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省份綜合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聯合反噴會會長


中國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太多了,不好排,就排前三的。

我認為,中國話綜合實力排前三的省分別是江蘇、湖北、浙江,不分先後。這三個省也是中國發展程度最高發展最均衡的省份。

江蘇綜合實力排國內前列,在於發展跟均衡,進步最明顯,人均GDP國內省份第一!並且,江蘇也擁有很強的科技教育實力,國有民營外資企業齊頭並進。江蘇還擁有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徐州南通揚州等一大批明星城市。

湖北綜合實力能排在前列,在於湖北發展均衡,教育科技水平高,央企多,政治地位高,歷來都是中西部的軍政中心。特別是湖北還擁有武漢這座世界第一大城市,除了城市規模,武漢的工業、交通、物流、教育、科技、企業總部都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

浙江綜合實力能排在前列,在於民營經濟發達,富裕,藏富於民。浙江的新興產業、高科技、IT互聯網、金融創新也在國內儲蓄領先地位。浙江的人口素質高,經商傳統強這也是浙江的很大的優勢。

後面的省太多,就不排了。


武大東湖


全部都排列一遍,數據工程量太大,就排前六吧。

經濟(總量、人均、收入、經濟增速綜合值):

1、江蘇

2、廣東

3、浙江

4、山東

5、福建

6、河南

教育(高校數量、名校數量、高考難度綜合值):

1、江蘇

2、山東

3、湖北

4、陝西

5、湖南

6、廣東

交通(高鐵車次、高速公路里程、物流中轉站、樞紐指數綜合值):

1、江蘇

2、廣東

3、山東

4、河南

5、湖北

6、遼寧

科技(科研院所數量、國家級實驗室數量、科技型企業數量、科研人才產出率、高校科研類專業水準綜合值):

1、江蘇

2、廣東

3、陝西

4、山東

5、浙江

6、安徽

文化(信息量太大,姑且以歷史文化、歷史文化名人、文化傳承、文化遺產、人均受教育程度為主要綜合值):

1、山東

2、江蘇

3、河南

4、浙江

5、陝西

6、山西

體育(職業運動員數量、奧運會冠軍人數、全運會金牌總數、體育明星產出率綜合值):

1、遼寧

2、廣東

3、江蘇

4、山東

5、湖北

6、浙江

旅遊(遊客接待量、旅遊業收入、旅遊業投資額綜合值):

1、江蘇

2、廣東

3、山東

4、浙江

5、四川

6、福建

根據以上排名得出

江蘇5次第一,1次第二,1次第三;

廣東5次第二,1次第四;

山東1次第一,1次第二,2次第三,3次第四;

浙江1次第三,2次第四,1次第五,1次第六;

以上四省為入選次數最多、名次最好的,江蘇、廣東、山東、浙江這經濟四強幾乎也就是綜合最強四省。

第5第6名入圍省份比較多,當中又以湖北河南次數最多,綜合來說湖北略勝河南,分列第5和第6。再往後7-10名,個人認為應該是經濟較弱,但其他領域較強的遼寧、湖南、陝西,以及人口規模小,城市較少的福建。


子夜的風


在筆者看來,各省份的綜合實力排名主要還是看其經濟實力。因為一個省份的經濟實力越強大,那麼它們的教育、科技、交通、文化等各領域自然就會慢慢帶動發展起來。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82712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9%,其中國內31個省份的經濟總量如下:

廣東、江蘇和山東的GDP位居全國前三甲,以美元計算,它們的經濟規模都超過1萬億美元,放眼全球,這三個經濟實力也不弱,因為目前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有16個國家的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美元。

在筆者看來,經濟越發達,那麼其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自然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起來。比如廣東、江蘇、山東、河南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而中國各省份的高等院校排名如下圖,由此可見,還是有一定關係的。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經濟發達省份,其創新方面的實力也位居全國前列,民營經濟發達。2017年中國民營經濟五百強企業如下: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一個國家,擁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經濟指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也未必能反映出一個省份的整體綜合實力,以上只是筆者的個人觀點,各省份的綜合實力如何,還是讓大家來討論吧!


錦繡中源


從綜合實力來說,我認為以下排名:


第一名:廣東省

經濟: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79512.05億元,佔全國的10.7%。2016年廣東人均GDP達到72787元,是全國的1.3倍。

教育:截至到2016年5月30日,廣東省有普通高等學校147所,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公辦本科院校37所、民辦本科院校7所、中外合作院校2所、獨立學院16所、公辦高職院校57所、民辦高職院校28所。

交通:廣東以港口交通為主,但是也包含有各種交通,例如鐵路,高鐵,機場等。在廣州歷史上的8個老機場,分別是:大沙頭機場、南石頭水上機場、燕塘機場,二沙頭水上機場、河南沙頭機場、石牌跑馬場機場、廣州天河機場和白雲機場。交通發達,在中國也是屬於領先水平!

