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秋分,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23日。《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秋分是昼夜平分之意,也是秋季的中分点,可以说秋分是个相当特殊的日子。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秋燥

从五运六气的角度讲,秋分之后,小雪之前,正值阳明燥金主气之时,凉风渐起,暑气退而热气收,天气清而土气燥。所以人们会觉得很干爽,可秋风送爽的同时也带走了很多水分,加速空气湿度的下降,如果“爽”过了头,反倒让人们为秋燥之气所伤,倒是不美了。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秋燥会使人体感觉不适,出现眼干舌燥、口唇干裂,甚至咽痒、干咳的症状;有的人会觉得眼睛干燥,鼻子发痒,喷嚏连连;而皮肤也会因为秋燥而出现瘙痒、皮肤划痕、粗糙暗沉的现象;很多人毛发也会出现干燥、分叉、脱落;还有一些人会因燥邪侵犯肠胃出现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者便秘等症状。

如何缓解

首先,很多人觉得干燥,是因为喝水少了。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很多人每天喝足八杯水还是觉得不解渴,反而喝得肚子里面哐当作响。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喝进身体的水,只有经过胃肠的消化吸收以后,转化为人体的津液,才能够濡养身体,化解干渴和干燥。所以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对于化解秋燥可谓是至关重要,而喝水的时候喝热水,能够减轻胃肠的负担,促进其对水分的吸收,因此越渴越要喝热水,而且要少量多次的饮水。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其次,水果或果汁更容易转化成我们的体液,比单纯饮水效果要好得多。所以“筱派健康”建议大家可以吃秋梨、喝梨汁、服用秋梨膏来防治秋燥。对于胃肠虚寒,不耐受生冷水果的人们,可以把梨蒸熟,或者熬汤来食用。

防秋燥

“筱派健康”特意为大家推荐一款润燥止咳的防秋燥神器——酸梅汤。

准备材料:乌梅120克,玳玳花30克,桂花10克。(食材最好到中药店购买哦)。

做法:先将2000毫升水煮沸,洗净的乌梅放入沸水中煮开后,火关至中火或微火,煮上1小时,当水剩下1000毫升左右时,将乌梅捞出来,放入玳玳花和桂花,再煮上三五分钟,香气出来时加点冰糖,然后关火。待汤冷却后适当饮用。不建议将其冰镇了以后喝,常温饮用有利于缓解干燥症状,又不伤害肠胃。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节气养生

食补

此外,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核桃、蜂蜜、乳制品、黑木耳等都是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佳品,可适当多食。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反之,韭菜、大蒜、姜、葱、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调味品,以及炸鸡腿等煎炸食物则应该尽量少食,以免助火伤阴,雪上加霜。

健康生活

最后,“筱派健康”提醒大家,不管是再好、再对症的食材,要起到防治秋燥的效果,都必须经过胃肠的消化吸收,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养护好肠胃的功能都至关重要,如果你的肠胃功能薄弱,胃肠吸收不好,除了控制饮食的摄入量、禁忌生冷寒凉和质地坚硬的饮食之外,请记得来找“筱派”,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健康的肠胃。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二十四气节”之——秋分时节防秋燥

笔名:秋吉

201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同时也是筱派健康专家老师。拥有5年亚健康管理经验,善于运用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对顾客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养生指导。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顺势疗法、能量疗法、中医疗法和自然疗法综合运用于亚健康管理,帮助客户保持和重建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