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燉菜,分別有哪些燉菜?

老牛31899056


東北地區的燉菜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地方,我國喜歡吃燉菜的地方也是挺多的,但還是要數東北地區的燉菜最有味道,東北地區氣候寒冷,像一些動物和蔬菜生長週期特別的長,所以說燉出來的味道也是相當的好吃,有機會一定要嚐嚐東北的燉菜。



東北地區比較有名的燉菜還是挺多的,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排骨燉土豆、醬燉大魚、鯰魚燉茄子、鐵鍋燉大鵝、牛肉燉柿子、酸菜燉血腸、筋頭巴腦燉蘿蔔等,再就是東北還有亂燉,裡面放的也都是我們常吃的家常菜,像一些蔬菜和丸子一類的。


因為像當地的一些土雞、蘑菇、鯰魚、酸菜等生長週期長,魚肉和雞肉吃起來特別的好吃,味道也是相當的不錯,肉質特別的鮮美,還有東北的鍋貼豆腐、殺豬菜、狗肉火鍋、狗肉湯、五花肉燉酸菜、鍋包肉、溜肥腸、地三鮮、油燜四季豆等都是挺好吃的。


商丘身邊事兒


1.小雞燉蘑菇,選用本地散養溜達小笨雞,小笨雞不同於雞場飼養的肉雞,養殖方式是散養,以五穀雜糧和昆蟲為食,溜達雞顧名思義就是每天都在溜達,由於運動量大,所以肉質緊實鮮美,營養價值高!笨雞蛋更是雞蛋中的極品。 蘑菇幾乎選用的是美譽為“東北第四寶”的榛蘑,榛蘑在東北被稱為山珍,因為味道鮮美,嫩滑爽口,營養豐富,這兩種“山珍野味”在鐵鍋中小火燉制完美的結合,味道相信你隔著屏幕已經感覺到了


~ 2.豬肉燉粉條 純正的豬肉燉粉條選料應講究,珍選喂糧食的笨豬,要是用林地黑豬就更好了,取其腹部的下五花肉,豬的腹部脂肪較多,其中夾雜著瘦肉,這樣就形成人們常說的五花肉,五花肉切大塊,冷水下鍋焯出血沫,下鍋煎至四面金黃,老抽 冰糖上色 生抽 醬油花椒八角提味,加入清水燉制豬肉軟爛,加入訥河土豆製成的水晶粉條兒,粉條燉制後吸收了五花肉燉出的油汁,搭配上米飯,詮釋了滿足二字!



~ 3.排骨燉豆角 油豆角是我大東北特有的品種,豆小肉多,味道濃郁為特點,精選豬淨排切小段,用紅燒的方法制作後加入高湯和油豆角一同燉制,油豆角吸收了排骨的肉香,排骨吸收了油豆角的清香,兩種食材相互呼應。鹹鮮口真是下飯神器,此菜還可加入 地瓜 土豆 玉米段 升級為“大豐收”。在東北有幾種豆角都挺好,最受歡迎的油豆角,黃金溝。其實胖哥本人更願意吃五月鮮或者架豆角,純屬個人喜好而已。

4.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這句俏皮話,我從小就聽過,鯰魚不僅和其他魚一樣有豐富的營養,而且肉質細膩 肥美,每到春夏鯰魚和茄子的品質最高,這兩款應季的食材,便組成了傳唱至今的口頭禪~鯰魚和茄子一起燉制,兩種分子被打散又重組,形成一種新的味道,茄子吸收了鯰魚肥美的湯汁,鯰魚吸收了茄子香甜的味道,真不愧那一句,鯰魚燉茄子 撐死老爺子。記得小時候家裡要是做上一次鯰魚燉茄子,別說吃魚了。就這茄子魚湯泡飯,想想都流口水。以上四種燉菜都是一個味型,鹹鮮口,都是下飯菜,東北不講究喝湯,卻喜歡吃燉菜,配米飯那就是香啊!你餓了麼?