文化:廣東文化深厚,主要有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三大塊。

第二名:江蘇省

第三名:山東省

第四名:浙江省

上面是各大省的經濟概況。按照綜合排名來說,廣東省位列全國第一,江蘇次之,山東第三,浙江第四!


藝軒文學社


全國那麼多個省份,如果真的按照綜合實力來排名的話,那真的是累得夠嗆,因為涉及到太多的因素了。人口,經濟,教育,消費水平,GDP等等,所以我的回答只針對各省的教育水平來進行排名。

衡量一個省份的教育水平,教育資源,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該省份的高校數量。從高校數量的多少,高校的實力,就可以得知該省的教育水平是怎樣的。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理所應當是排在第一的,而排在第二的則是江蘇省。江蘇省自古以來就是個富庶,重教地帶,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上海後來者居上,本身的實力也不弱,排在第三位。


而衡量一所高校的綜合實力,則需要從高校的ESI指數來反映,這也是全世界範圍內用來評價高校學術水平以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在2018年5月份最新發布的排名來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穩居前三,說明了北京的教育實力的強悍。

有排名就會有爭議,所以說排名的高低,信服度並不大。排名的意義並不是用來爭高低,更多的是讓國家引起重視,對於教育落後地區的重視。等到有一天,全國各地的教育水平都在一條線上,那才有意義。


大三老學長


中國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太多了,不好排,就排前四的。

我認為,中國話綜合實力排前四的省分別是湖北、江蘇、廣東、浙江。這四個省也是中國發展程度最高發展最均衡的省份。

湖北綜合實力能排在第一,在於湖北發展均衡,教育科技水平高,央企多,政治地位高,歷來都是中西部的軍政中心。特別是湖北還擁有武漢這座世界第一大城市,除了城市規模,武漢的工業、交通、物流、教育、科技、企業總部都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武漢擁有89所高校,有100多萬在校大學生,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範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學。武漢光谷的高科技,更是世界聞名。

江蘇綜合實力排國內第二,在於發展跟均衡,進步最明顯,人均GDP國內省份第一!並且,江蘇也擁有很強的科技教育實力,國有民營外資企業齊頭並進。江蘇還擁有蘇州無錫常州南京徐州南通揚州等一大批明星城市。

廣東綜合實力排全國第三, 在與廣東經濟實力強大,深圳和廣州都是我國的著名城市。廣東以港口交通為主,但是也包含有各種交通,例如鐵路,高鐵,機場等。在廣州歷史上的8個老機場,分別是:大沙頭機場、南石頭水上機場、燕塘機場,二沙頭水上機場、河南沙頭機場、石牌跑馬場機場、廣州天河機場和白雲機場。交通發達,在中國也是屬於領先水平!廣東文化深厚,主要有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三大塊。

浙江綜合實力能排在第四,在於民營經濟發達,富裕,藏富於民。浙江的新興產業、高科技、IT互聯網、金融創新也在國內儲蓄領先地位。浙江的人口素質高,經商傳統強這也是浙江的很大的優勢。

後面的省太多,就不排了。



強哥140825742




27西藏
西藏的城鎮化率,GDP,等多項數據全國倒數第一,貧困率高於40%,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第一"當之無愧

