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程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他骁勇善战,善于骑马用槊击刺。

隋朝大业六年(610年)起,盗贼蜂起,程咬金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武装,护卫乡里。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后上瓦岗山因其三板斧的武技夺下瓦岗山,且独自入洞挖出宝物的过人胆识而被众人拥戴为领袖,便有了混世魔王的绰号。而程咬金绰号混世魔王便成为了他鲜明特色形象的一个标志。

而程咬金为瓦岗山领袖时与裴氏大战,程咬金获胜还得到裴仁基父子的投降,因此赢取了裴仁基之女裴翠云为妻。程咬金是为山野俗夫,虽为一个“王”但却无所事事,做事没有决断,都是他妻子做决定,程咬金认为这样的生活很是无趣。后程咬金救出李密,便将这个首领的位置让给他,自己更为逍遥自在。

以上便是程咬金绰号的由来,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程咬金是为空有蛮力却不懂思考的勇夫,算是对其形象刻画的很是深刻。 但以后的事情发展可以看出混世魔王是以退为进,颇有识时务的明智判断!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王世充与李密决战时,程咬金率领内骑扎营于北邙山上,单雄信率领外骑扎营于偃师。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李密派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被流箭射中,坠落马下。程咬金驰马救援,连杀数人,趁王世充军后退之机,抱起裴行俨,二人同骑一马回奔。追兵用槊刺击,程咬金身体被刺穿,程咬金回身折断其槊,斩杀追兵,二人方免于此难。后来李密失败,为王世充所俘虏,王世充任命其为将军,待之甚厚。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进攻故州。王世充任命秦琼为龙骧大将军,程知节为将军,都厚待二人。然而程咬金和秦琼厌恶王世充为人多狡诈,程咬金就对秦叔宝说:“王世充器量浅狭,平时胡乱妄语,喜欢诅咒发誓,迷信神怪,简直就是个跳大神的老娘们儿,根本不是拨乱济世之主!”

后来王世充在九曲与唐军交战,秦叔宝、程知节都带兵在阵上,和他们的几十名部下,骑着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我等身受您的特别优待,总想报恩效力,但您性情猜忌,爱信谗言,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不能再侍奉您,请求从此分别。''言毕,与左右数十人跃马而奔唐军。王世充身后数万兵马,但因惧怕程咬金等人的勇武,只得眼睁睁望着他们离去,无一人敢蹑追其后。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可见混世魔王一点都不混!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归唐后,程咬金“每阵先登”,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军功封宿国公。大唐建立后,宋金刚手下的大将尉迟恭一连打下了大唐许多城池,一直打到紫金关外。这时,尉迟恭奉命押运粮草,可谁知走到半路,却杀出了一员大将,带着他团团转。等他回到原地时,粮已被截走了。这样一连截了几次,弄得尉迟军军心涣散。这个便是“半路杀出的个程咬金。”的由来。

高祖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为了剪除秦王李世民左右羽翼,把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情急之下,武人出身的程咬金对李世民以言相激:“这俩小子就是想先去掉你的左膀右臂,然后对你下手,你再不动手,怕也活不久了!你快下决心动手吧”

玄武门之变后,升为右武卫大将军。贞观年间,改封卢国公,是唐太宗至始至终的忠臣之一。当断则断,更显得程咬金的睿智果敢!

唐高宗显庆元年,为巩固权力,朝中旧臣经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媚娘数次清理,已所剩无比,硕果仅存程咬金等几位元老。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显庆二年,高宗任命已经68岁的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总管,作为主帅远征西突厥。在鹰娑川一役中,和两万西突厥大军狭路相逢,前军总管苏定方亲率五百骑兵迎战西突厥,以少胜多,击溃西突厥,苏定方乘胜追奔二十里,杀、俘一千五百余人,缴获马匹、器械等战利品不计其数。苏定方酣畅淋漓的胜仗却惹恼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唐军的副大总管王文度。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王文度嫉妒苏定方的功劳,向主帅程咬金献计说:“这场仗虽然打胜了,但是我军也多有死伤,何况像苏将军这样沉不住气,仅率五百骑就孤军深入,太过急躁。我军应该结成方阵,辎重置于军中,缓缓前行,遇见敌军再接战,此乃万全之策。”说完他偷偷告诉程咬金说皇上认为他一贯恃勇轻敌,如今年事已高,不宜全盘决策,下达密旨委托自己对他加以节制。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早知自己作为秦王府元老,深受新皇帝猜忌,程咬金得悉皇帝密旨于副帅,不管真假,选择采纳王文度的计策,唐军带着庞大的辎重缓缓行进。

