪芮不得不中斷了比賽和訓練,導致2015年成績不佳。

到了2016年底,在李雪芮養傷這段時間,國羽女單可以說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她並稱“二王一李”的王儀涵、王適嫻均宣佈退出國家隊;在國際賽場,日本的山口茜、中國臺灣的戴資穎等選手又迅速崛起,讓羽毛球女單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而此時,國羽新人又難以擔當主力,女單甚至成為了國羽的弱勢項目。

因此,有關於李雪芮復出的消息也開始不時見諸媒體,不少人都開始猜測,“李雪芮是不是也要退役了?”更有人驚呼:“李雪芮,還沒退嗎?”一位網友還跑到李雪芮的一條微博下評論:“女單都這樣了,退役算了。”

不過,李雪芮看到了,立刻發了一個哈士奇的吐舌頭表情,回答:“我就不退!”

想打尤伯杯,目標是東京奧運

如果說網友和球迷的話,李雪芮還可以一笑置之,那媽媽的話,讓李雪芮真的著急了。

“在里約受傷的時候,我就想勸女兒莫打了,”郭晉渝告訴記者,“後來在德國看她康復得那麼辛苦,你曉得當媽媽的都是這樣的心情,還是心裡這樣想著。”

也正是在北京康復訓練期間,李雪芮經歷了受傷以來最難熬的一段時間。

“其實自己也想早點復出,回來之後的訓練也逐漸開始上量了,受傷的部位就開始出現了一些反覆,比如膝蓋裡有了積液這些,自己心裡也感覺有一些老火,情緒也會很低落。”李雪芮說。

“當時,我從重慶去北京看她,只待了一個星期就回來了,看她訓練還是那麼辛苦,也是怕影響她康復,分散了她的注意力。”郭晉渝說。

而之前,十分了解女兒脾氣的郭晉渝一直沒有說出那句話,這一次終於忍不住了。

“那是我媽媽第一次說‘你要不別打了’,”李雪芮回憶道,她直接頂了回去,“我要打,這種事情你別再說了。”

“就算是在里約受傷的時候,我也從來沒想過不打了!”李雪芮告訴記者,“我只是需要時間恢復到自己可以比賽的狀態,不希望著急復出、讓之前我自己和別人為我做的全部努力都白費了。”

2017年8月30日,李雪芮終於出現在了全運會的雙打賽場上,雖然只是出戰團體比賽的雙打比賽,而且最終以1:2不敵一對福建組合,但這場比賽仍舊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

不過,賽後李雪芮告訴記者,因為傷沒有完全好,她不認為這場雙打是自己的復出之戰,“現在打單打也不是不能打,只是不能一開始就強度這麼大,如果不是四年一次的全運會,我也不會選擇出來打,不過為了團隊,還是選擇了參加雙打。”

還是為了團隊,在拿到陵水羽毛球大師賽的冠軍後,李雪芮就向國羽隊內領導提出希望參加5月份尤伯杯女團比賽。

“儘管因為排名無法出戰亞錦賽和世錦賽,但我還是希望為國而戰。”李雪芮堅定地表示,“現在我會做好自己,等待隊裡的決定,但我最終的目標還是東京奧運。”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湯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