冰城吃貨


看了不少答案,心裡有個疑問,“四大燉菜”是誰給評的呢?實在找不出實在一點兒的出處,估計90%都是度娘告訴大夥兒的吧。

不過網上搜來的這四大燉總感覺不太對路子,小笨雞燉蘑菇這個算是東北特色,其他有說鯰魚燉茄子、有說排骨燉豆角、有說豬肉燉粉條、有說得莫利燉魚……雖然說都是東北燉菜裡很響亮的招牌,但要論東北特色,鯰魚、豆角還不足,豬肉燉粉條雖是特色,但其實東北人家裡直接這麼吃的還真不多,得莫利燉魚就更不能作為代表了,要說是地方風味還行,出了得莫利那就不是那個味兒了。

要我這麼長時間寫東北美食的經驗看,東北燉首屈一指得有酸菜啊,無酸菜不東北嘛!酸菜五花肉燉血腸絕對是東北地方特色一等一的代表,而且到了冬天不管是飯館兒還是百姓人家,都是桌上的常見菜,另外還有大骨燉酸菜、酸菜汆白肉、乃至於酸菜銅火鍋,絕對堪稱東北燉菜的大哥大了。

除了酸菜,第二位的就應該是大白菜,舊時候東北的冬季除了大白菜,再就沒有其他的新鮮綠葉菜,所以冬天除了吃酸菜,那就是燉白菜。其實今天廣泛流傳的豬肉燉粉條本身應該是大白菜豬肉燉粉條,民國時期張作霖的大帥府養了一幫大廚,成就了當年東北“帥府菜”一絕,這大白菜豬肉燉粉條便是張家父子二人最愛之一。今天東北人家裡,豬肉白菜燉粉條大概有兩種燉法,一種是清燉一種是紅燒燉,都是飯桌上的常見菜。

再有特色的就應該是亂燉。排骨燉豆角其實只是東北一鍋出和亂燉的簡化版罷了,亂燉要用西紅柿、豆角、茄子、青椒、土豆等農家院常見的青菜和了五花肉燉,青椒和西紅柿混合肉香的味道堪稱一絕。一鍋出用的是排骨、豆角、土豆、玉米等,鍋邊直接烙熟玉米麵餅,飯菜一鍋,實惠美味。

再加上小雞燉蘑菇

我看要是評個四大燉,還得是這四樣吧。


東北爺們兒的廚房


小編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心目中的四大燉菜

第一、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其實不光是其名氣大,最重要還有一種精神的寄託,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養得有雞,那時候的雞肉極其好吃,可能也與平時吃肉較少有一定的原因。家中來客人、逢年過節家中往往會殺一隻雞,然後拿出山上採的榛蘑或其他蘑菇,小火慢慢煨燉。東北的小雞燉蘑菇講究的是火候,小雞慢炒,炒至幹香,加湯,調味,東北燉雞一定要放八角、桂皮,現在很多餐廳把雞過油,我不太喜歡,還是煸炒的香,用醬油調色,雞燉至5成熟時,下蘑菇燒熟。東北人家過年、過節、招待客人一定得整一個小雞燉蘑菇

第二、酸菜白肉血腸

燉酸菜是每年到了冬季東北人最喜歡的燉菜,大骨頭、肘子肉、五花肉燉成高湯,下酸菜。血腸往往是東北過年殺豬時一定會製作的菜餚。曾經在東北時認識一個殺豬匠,想吃血腸時會經常委託其灌製,至今難忘那美好的味道。

第三、鐵鍋燉魚

千滾豆腐萬滾魚,東北吃魚與四川不同,講究長時間燉制。家中燉魚先把魚煎至涼麵黃後加湯,調味、調色,大火燒開後小火慢慢燉,如果時間寬裕的話燉上3-4個小時,那魚的味道非常鮮美。小編嘗試過燉魚時加黃豆醬效果非常棒。

第四、白菜燉豆腐

介紹了那麼多葷的,整個素的解解膩,前天老媽還說想吃白菜燉豆腐了。家中白菜燉豆腐很簡單,姜蔥爆鍋加湯,下豆腐燉熟後下白菜,燉上一段時間後,白菜和豆腐的味道自然混合在一起,美味又養生。

(因為傳播知識,無任何商業目的,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之,立即刪除)


美食理想


“東北四燉”俗稱大東北“四大燉”,內容是: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鯰魚燉茄子、排骨燉豆角。

  小雞燉蘑菇,所謂小雞,其實是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蘑菇則是長白山上的榛蘑,越燉越香。