26青海
青海的情況和西藏有點像,都處於青藏高原,發展困難,但好在有個湟水谷地,發展比西藏好點


25甘肅
不解釋

24寧夏
不解釋

23貴州
貴州省幾年來發展迅猛,過幾年排名會越來越高



22新疆
西部大開發,給新疆帶來了生機,不過資源一旦衰竭,新疆很難完成轉型,最終走向衰弱

21雲南省,西南第二強省

20
海南省,體量小,民富勉強湊合,教育不怎麼樣,但還是排到了第二十,比GDP排名高了幾名

19山西省

資源枯竭和產業轉型開始後,山西逐年衰

18廣西
廣西是人均收入最低的沿海省份,GDP中等,教育一般

17江西省
老表現在發展的比廣西好

16陝西省
教育還可以,有西安撐著,關中城市群還可以,陝北自然條件差發展不起來。

15安徽省

不解

14黑龍江


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雖不景氣,民富勉強湊合,教育還不錯

13吉林

比黑龍江好點

12內蒙古
中西部民富第一,資源豐富,風光秀麗

11河北省
靠近首都,人口大量流失,也是悲催,河北被挖去了心臟,還要被吸血

10湖南

9四川

天府之國還是可以的,

8河南
不解釋


7湖北
湖北發展的還不錯,沒有河南湖南那樣偏科嚴重,比較看好湖北


6遼寧
GDP雖然負增長,但民富依然堅挺,科教文衛強大,城鎮化率中國第二,足夠排第六了


5福建省

GDP超越遼寧之後,坐穩中國第五

4山東省

經濟大省,人民生活水平較高但並不突出,尷尬的是人口淨流出

臺灣我沒去過,硬要給他排個名,我覺得應該和遼寧差不多,一個年代同時輝煌,一個年代一樣停滯不前


司馬小司


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太多了,做個排名的話工作量太大。這裡只排前十。

江蘇第一,中國第一省,歷來都是江南最富裕的地方,也是發展最均衡實現共同富裕的地方。

湖北第二,中國發展最均衡的省之一,國家的心臟,中國第一水陸交通樞紐,中國的大工業中心,武漢世界第一大城市。

浙江第三,中國發展最均衡的省之一,富裕程度全國第一,民營企業新經濟發達。

廣東第四,中國發展最不均衡的省,如科技教育文化落後,工業基本都是作坊的手工業輕工業,如果沒有深圳的話廣東恐怕會再跌幾位。

山東第五,得益於人口和麵積優勢,發展水平一般,特別是高科技新經濟非常薄弱。

遼寧第六,人口太少,否則可以排名高几位。遼寧是中國最早的工業基地,重工業發達,又是東北的出海口。

四川第七,得益於人口和麵積優勢,還有西部大開發和三線建設。有較強的實力。

湖南第八,湖南是最近二十年崛起最快的省之一,已經從農業省轉變成為有實力的工業省,各種工業門類較為齊全。

河北第九,得益於環首都經濟帶,工業和房地產發展迅猛,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高。

河南第十,本來河南在前十之外,不過人口太多。河南就是一個農業大省,工業都是一些採掘農產加工為主。


武漢復興天下第一


綜合實力排名,核心就在於“綜合”二字,就需要綜合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民富等等多方面因素。關於第一名的競爭最為激烈,到底是江蘇還是廣東呢?

我是重慶一名大學生,國際政治專業,關注古今中外時政熱點,我認為是江蘇,看我如何說服你——


第一個,官方文件就已經明確定位!廣東省委省政府工作彙報明確指出,廣東已經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江蘇省委省政府工作彙報明確指出,江蘇已經是“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我這裡用感嘆號強調。不相信的同學可以下載政府官方文件,或者直接百度百科詞條“廣東”和“江蘇”。

第二個,廣東和江蘇的前世今生就已經非常明確。以江蘇為代表的江南,從宋朝開始至今都是中國最富裕、最發達的地區,沒有之一!其中連上海都是江蘇分離出去的。古代,江蘇狀元數量全國第一,朝廷宰相數量第一,文人墨客數量第一,中華姓氏族譜中名人數量第一。在今天,江蘇籍的省部級以上官員數量第一,江蘇籍中央常委數量第一,江蘇籍院士數量第一……可以說還有很多很多。江蘇的文化和人才真的是中國任何一個省都不能相提並論的。(北京和上海的人才都是外來的)

第三個,古代,廣東多數時期都是偏遠地區,古代名人不得意經常被貶或者流放到廣東,廣東在近代比較早開埠,但是仍然不如江蘇。

第四個,廣東在1989年才成為中國GDP第一,而在此之前第一名是上海、江蘇、遼寧。改革開放可以說廣東佔了絕佳的優惠,第一批四個經濟特區,廣東獨佔三個,江蘇一個沒有。後來的國家中心城市、自貿區也都沒有江蘇的份,可以說廣東享受到改革開放最大的優惠,而江蘇享受到的優惠政策是最少的。在這種政策傾斜如此明顯的情況下,江蘇經濟始終沒有被廣東拉開較大差距。

第五個,再看人均和教育,可以說江蘇堪稱中國所有省份的典範。所有地級市全部入選百強市,百強縣霸榜前幾名並且數量最多,千強鎮同樣江蘇眾多上榜。而廣東的資源幾乎全都集中在珠三角,廣大的粵東北和粵西北還非常落後。再看人均GDP,江蘇GDP僅次於三個直轄市,位居所有省份第一位。江蘇科研院所遠遠多於廣東,985和211大學明顯多於廣東,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等也明顯多於廣東。江蘇可以說是中國科教第二強的省份,僅次於北京。

第六個,論大公司和上市企業等等,江蘇確實遠遠不如廣東,但是江蘇各行各業也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至少有,雖然說不多、不強。


總之,廣東競爭力非常強,政策好、資金多、大企業多、商業環境好、經濟總量高、發明創造、創業創新等等都是領先的,這個毫無爭議。但是江蘇贏得更全面,江蘇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短板,樣樣齊全,堪稱中國省份的典範。

我是重慶一名大學生,國際政治專業,關注古今中外時政熱點,歡迎加個關注。


晴若之初






廣東省綜合競爭力排全國第一。2015年前三甲分別為廣東、江蘇及北京市








2016年中國大陸GDP概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