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有犬生於田間,命運多舛,多成盤中餐”本土犬現狀讓人堪憂

前幾天,在一個帖子中無意看到有人寫了一篇名為《國犬悲歌》的文字,內容如下“中華有好犬,生於田園間。食得殘羹飯,命卻似石堅。寧願忍飢寒,不作忘恩犬。臨危不懼險,捨命護家園。華夏土地廣,滋養土人和土犬。奈何如今世道變,土人嫌土犬。為得一洋犬,不惜千金散。錦衣玉食待,主僕次序顛。可憐田園犬,漸失其家園。或為盤中餐,或為異犬奸。千奇百怪串,皆非它真顏。”雖然作者行文多少有點激進,但是的確反映出了,我本土犬的現狀,用岌岌可危來形容亦不為過!

“中華有犬生於田間,命運多舛,多成盤中餐”本土犬現狀讓人堪憂

短短一二十年的時間,這些在華夏大地上縱橫千年的狗狗,到如今竟很難再尋覓到它們的蹤跡,我想那些幼年在農村長大的70後,80後感受應該最為深刻,現在回農村老家,幾乎很難看到幾隻如兒時記憶中的那種狗狗,滿地跑的都是各種串串犬(PS:當然並不是對串串狗有偏見,畢竟狗狗本身是無辜的),然何種原因令本土狗狗淪落到如此地步哪?

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大的環境下,這些本土狗狗失去了它們工作,不再被需要看家和狩獵,然田園犬又一直被我們的祖先作為工作犬來培育,因此註定了田園犬不如其他寵物犬的溫和(PS:這裡指對待陌生人上)性情穩定,再加上國人對田園犬保護意識的薄弱......

“中華有犬生於田間,命運多舛,多成盤中餐”本土犬現狀讓人堪憂

在寵寵的記憶中,大概是在九幾年的時候,曾經有過幾次聲勢浩大的打狗運動,源於對狂犬病的根治,印象最深的是鄰村一村的大狗,在不到兩三天的時間,全部被打死,爸爸看到有打狗的來了,示意我將自己的狗狗牽到玉米地裡,待了一上午,才保住了自家中的這隻狗狗,幾次運動之下,倖免的大狗很少很少......

“中華有犬生於田間,命運多舛,多成盤中餐”本土犬現狀讓人堪憂

又加上國人對狗肉的熱衷,在利益的驅使選偷狗賊橫行無忌,每到冬季,但凡有點肉的狗狗都很難逃脫它們的魔掌,很少有狗狗可以善終的,使餵養大狗的人越來越少,多是一些小狗狗,因為這樣才不會被偷狗賊惦記,造成了大狗越來越少......

“中華有犬生於田間,命運多舛,多成盤中餐”本土犬現狀讓人堪憂

外因就是外國犬種的入侵,讓本來就有著“物以稀為貴”的國人,更忽略了本土犬,即使田園犬生命力再頑強,也經不起一邊被捕殺,一邊被外來物種的替代,真的很希望國人能給本土犬更多的關注,讓它們得以延續,不會斷送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讓後來人還能看到本土犬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