  豬肉燉粉條,該菜是東北菜的代表之一,富有特色的東北地區風味菜餚。

  排骨燉豆角是以排骨和豆角為主要食材的家常菜,屬於東北菜系,口味鹹鮮。


  鯰魚燉茄子將打自松花江的鯰魚收拾整理乾淨後,放入沸水中略燙,撈出浸涼,颳去表面黏液。茄子去蒂洗淨去皮,撕成條狀進鍋。茄子最大的特點是吸味,吃到嘴裡柔軟易化,但是已經充分吸收了鯰魚的味道和營養。

  這些燉菜都營養特別的豐富,尤其是對於燉菜而言,採用了一種長時間的燒煮的方式,可以將食物煮的更加的軟糯,所以對於一些牙齒不好的老年人而言,燉菜非常的軟糯,特別的好吃,以及因為燉菜中是因為在密封的環境中煮的,所以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營養,比如蛋白質,氨基酸等等。


愚樂娛吧


1.小雞燉蘑菇,這道菜香味濃郁,營養健康,小雞要用小笨雞,個大小雞肉緊實,有特殊的肉香味,蘑菇最好是大興安嶺的榛茹,燉好的蘑菇特別肉頭兒,最好放點粉條,而粉條也有講究,必須用東北土豆做出來的粉條。



2.豬肉燉粉條,與殺豬菜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秉承了東北人熱情豪爽的特質,濃香撲鼻,大快朵頤。



3.鯰魚燉茄子,饞死老爺子的說法,這道菜真的很香,但是這幾年大家傳說鯰魚吃的東西不乾淨不衛生,吃的人少了。



4.排骨燉豆角,豆角一定要用東北油豆角,這種在市面上不太常見,是那種顏色深很寬很厚的品質,最好用大鐵鍋用豬油和大豆油熗鍋,那味道簡直沒治了。



汪123742170


【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排骨燉油豆角】

這些燉菜都營養特別的豐富,尤其是對於燉菜而言,採用了一種長時間的燒煮的方式,可以將食物煮的更加的軟糯,所以對於一些牙齒不好的老年人而言,燉菜非常的軟糯,特別的好吃,以及因為燉菜中是因為在密封的環境中煮的,所以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營養,比如蛋白質,氨基酸等等。

【豬肉燉粉條】

該菜是東北菜的代表之一,富有特色的東北地區風味菜餚。豬肉軟糯,入口即化,五花肉肥而不膩,粉條吸收了湯汁的精華,口感勁道,味道純正,甩開筷子可勁造

【小雞燉蘑菇】

食材選用農家小笨雞,在山裡採的經過晾乾的榛蘑,用東北土豆粉製作的粉條,經過燉制就變成了一道美味的小雞燉蘑菇,雞肉吸收了榛蘑的鮮味,蘑菇和粉條吸收了雞肉的香味,是這道菜變得又鮮又香,榛蘑本身有一種天然的香氣,具有開胃的功效,豐富的纖維素還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榛蘑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類中飽和脂肪酸對身體的危害,能夠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鯰魚燉茄子】

鯰魚燉茄子是東北一帶的風味名菜, 俗語說:“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由此可見這道菜之美味。 用新鮮的鯰魚和茄子一塊燉制,魚和茄子混在一起,使鯰魚肥而不膩,茄子鮮香味濃,葷素相得益彰。茄子粘了鯰魚的香,鯰魚有了茄子的味。酒飯皆宜,是人們喜食的美食。

【排骨燉油豆角】

油豆角是我國東北地區,特有的一種優質菜豆品種,油豆角顏色鮮綠,肉質肥厚、口感柔和、無老絲,是豆角中的極品。油豆角是黑土地的特產,是大自然賦予黑土地的寵兒,是東北人最愛的美食之一。


冬至雪夜


東北人愛吃燉菜

東北地區緯度較高,冬季嚴寒,一般的菜餚還沒全部上桌就已經涼了。聰明的東北人將各類食材用大鍋燉煮,肉類、豆製品、土豆蘿蔔類、冬儲菜等按照不同搭配進行烹調,形成了獨特的燉類美食。

