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分析中國殲20將構成重大威脅,與F-22或F-35作比較毫無意義

美媒分析中國殲20將構成重大威脅,與F-22或F-35作比較毫無意義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1月10日報道稱,中國的殲20隱形戰鬥機在2018珠海航展上的表現有些令人失望。據現場的一位記者稱,3架殲20戰鬥機並未進行高機動飛行展示。同樣令人失望的是,參加本屆航展的這3架飛機顯然沒有裝備中國最新研製的渦扇15發動機,而是仍然使用了俄製的老式AL-31發動機。這種尋常的展示既無法顯示殲20在空戰中的實際性能,也無法表明它有助於推動中國空軍力量的轉變。

2011年年底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首次證實了殲20的存在。這張模糊的照片令眾多的外國觀察員和軍事官員感到震驚。此前,他們一直認為北京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研製真正的隱形戰鬥機。精確的氣動外形和難以製造的雷達吸波材料是低可觀測性戰鬥機必須具備要素,而要掌握它們不但需要投入大筆的資金,而且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無數次的試驗和測試。

在2017年9月殲20正式加入中國空軍戰鬥序列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能夠設計、製造和使用隱形戰鬥機。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航空工業近幾十年來取得了飛速發展。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楊偉在2018年3月對《中國日報》表示,"我們已經有能力設計和製造我們想要的東西"。

殲20所採用的很多技術都是北京軍事航空現代化工作的重點。其原型機在2012年1月進行了首次飛行。得益於研發人員的不懈努力,殲20的後續原型機採用了更為嚴格的製造公差、性能更好的吸波塗層和更加先進的傳感器。2017年3月,殲20與轟六轟炸機和運20運輸機一起參加了實戰演習。截止2018年年中,中航工業已經制造了約20架這種先進戰鬥機,並且仍在不斷對其進行改進。楊偉表示"我們並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我們會不斷提高它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從而在殲20基礎上發展出各種衍生機型"。

批評者指出,與美國的F-22和F-35戰鬥機相比,殲20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鴨翼佈局增強了它的雷達特徵,較長的機身和較大的重量有可能會減低它的空中機動性,而所使用的俄製發動機更不利於其性能的發揮。

但是,殲20具有比中國空軍其他戰鬥機更加出色的隱身能力,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它不僅能夠飛得更快,而且還擁有寬敞的內部彈倉和超過1,000英里的作戰半徑。僅僅因為它不是F-22或F-35的仿製品,就質疑這種飛機的作戰效能和中國空軍所取得的巨大進步,這是極不公平的。馬克·巴雷特和梅斯·卡彭特在弗吉尼亞州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稱,"正如某些評論所說的那樣,隱身不是一種全有或全無的能力。只有在與其它飛機、戰術和能力配合使用時,隱身技術才是最有效的。"

中國的戰略目標包括確保領土完整,擴大其在周邊地區的影響力,以及保證其橫跨太平洋、印度洋和歐亞大陸的重要貿易路線的安全。就此而言,中國軍隊進行反介入行動,尤其是限制美國海軍的干預能力,也許是極為必要的。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稱,"殲20可能會成為一種有效的攻擊平臺,它也許能夠在數百海里以外的海上遠距離攻擊美國的艦船和飛機。與中國的老式戰鬥機相比,殲20具有更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它可以使中國空軍的攻擊更加有效。"

目前,殲20戰鬥機不斷地參加各種實戰背景下的飛行訓練,中國也正在大力培養這種先進戰鬥機所需的飛行員。由此可以預見,殲20必將成為中國軍隊的攻擊利器。如此一來,飛行展示是否精彩以及在殲20與F-22或F-35或其他飛機之間進行對比,還有什麼意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