当时唐军深入西域,粮草不继,按理应该主动出击,速战速决,这一来却犯了兵家大忌,致使唐军终日骑在马上,披着兵甲,结阵而行,弄得鞍马劳困,甚至很多战马都瘦死了。苏定方一看不妙,暗地里劝谏程咬金说:“我们出兵讨伐贼子,如今自缚手脚,如此懦弱谨慎,怎么建立功勋呢?而且皇上任命您为主帅,又怎么可能会设置副帅牵扯您?不如抓了王文度,然后禀告皇上。”

程咬金不听,坚持服从王文度的安排。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苏定方暗叹,主帅是真老了再也无复年轻时的锐气。大军推进到了恒笃城(今哈萨克东南)下,城中的数千粟特人开门请降,没等程咬金决定,王文度直接说:“这些胡人是假投降,等咱们一撤,他们一定作乱,干脆把他们全杀了,金银财宝一概充公。”苏定方义愤填膺,反驳道:“大唐堂堂正义之师是来平叛的,如此一来我们自己就成盗贼了,还平什么叛!”

程咬金不发一言,再次选择采纳皇帝密使王文度的建议,对苏定方视而不见。不一会,士兵将数千人一杀而光,城中的金银财宝掳掠一空,程咬金分得一大份,但苏定方坚决不接受自己的那一份。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这一场杀戮,因为屠杀的是投降的平民,在西域引起轩然大波,西域各部大骂唐军暴虐,再不敢存着归附唐朝的念头,唐军远征后方无援,无以为继,只好班师还朝。

程咬金回到长安,将事情来龙去脉汇报高宗李治,李治否认曾有密旨,以“矫诏”的罪名判处王文度死刑,不过最后特赦免死,仅仅除去官职、名字。

程咬金身为主帅,决策屠杀平民,战事不利,被免官。后来高宗李治虽想再起用,但程咬金年龄实在太大,主动请辞,从此在家颐养天年,麟德二年,程咬金以七十几的年岁寿终正寝,平安走完了一生。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以上故事,程咬金早年跟随太宗李世民开疆拓土,开国元老的魄力和睿智不下于任何唐朝名将,老年绝不可能受制于一个年轻的王文度,但他清楚,太宗李世民去世后,他们这帮开国元老位高权重,封无可封,进一步就是谋朝篡位,因此高宗异常忌惮,千方百计打压,连长孙无忌作为高宗亲舅舅都被下令赐死,何况自己。无论密旨真假,程咬金绝不敢如李世民时期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推脱,他睿智执行王文度决策,虽导致讨伐失败,却由于服从命令促使李治宽心。更是将难得糊涂的真谛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他虽是混世魔王却一点都不混,只是深悟难得糊涂真谛,活的最洒脱


当然,历史的发展证明程咬金难得糊涂是正确的。王文度假传圣旨,欺诈远征军,损害国家利益,非但没有伏诛,甚至免官三年后,他让高宗重新启用为熊津都督,负责管辖朝鲜半岛上的熊津都督府,这也反证王文度所作所为从开始就是李治暗中授意,若程咬金不屑一顾,哪怕所向无敌,回来的结局也是满门抄斩。

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在长安怀德里的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

托混世魔王之福,其后代下场都不错,次子尚公主,几个儿孙都为金吾将军这样的高级禁卫军将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