有人說東北燉菜是東北遊牧民族遺留下來的烹飪方法,因為這裡曾是蒙古、大金、大遼、滿族的世居地。這些遊牧民族過著馬背上的生活,一口大鐵鍋馱在馬背上,每到宿營,連葷帶素的扔到一個鍋裡燴,慢慢就形成了特色的東北燉菜。比較有名的“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豬肉燉酸菜”、“排骨燉豆角”,大多是兩兩搭配,一葷一素,就像人們常說的“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一樣。

東北燉菜不需要什麼繁瑣的手藝,菜啦、肉啦,簡單切碎後,推到鍋裡,架上火咕嘟咕嘟就開燉。盛菜也不用精緻的器皿,把燉好的菜,用小鐵鍋、大碗盆裝好就端上來。一桌人圍著幾大盆熱氣騰騰的燉菜,筷子飛舞,大聲笑罵,酒杯碰得山響,臉上淌著油汗,這正是東北人吃東北燉菜時酣暢淋漓的體現。

東北人喜歡吃燉菜,就像東北人的性格一樣,簡單粗獷。無論什麼材料,只要能吃,就可以推進一個鍋裡燉,雖然有時兩兩搭配,有時多種混合,但一陣大火狂燉之後,不同的東西消弭了彼此的界限,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零距離。

今天給大家介紹四大招牌燉菜,分別是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鯰魚燉茄子和得莫利燉魚。

豬肉燉粉條

一道東北名菜,粉條吸取了肉的香味,而肉也變得肥而不膩,最樸實的菜卻是最難忘的味道。

原料:五花肉、粉條、大白菜、蔥、姜、花椒、八角、鹽。
做法:
1.五花肉切大塊,冷水下鍋煮沸,將肉拔出血汙。
2.起鍋熱油,蔥姜、花椒大料爆香,入肉塊,下料酒、醬油、糖調味上色。
3.加足量溫水,大火燒開,小火燉煮。
4.大約40分鐘到1個小時左右時下粉條。
5.再煮約15分鐘左右下大白菜,待肉爛出香後即成。

小雞燉蘑菇

東北菜館幾乎都提供這道菜,採用榛蘑以及農家散養的土雞燉制而成。將雞肉加入料酒、鹽等炒勻,加入適量水,然後放入蘑菇再用中火燉三四十分鐘。

原料:柴雞 幹榛蘑 老抽 鹽 料酒 生抽 白糖 蔥段 蒜 八角
1.幹榛蘑用溫水泡軟,稍軟即可。
2.柴雞切斬成塊,起鍋熱油下雞塊翻炒。
3.變色後入蔥姜、大料,用醬油、料酒、鹽、糖調味、
4.下入水沒過食材,沸騰後撇去浮沫,加入榛蘑燉煮,50分鐘左右待湯汁收濃即成。

鯰魚燉茄子

東北民間句順口溜叫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形容味道鮮美,勾人食慾。茄子吸味能力較強,醬汁與鯰魚的香味能夠充分入進去。

原料:鯰魚、長條茄子、蒜蔥姜、東北大醬、鹽、糖、大料、花椒
做法:
1. 鯰魚清洗乾淨,在魚背上劃幾刀。
2. 長茄子洗淨,手撕成條,用油煸炸稍軟後備用。
3. 鍋中熱油,下入蔥薑蒜、花椒、大料煸炒。
4. 出香後下入大醬,碼入鯰魚及茄子,倒入清水沒過材料。
5. 大火燒開,文火燉煮,40分鐘後下入蒜片再燜煮5分鐘即成。

得莫利燉魚

東北特色菜。得莫利燉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得莫利”一詞是俄羅斯語的音譯,是黑龍江省方正縣伊漢通鄉的得莫利村。由於這個村北靠松花江,這裡的村民主要靠打魚來維持生計,得莫利燉魚是村裡的特色菜餚。

原料:草魚、鯉魚或青魚、豆腐、寬粉、大白菜、肥五花肉、土豆、蔥薑蒜、花椒、大料、桂皮、醬油、鹽糖
做法:
1.將魚打上花刀,過油煎炸。
2.以醬油打底,加入白糖調味。
3.鍋中放入魚,澆入醬油湯汁,倒入足量的清水,放入五花肉,下入蔥薑蒜、花椒、大料、桂皮調味。
4.旺火燉開,小火燉20分鐘,加入粉條、土豆。
5.再燉10多分鐘後加入豆腐及白菜,湯汁吸入食材後即可關火出鍋。

燉菜的精髓在東北人手裡演繹的淋漓盡致,有機會歡迎大家去品嚐!


