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雄偉的高樓,氣派的大廈,高聳的塔,精妙的橋,這一切,竟然都是紙做的!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在濰坊市濰城區樂埠山中學的紙雕藝術展室裡,打開一本本看似普通的書,彈出來的,竟是一座座立體建築!

什麼叫做紙雕藝術?

通過圖片具體瞭解一下。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這些或雄偉或精妙的袖珍建築,每一件,都是這些可愛的農村孩子用一張紙“建造”出來的。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據學校宋樂書校長介紹,這“立體書建築紙雕藝術”是學校的特色校本課程之一。

它把美術紙工藝術、建築造型、圖紙設計、數學幾何等學科相互滲透且融為一體,旨在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手、眼、腦的協同合作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記者走進課堂時,學生們正在進行圖紙設計。他們手邊擺放的,除了一把美工刀,就是直角尺、圓規這些普通的學習工具。

不一會兒,一張張圖紙設計好了,孩子們開始沿圖上的虛線條進行壓痕,再用美工刀沿實線部分進行雕刻,然後開始對摺、推拉……等一張張卡紙再次打開時,一座座精美的立體建築瞬間從孩子們的指尖彈出!太神奇了!

這門課程的研發帶頭人王海明老師說,這項創造性的手工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夠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激情和能力,訓練他們手、眼、腦由單一功能到協同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立體書建築紙雕這門跨學科課程,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領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大膽探究。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學校成立了專門的研發團隊,歷經5年多時間,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經驗,編著完成了《中小學創新教育叢書——立體書建築紙雕藝術》一書,並於2018年2月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在國內學校尚屬首例。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斗方卡紙打開四維空間,平面刻折彈起立體藝術。小小紙片雕出創新精神,指間建築築就創造思維。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作為學校的創新教育特色校本課程,“立體書建築紙雕藝術”正在不斷豐富、拓展其育人功能。它的落地生根、發芽,讓人滿懷期待。

濰坊的農村孩子太能了!這些高樓大廈竟都是紙做的!

誰能保證,

這所農村學校裡,

不會走出未來的建築設計大師?

《濰坊教育》雜誌記者 嶽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