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0時00分21秒,天貓雙11總成交額突破10億元。

0時02分05秒,成交額超過100億元。

1時47分00秒,成交額超過1000億元。

8時08分52秒,成交額超1207億元,超過2016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

12時08分40秒,成交額超1500億。

15時49分39秒,2018天貓雙11成交額突破1682億

今年天貓雙11成交額和往常一樣,毫無懸鏈地超過了去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昨日的貓晚上表示,今年是第十個雙11,雙11不是打折的日子,是感恩的日子。是一箇中國人創造的全世界認同的節日。的確是,現在的雙十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名片,此次雙十一馬雲帶著全世界一起過購物狂歡節,在貓晚上甚至有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領導現場送祝福,這可是在春晚上才出現的場景,卻出現在了貓晚上,這足以證明雙十一的影響力。

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在這個節日裡,大家可以給自己一個揮霍的理由,上面的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十年間,從現任阿里CEO張勇當年和同事們發起的線上促銷,到如今全球18萬品牌和數億消費者共同參與的“商業奧林匹克”,天貓雙11已成為中國商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風向標。截至12時,成交過億品牌就有167個,達到去年雙11全天數量,當然狂歡還未停止,隨著購買熱情的不斷釋放,數據數據最終定格在2135億。

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如果天貓是消費升級風向標,那麼以底價和社交電商為亮點的拼多多卻成消費降級理論的重要論點,國人到底有沒有錢的問題,一直被大家討論。這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反過頭來,通過天貓公佈的這些數據,可以簡單的分析一下:總成交額突破2100億按照天貓、淘寶用戶人群2億來算的話,平均算下來人均消費金額為1000元。不禁感嘆有這麼多嗎?再看看網上有一組針對雙十一的調查:

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有75%的人參加了雙十一購物狂歡節;72%的人選擇在淘寶、天貓上了買東西;選擇京東、蘇寧、拼多多的分別為13%、2%、1.8%。可見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在阿里、京東上參加雙十一,選擇蘇寧、拼多多的很少,這也是這兩家一直沒有公佈實時數據的原因吧。

一組雙十一調查,用數據告訴人均消費真的有1000!

在花錢金額上,不足1000的佔34%,1000以上的高達50%。可以見,剛剛,我們算的人均消費1000是沒有問題的。這樣的數據是不是給之前的消費降級理論一記響亮的耳光,至少說明了國人還是有錢的,可以任性的買買買。當然,在這裡友情提醒一下,雙十一前馬雲給你免費提額的花唄,下個月別忘了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