手機用戶64037529292


東北四大燉菜第一個是酸菜燉豬肉粉條。我本人就是遼寧人,每年冬天主菜就是酸菜。燉酸菜的做法很簡單。先把鍋裡添入適當的水,然後把切好的酸菜、豬肉、粉條以及食鹽生薑等調料同時放入鍋裡,水高於酸菜一指高為宜。記住別把鍋燒乾了,待出鍋時加入味精蔥花。

第二大燉菜是芸豆燉土豆豬肉。在農村每年到了夏天主菜就是土豆燉芸豆。這道菜做法和酸菜有所不同的是,先在鍋裡把豬油和豆油加熱後,再把芸豆、土豆同時放過裡翻炒,待芸豆變綠後加入適量的水,再放入豬肉,食鹽,愛吃粉條的也可以加入粉條。味精和蔥花在出鍋時添加。以上這兩道菜是東北人傳統菜。我也是吃這兩道菜長大的。小時候也沒有冰箱冰櫃,冬季就是酸菜,夏季就是芸豆燉土豆。那時也吃不起豬肉粉條,家家都是兄弟姐妹一大幫,一大鍋菜也放不到二兩油。儘管如此兄弟們吃的是津津有味,特別是芸豆土豆又能當飯吃,也省了不少糧食。

第三大燉菜是排骨燉土豆。

第四大燉菜是雞肉燉蘑菇、粉條。最好用散養雞。粉條用手工地瓜粉。地瓜粉條耐火,韌勁足。蘑菇最好用大山採的曬乾蘑菇。做法:先把蘑菇用溫水泡好,洗淨急出水份。然後把雞肉、蘑菇、食鹽等調料(不用味精,因為散養雞鮮味比味精味還鮮)和水一起放入鍋裡,等雞肉燉熟後加入粉條,繼續用慢火燉。千萬別燒乾鍋,出鍋時有少量的湯為宜,加入蔥花。特點:粉條潤滑可口,蘑菇鮮味極濃。這道菜做法麻煩,所以不常吃,只是用於家裡來客人和過年過節等重大喜慶日子。



山野50


第一:殺豬菜。通常區別於汆白肉血腸,也區別於豬肉燉酸菜。

一般來說,在東北乃至全國各地的“東北菜”飯館都能吃到“汆白肉血腸”和“豬肉燉酸菜”這道菜。但是能吃到純正的“殺豬菜”卻寥寥無幾。各位吃貨,如果你想吃到純正的“殺豬菜”,我告訴你們一個地方——東北農村的紅白事酒宴。不管冬夏,一頂大棚,一輛大篷車,十數張桌子,十里八鄉的親朋好友。殺豬菜早早開燉,趕著吃,趕著添酸菜白肉。最關鍵的是裡頭的“血筋”,是美味的根本。越後來、越燉燉得久的越好吃,那叫一個香!






第二:聞名遐邇的紅燜肉燉粉條。給我的感覺,儘管豬肉燉粉條簡直是東北的一張名片,但說實在的……,一般般。原因就是“炒”過了。即便是好吃也沒幾個人敢吃——膩!

第三:小笨雞燉蘑菇。現在是雞太笨,人太聰明。人把雞全都給忽悠笨了。而且蘑菇也是形形色色,“純”的野生榛蘑就和茅臺酒似的——到處都是——不稀罕了,更弄不清是真是假,魚目混珠的比比皆是。真正的“小雞燉蘑菇”只能在夢裡回味了。

因為,題目說的是“四大燉”,我也不知道“典”從何出。那麼第四個就應該“選”了——湊個數。我推薦——土豆燉茄子,也叫“亂燉”。從美食角度來講——簡直不成樣子!但是家常菜,好吃!吃的是家的味道。出鍋前千萬別忘了加一把拍碎了的大蒜,也更應該注意,適當的燉久一點,不要顧及“型”,體現一個“亂”字,還有,蒜千萬別放早了!否則就“混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