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量連續三月大幅下滑,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

汽車銷量連續三月大幅下滑,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

汽車行業寒冬將至,似乎是側面佐證了“消費降級”的說法。但事實上,近年來消費結構改善,各個不同領域行業增長有所分化,“消費降級”和“消費升級”的現象亦同時存在。

作者 | 陳肖

來源 | 格隆匯APP

對於中國汽車市場來說,往年說好的“金九銀十”,今年可能降級成為“鐵九銅十”了。

根據全國乘聯會官方微信10月12日發佈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零售達到190.5萬臺,在同期超高基數下同比下滑13.2%,由此使1-9月同比增速-0.6%,較1-8月增速1.3%下降近2個百分點。而8月份增速為-6.9%,7月份為-5.8%。

汽車銷量連續三月大幅下滑,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

據乘聯會公佈的廠商榜單,大部分廠商9月銷量同比去年呈負增長態勢,在原本應該熱賣的九月市場中,僅有吉利汽車、廣汽豐田、華晨寶馬等廠商維持較快增長,一汽豐田錄得些微增長。細分市場中,受新能源車型旺銷帶動,仍然是轎車表現優於SUV和MPV,SUV合資新品上市拉動批發高於零售。

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8月消費數據,汽車類零售總額3239億元,同比增速為-3.2%,這是自5月以來,汽車類商品零售總額連續四個月負增長。不少人將此次由“金九”變“黑九”歸因於消費降級,預示著難道汽車行業的寒冬真的要來了。

1

今年消費增速同比持續下滑

汽車行業寒冬將至,似乎是側面佐證了“消費降級”的說法。事實上,今年以來關於“消費降級”或是“消費升級”的爭議就未曾停止過。從榨菜到方便麵的熱銷,牛欄山二鍋頭的順鑫農業上半年股價一飛沖天,或許真的會讓人產生疑問:消費降級開始了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54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1832億元,增長6.0%。2018年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294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92368億元,增長7.1%。

汽車銷量連續三月大幅下滑,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

同比去年,社零增速相比有所放緩。8月社零增速環比雖略有回升,但不能改變行業持續受棚改貨幣化退潮以及短線消費預期下降的影響,增速承壓趨勢不改。細分來看,可選消費增速放緩更為明顯,而大眾消費增長保持相對穩健。數據顯示,食品飲料、日用品、服裝和醫藥等必選消費品銷售增速保持穩健;另一方面,可選消費品銷售增速大幅放緩,尤其是汽車、家電、傢俱、珠寶以及個人電子產品等“週期性”較強的品類。

汽車銷量連續三月大幅下滑,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

此前言說的汽車單一行業“消費降級”或許不太客觀,而旅遊和汽車同屬可選消費,均受實際可支配收入的影響,今年的旅遊業又是怎樣的光景呢?今年”十一”黃金週,國內接待遊客7.26億人次,同比增長9.43%;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990.8億元,同比增長9.04%,較去年11.9%/13.9%有所下滑,首次低於10%。有意思的是,據途牛旅遊網對外發布的《2018“十一”黃金週旅遊消費報告》顯示,今年國慶假期,26歲以下的年輕遊客出遊比例較其他年齡段有所下降。本應該成為新一代消費支柱的年輕人,如今卻越發的“宅”和“佛系”。

受今年中國內部經濟增速放緩承壓下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同步走低,外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CPI走高等影響,消費者們工資跑贏不了物價的上漲,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減少。而現今週期走弱、疊加上述幾項因素的負面影響下,短期消費增長近期內可能有進一步下行的壓力。

2

刺激消費政策陸續出臺

為刺激居民消費,10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最新印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簡稱《方案》),部署加快破解制約居民消費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強調要積極培育重點消費領域細分市場,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汽車銷量連續三月大幅下滑,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

《方案》從進一步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完善促進實物消費結構升級的政策體系、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產品和服務標準建設、建立健全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優化促進居民消費的配套保障、加強消費宣傳推介和信息引導六個方面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方案》確保市場主體提供安全放心的吃穿用消費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鼓勵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流通體系,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並提出信息消費和綠色消費的發展方向。由於汽車產業的復甦對國內經濟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方案》中亦提及將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

汽車銷量連續三月大幅下滑,消費降級真的來了嗎?

除此之外,在旅遊、醫療、文化、體育等多個領域均有利好擴大消費規模、提高消費水平、改善消費結構等利好政策出臺。華泰證券表示,政策有望帶動汽車、生活必需品類消費增速反彈,短期直接利好汽車、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商貿零售等行業。中長期利好醫療、移動通訊、互聯網及物流行業的投資機會。

此外,近期實施的減稅政策讓利於民,部分對沖了過去幾年大幅舉債增加的債務負擔,增強消費能力,促進生產效率的提高,增強市場信心。事實上,近年來消費結構改善,各個不同領域行業增長有所分化,“消費降級”和“消費升級”的現象亦同時存在。出臺消費刺激政策固然是好事,但如何突破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機制體制障礙,以及如何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仍然是重點。值得肯定的是,國家正在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壯大消費新增長點,未來的經濟亦會更有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